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我们在看以北宋为时代背景的影视片的时候,常会发现只要涉及皇家,就会有一个人物出现,人称“八贤王”或是“八王爷”。

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在忠臣遇到困难险阻时,他总是持着“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与奸臣针锋相对。面对皇帝和圣旨,他更是有着可以不叩头,可以先斩后奏的特权。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物吗?还是出于艺术加工的需要,仅仅是一个假想的人物呢?

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宋太祖有四个儿子,命运都挺悲惨的。大儿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就夭折了,宋徽宗的时候为他追赐名叫赵德秀,追封为腾王;二儿子叫赵德昭,封为燕王,因为在朝堂上被叔叔太宗训斥了,回家后想不开自刎死了;三儿子也是夭折,也是被宋徽宗追赐名叫赵德林,追封为舒王;四儿子叫赵德芳,十七岁时出宫到藩地,二十三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后来被追封为秦王。

有人从某部著名京剧中得出赵德芳就是八贤王的结论,这其实是犯了历史常识的错误。贺后是否带着赵德芳与太宗对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宋太祖是在976年驾崩的,当时孝章皇后是后唐庄宗外孙宋偓的女儿宋氏。而贺氏是宋太祖的结发妻子,在958年就死了,她的孝惠皇后的名分也是追封的。

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试想一下,一个死在宋太祖之前的人在宋太祖驾崩时去骂宋太宗,这是不可能的事。其次,宋太祖的二儿子赵德昭的死因也不是因认为太祖驾崩过程蹊跷去质问太宗,被太宗训斥后自刎。赵德昭跟随宋太宗讨伐北汉时,有将士趁着混乱之际想要立他为皇帝。

后来讨伐失败回去的时候,赵德昭为手下将士讨要封赏,勾起了皇帝心中的痛处,于是受到宋太宗的训斥从而自刎。最后,假如真的有八贤王,那么按照小说和影视片中所说的金锏持有者也应该是赵德昭。因为大儿子死得早,因此宋太祖便把对大儿子的爱转移到二儿子身上。

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对赵德昭非常器重,特赐了一柄金剑,还给他专杀不法之臣的特权。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知道八贤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只是文学作品里杜撰的人物。

那么,为什么老百姓要杜撰这样一个人物呢?这其实是老百姓以此寄托一种美好的想象。人民群众心地善良,对宋太宗不明不白抢了皇位,还对哥哥留下的两个儿子赶尽杀绝这样的事义愤填膺。

北宋的八贤王,一个寄托着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善恶初心的人物

他们同情弱者,于是将赵德芳和赵德昭合并虚构成一个人,也就是上打昏君下斩佞臣的八贤王,能够抗衡太宗后人,从而得到一种心理平衡。在影视片或小说中,增加八贤王这个人物既可以增加情节的跌宕起伏。

又能够满足人们惩恶扬善,保护弱小的愿望。而在现实中,不要说没有这样的人物,就算有,八贤王也只是一个王爷,不可能真的能够制衡皇帝。人们虚构八贤王这个人物也是中国皇权下文化传统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