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是否应该和父母分开居住?

呵呵22863


我来讲一个孕妈群里的故事。小A是群里比较活跃的孕妈,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她是个能干、心地善良且热心肠的人,自己开的建材公司,怀孕了也没停下来过,天天跑工地。她老公有正式的工作,业余时间还开了家广告公司。有车,房子首付,按说这两人的条件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这位孕妈还这么拼命呢?

她婆婆可以隆重出场了,这位婆婆妈在他们结婚后搞传销赔了五十多万,家里的经济一下一落千丈,没有了积蓄,还欠下了债。她公公外出打工,他们小两口也拼命还债,但是婆婆妈还是一点不给他们省心。

被骗完钱从外地回来后,看儿媳妇怀孕了,借口着照顾儿媳妇便搬来和他们一起住了。她喜欢吃辣的,重口味的,于是一大早煮一锅麻辣粉,当时那位孕妈还在孕吐阶段,根本吃不下,后来看看婆婆煮饭从来不顾及孕妇的口味和营养,孕妈就自己做饭了。说好的照顾孕妇呢?

婆婆妈也不爱干净,人长得很胖,整日瘫在沙发上不是嗑瓜子就是玩手机。有一次月经血染在沙发上三天都不洗,还是这个孕妈看不下去,自己去给婆婆妈把沙发套洗了,接下来打扫了六个小时的卫生,晚上躺在床上腰疼的没法翻身。

后来矛盾越来越多,在她眼里婆婆妈已经变成好吃懒做的油腻妇女,当初刚结婚的好感与尊重全无。现在她每天上班忙完回到家,就直接去自己的卧室,两人也不说话,也不在一起呆。老公每天都很忙,她想让婆婆回老家去,但是老公不同意,她气得要离家出走,现在在娘家住着,老公本来工作忙,家里又是鸡犬不宁的,也很难受,很焦虑。

所以奉劝各位男士考虑清楚,婆媳矛盾是对家庭危害最大的矛盾,杀伤力无敌,不要自信的认为你能解决,有时候还要听一下老婆的意见,毕竟两代人的观念不同,而老婆的心情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孝顺老人是应该的,但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要住在一起,如果你有一双开明的父母,又有一个孝顺善良的老婆,那另当别论。


爱情能量站


这应根据家庭情况来决定的,条件好的当然分开住的好。有些人条件不允许,比如我就是如此,家里只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由于经济收入少,无力再买房,孩子结婚了也逼着住在一起。也许有人会说:可以让一方去租房住,但你有付得起哪份开支的能力是可以的,这是缺房的一方面。

另有困惑的一种,就是父母已年老或多病,时克都需人照顾,这种情况下,作为子女能忍心丢下他们吗?


有条件的谁都不愿意住在一起,各有各的生活空间,老的爱安静,年轻的爱浪漫,谁都不想受打扰。

有的是因孩子住在一起,结婚生子后,需要人带,父母就是最好的选择。父母带自己的亲骨肉尽心尽力,除外,还能看家,打理家务,一举三得。


至于结婚后要不要和父母分开住,各有条件不同,这就看各人的孝心和需要来定了。


子涛3699


最好是分开住,她好你也好。两不掺和,两不相欠,都会过得舒心。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饮食起居,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各不相同,无法共同生活,没有大矛盾,小矛盾也会不断。为了这个妈,也会影响夫妻感情。如果,有条件的话,照顾老人或孩子方便些,可以买楼上楼下或对面屋小平的楼房。关起门是俩家人家,屋里的卫生都会各自打扫的,谁也干彻不到谁,谁做点好吃的,还可以互相来吃,孩子在谁家玩都可以,老人有病啥照顾起来也方便。可有些年轻好显摆,非得买的大的,结果婆婆要来住还不愿意,非得自己住,还有更多的房贷。压力好大啊!如果条件不好,买不起房子,老人有房子,你为了让老人帮你照顾孩子方便,可以在附近租房子住。等孩子大了,在说。不光这些,头几天看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十劝妈》其中的道理,谁看谁赞成。


边缘人133585420


婚后,父母和子女远香近臭

只要住房条件允许,婚后的子女最好和双方父母分开居住,小两口学习承担一个小家庭,学习过日子。

周一,张姐一到办公室就坐在椅子上擦眼抹泪,同事们三言两语地安慰她。原来,张姐的儿子儿媳和她闹别扭,她觉得心里憋屈。

张姐的儿子是独子,年近三十才结婚,婚后小两口与父母住在一起。张姐一如既往地照料儿子的生活起居,连儿媳的吃喝拉撒也大包大揽,给小夫妻打扫房间,给他们洗衣服、换床单。

儿子委婉地提出他和老婆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她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们,张姐却觉得这是当妈的应该做的,年轻人工作繁忙,她工作清闲,多做些家务好减轻他们的负担。

儿子的工资卡从一上班就交给张姐代管,儿子成家后,三番五次向她索要工资卡,张姐说:妈都替你管了这些年了,你还信不过妈,世上有谁比妈对你好呢!张姐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儿媳妇的主意,自己的傻儿子才不会和她这当妈的耍心眼。

张姐的老伴劝她: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要工资卡,就还给他们,咱们还能管他们一辈子?张姐则认为:这两孩子不会持家理财,工资卡在手会乱花钱,他们以后还要生孩子养孩子,我不替他们打算谁替他们打算。

习惯了当家作主,说一不二的张姐不但掌管着儿子的工资卡,还掌管着老伴的工资卡,要不是儿媳和她隔了一层肚皮,她还想管人家的工资卡呢!

张姐过日子精打细算,最见不得儿媳妇买买买,儿媳的思想前卫时尚,坏了破了的长筒袜、内衣就往垃圾桶里扔,两代人的消费观念差着十万八千里。

儿媳扔掉一条脱线的羊毛裤,张姐从垃圾桶里捡回来,仔细修补后又放回了他们的衣橱,儿媳不知情穿着就去上班了,在公司里闹了很大的笑话。老板觉得这个职员的着装不尊重公司和客户,狠狠地批评了她。

儿媳下班后回到家里,隐忍很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冲张姐的儿子大哭大闹。张姐上前劝架,遭致儿媳的抱怨,儿子也责怪母亲过于干涉他们的生活,影响了他们夫妻的感情,嚷嚷着搬出去租房住。张姐错愕不已,自己成天像个老妈子似地伺候他们,怎么还落得一身不是?

爱没错,错的是亲密无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私人空间,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儿子结婚成家了就是成年人,不管是饮食起居还是持家理财,理应有小两口自己打理,张姐无节制的爱过多的侵入了儿子和儿媳的两人世界,自然招致儿子、儿媳的反感、反抗。

远香近臭是旦古不变的道理,距离产生美不仅仅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亲情。父母之爱,不是对儿女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拉开一点距离,保持一点距离,父母轻松,儿女也轻松。

同一小区里的孙姐是个单亲妈妈,孙姐的老公英年早逝,她和儿子的感情深厚无比,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粘着她,跟在她屁股后面做这做那。

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孙姐就送他去了寄宿学校。周围的朋友同事都说孙姐心狠,孙姐从不多加解释,只说这样做对她和儿子都好。孙姐的儿子继承了她的好性格好心态,从小生活自理能力就强,洗衣服、整理房间都是自己干,从来不用当妈的催促。

儿子不是上学的那块材料,读完高中后,没考上大学,愿意去学美容美发。孙姐虽然不甘心儿子早早步入社会,却支持儿子做出的选择。儿子在一家大型发廊学手艺,学成出师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要交给妈妈保管,孙姐从中抽走了一张百元钞票,其余的让儿子自己支配。

从给别人打工到开自己的店面,儿子挣的钱越来越多,花钱愈发大手大脚。恰好那几年,房地产发展势头迅猛,孙姐给儿子在附近小区付了一套两居室的首付,由儿子自己每个月按时还银行的按揭贷款。渐渐地,儿子在赚钱的同时学会了投资理财,没几年的工夫,他的发型设计连锁店就开了好几家,凭自己的本事娶回一个漂亮贤惠的媳妇。

婚后,儿子儿媳的家和孙姐的家相距一公里,小两口对孙姐非常孝顺,一家三口的关系相处融洽。邻居们都夸孙姐养了个好儿子,找了个好媳妇,比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孙姐总是说都是孩子自己闯出来的,我也没帮上他啥忙。

日本人提倡“一碗汤距离”,不是没有道理的。两代人不但在空间上需要一碗汤的距离,在心理上同样需要一碗汤的距离。电视剧《小别离》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父母眼里,儿女多大多老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人与人之间,不管是婆媳之间还是母子之间都要亲密有“间”,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和距离,才能和平相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徐俊霞,媒体撰稿人,笔名:海风,头条号:齐鲁海风!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与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气的作品。


齐鲁海风


谢邀。结婚以为着社会细胞又多了一个,一个独立的新家庭诞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我赞成和父母分开居住。

30多年前小张和小李结婚了,那个时候人们还比较传统。小李是个遇事拎得清的姑娘。结婚前和小张定下三条原则:1、结婚后新家是一个不隶属于双方父母的独立单元,双方父母是这个新家庭最亲的亲戚而不是家长;2、婚后俩人生气吵架可以,但不许摔门离家,自家的事情自家解决,不许请家人掺和(小李的信条:如果一个人连俩口的事情都处理不了,说明还不具备结婚的能力);3、永远不骂第一句不出第一拳,保留对方骂一句必偿还十句的女权。很多闺蜜说人家结婚都是海枯石烂的,你怎么这么煞风景,把丑话说得好像婚无可恋似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李变成了老李,小张变成了老张,他俩因严格履行婚前君子协议,小家庭大家族都过得和和睦睦,亲人间相互敬爱……。婆媳、翁婿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妥帖。婆婆逢人就夸小李孝顺,而小李清楚,是责任清晰,家庭经营使然。

如果一开始过从慎密,亦或是和父母朝夕相处,谁又能真的相安无事呢!毕竟来自俩个家庭的男女结婚,原生教育、起居习性、还有那谁也说不清楚的伦理关系……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疏密有度,各尽各责。既简单又明了。家,永远不是说理的地方,是亲情互予的场所。给这场所些空间和疆土吧(距离),彼此都舒坦,亲切、关怀也就来了,血浓于水,永远都是!
图片拍摄:wayne韬


奥特奥特奥特


如果父母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并且你们有条件分开居住,建议还是分开居住的好。

恋爱的美好在婚后就定型了。就像我之前一直想着把公公婆婆当自己爸妈善待,他们也会待我如女儿般。可事实上还是会有差距的。但这里不排除有些婆媳关系比和母女关系还好的。

像我公公婆婆都说结过婚,他们的朋友也不好意思再天天来家里串门了,总觉得儿媳妇儿在家不得劲。而他们也觉得最初的我到现在的我和闺女在家也不得劲。他们俩在家随便弄点吃点,我俩在家怕我们天天吃面条吃烦了。他俩想出去就锁门走了,现在还得惦着我和闺女。虽然这是见外的体现,但我只想着他们是为了我和闺女的好。

我现在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一起没有归属感,没有家的感觉。我婆婆就是那种有啥说啥的爽快人,曾直言说:这个家是她的,她是老大,她说了算。的确,在这里寄人篱下的感觉到没有,毕竟他们就我老公一个儿子,但没有家的归属感是实实在在的。总觉得娘家是客人,婆家是外人,没有自己的窝。

而婚后与家人的相处也是个问题,有些儿子杠杆平衡的好还好些,有些住在一块儿矛盾摩擦不断,真还不如分开住有点距离感,见面还更亲。

唉~我好想有自己的草窝。


红心驿站


结婚之后,是否和父母分开居住?这是问题吗,关键是你有没有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本事。

不住在一起,需要你有另外的房子。你,有这个本钱吗?

当然,最好就是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毕竟,上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有代沟。这个代沟,可能会有很多的矛盾。这样的矛盾,也许会让你们住在一起很不愉快。所谓,相见好、同住难。为了不要彼此尴尬,分开居住是应该的。

所有的这些,还是看你们有没有这个分开住的条件。如果有,分开避免矛盾。如果没有,那不想住在一起也要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学会互相迁就。


飘雨桐


谢谢邀请,结婚后,最好和父母分开居住,在一起居住容易发生矛盾,具体有这三个问题会出现。

一,婆媳矛盾会加剧。婆媳一直是很难处理的微妙关系,就算再好的婆媳,时间在一起久了,也会有矛盾,也许是三观上的不合,也许是言语上的不一致,总之,两人就是看着互相不顺眼,矛盾就会加剧。

二,在一起有些不方便。公婆和儿女在一起住,两者都会出现拘束感,在吃度饮食上,都会产生分歧。还有就是日常的一些细节上,也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因为毕竟老人和年轻人意见达不到一致,老年人普遍溺爱孩子,他们只负责孩子的吃喝,在对待孩子上却采取纵容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孩子容易上向极端,影响他们的一生,就这一点,年轻人和老年人容易产生矛盾。

综上所述,结婚后,最好是和父母分开居住,分开住各过各的小日子,有时间多回家看看,这样就会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也不会有矛盾出现。


不知疲倦的马



结婚后我认为还是分开住比较好,最简单的就是你跟自己的父母天天在一起都难免有矛盾,那跟公婆也一样是难免的,很多时候会闹的大家关系都不好了。

而且分开住也自由,自己过礼拜睡自己睡个懒觉呀,吃个外卖呀,不想打扫房间呀,不想洗衣服呀,如果这些婆婆看到了一定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也会有怨言。

两口子也有自己的空间,难免有个拌嘴吵架呀,那都是正常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很多上班族愿意跟住在一起,可以给做饭,洗衣服,收拾家,看孩子。

一切看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习惯就好,如果一直没住在一起,突然住在一起反而会不习惯。


白小白说电影


中国有句古话:远香近臭。如果有条件,还是分开居住好一些。

分开居住并不是不孝敬老人,而是更多考虑到如何相处的问题。

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爱好和生活方式,而两者之间是很难找到契合点的。所以就经常出现了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睡懒觉、叫外卖,年轻人看不惯老年人省钱节约,剩饭剩菜反复吃。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问题,但很容易激发矛盾,引起不快。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老人都是对自己的孩子要亲近一些,而对儿媳妇或女婿始终还是有所差别的。比如,你对自己父母说一些稍微过分的话,可能他们不会太介意,但是如果儿媳妇或者女婿也那样说,他们肯定会不舒服的,这是血缘关系决定了的,没有办法!

居住在一起,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免会磕磕碰碰。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些事情很难说清谁对谁错,有些道理很难说清孰是孰非。

而不居住在一起,一旦见面还有些亲切感,有些小矛盾也就不复存在,更利于建立和谐顺畅的家庭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