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每年畢業季,一大批新人勞動力湧入社會。網絡上諸如“大學生是工作好還是創業好?”,“新手該如何創業?”的問題和答案,便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許多人說,網上遍地黃金,刷單,打碼,頭條極速版或自媒體,老何說對於前三種,那不叫創業,那叫賺飲料錢;而自媒體,你先堅持原創一個月,而不會感覺被榨空再說吧,

百家爭鳴,你要先成為家,全民自媒體就是個海市蜃樓。

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創業選擇小吃,茶飲,服裝,這些看似低門檻的行業,其實競爭比你我想象的高了何止千倍萬倍。正因為門檻低,成為了創業第一選擇,競爭能不高嗎?而當你絞盡腦汁的發現一個沒人做的項目,竊以為喜時,老何告訴你,提高警惕,這個項目99%是因為沒有市場。

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那麼類似於服裝之類的創業,是不是就真的很難做了?老何以自詡為服裝行業前輩的身份,告訴你,是,也不是。服裝行業的傳統經商思維已經徹底改變,以傳統的思維去創業就是找死,以新思維去創業才有一線生機。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傳統的服裝經商模式就是從生產廠家到分銷,這是一個銷售鏈條,從上游到下游,每個人的經商思維就是怎麼樣去賺到最大的差價。而差價的大小決定於服裝在消費者眼裡到底有多大的價值,這個價值大部分是服裝從廠家生產出來就已經決定了的。沒錯,所有的下游中間商並沒有為這件服裝創造多少價值。

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商品的價值既然從出廠就是基本恆定的,那麼鏈條上下游所賺的的利潤只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因為服裝的最終零售價超過自己價值太多,是沒有消費者買單的。廠家和中間商只能相互爭奪這固定的利潤。比如中間商對廠家的壓價,中間商對中間商的打折,中間商收購尾貨,都是為了自己的利潤最大化。這就是傳統的服裝經商模式,利潤最大化的差價思維。

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而現在,這種經商模式已經漸漸行不通了。互聯網透明化了所有的服裝價值和貨源渠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精準的決定服裝生產的個性化和定製化;近年出現的區塊鏈實現了精準價值記錄並給予兌現。也就是說,服裝不會因為信息不對稱產生太大的溢價,超量或隨性生產的服裝從一出廠就可能面臨0銷售,沒有創造價值的中間商將被精準記錄,沒有創造價值就沒有利潤可得。

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那麼,現在選擇服裝創業,你的經商思維就得緊跟時代,不要再去想怎麼樣賺取最大的差價,不要再絞盡腦汁的想那裡的貨源價廉物美,自己能賣上高價,這即將成為過去式。從現在開始應該培養自己的經商新思維。

老何認為,從事服裝創業,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能創造根本價值的廠家,中間商會依然存在。但是中間商的經商模式不再是賺差價,而是繼續深入創造商品價值,這種衍生價值只能是深度服務和客戶體驗。未來,廠家負責設計和生產服裝,網絡平臺負責商品定位和流通,中間商負責深度服務。

老何說:不是服裝生意難做了,而是經商思維改變了

服裝創業今後的經商思維,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就只能是在服務和體驗上如何創造最大的價值。你賣的不再是服裝,而是服務,你不能創造價值,繼續懷抱差價思維,註定將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