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强迫自己的儿子,去孝敬从未看护过孙子的爷爷奶奶,从而引起孙子的反感怎办?

用户63712072131


这是家庭教育问题,父亲强迫儿子孝敬爷爷奶奶,难免会引起所以的反感。

祖孙的感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维系,第一个就是血缘,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血缘关系,第二个是感情,一般情况下爷爷奶奶带过的孙子,自然感情深,谁带过的孩子跟谁就亲近,因为是耳鬓厮磨磨出来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孝道,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体现。

现在父亲强迫儿子孝顺爷爷奶奶有点拔苗助长,其实这个父亲也没有必要这么着急,第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好的,父亲要做好对老人的孝顺,才能影响孩子,父亲不孝顺,逼着孩子孝顺也不可能。

第二,多联络感情,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就有感情了,有时候几年不见面,难免会生疏。

第三,也不是着急的事,有时候孩子还小,不太懂这些,长大就好了。

第四,老人也要多跟孩子亲近,带孩子上学,给孩子买好吃的,讲故事,买玩具,孩子就在于哄,在老人那能够得到礼物,自然就孝顺了。


韩东言


看到这个题目,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在这个家庭中,爷爷奶奶,父亲,儿子,还有没提到的母亲,孰对孰错难以界定。

其实,许多家庭矛盾,根本就没有对错,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矛盾自然消失。

对孩子的母亲来说:这个家庭中的母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肯定遇到不少难处,自然希望得到孩子爷爷奶奶的帮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孩子的奶奶爷爷就没有难处吗?身体原因,上有老下有小的原因,工作原因,还有和孩子妈妈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是否能包容的问题等等。

就拿身体因素来说,50岁左右,正处于更年期,许多人在这个年龄感觉身体不适,有的还很严重。但是年轻人没有这个体会,总以为50岁左右,还在正当年,正是可以为儿女出力的最佳时期。实际上,45岁至55岁却是猝死和疾病的高发期,是人生命中的危险期。

这个年龄段的人,自小兄弟姐妹多,养成了隐忍的习惯,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要求直接说出来。他们一般比较含蓄,又怕儿女惦念,影响儿女工作,所以身上难受也不会告诉儿女,才会让年轻人误认为老人身体很好更棒。

我有一邻居,丈夫早故,寡居多年,独自抚养一双儿女成人,多年积劳成疾,经常胸闷心慌难以入睡,自己偷偷的看了几回医生,却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自己的病情。

去年大年初一,由于过度劳累,病情加重。随告诉儿子,说自己心脏病犯了。平时孝顺的儿子这才知道,他那看起来身体硬朗,比年轻人还能干的母亲,已经忍受心脏病的病痛很长时间了。

况且,看孩子是一个体力活。与单位上班不同的是,不用出门就上班了,比单位上班还要累,还要苦,只有上班的点,没有下班的点,遇到不懂事的晚辈还不一定给个好脸色。

所以说,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体谅,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尤其不要因为爷爷奶奶没有条件看护孩子,就在言谈举止中对孩子灌输奶奶不疼,爷爷不爱的思想,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家庭和睦,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我觉得如何条件允许的话,爷爷奶奶一般会尽力的。虽然爷爷奶奶在法律上没有照看孙子孙女的义务,但是又有哪个爷爷奶奶,不把下一代当作宝贝呢?

就拿我家来说,我哥嫂在外地工作,侄子小的时候,母亲身体不好,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侄子根本没有得到过奶奶的看护,他是在姥姥家长大的。

我的母亲是一位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平时很少打电话嘘寒问暖。但是孙子的地位在母亲心中却是谁也撼动不了的,遇事必先考虑的是孙子。

侄子和奶奶的感情也很好,侄子出国留学回来,和其他人打着招呼就进了奶奶的房间,抓着奶奶的手,和奶奶聊了近一个小时的家常,这才松开奶奶的手。

嫂子就感到奇怪,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和一个没有文化的,耳聋打岔的80多岁的老太太,有什么可聊的呢?也许,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所以说,提问人一家的关键人物是孩子的母亲。首先母亲不要认为爷爷奶奶看护孙子是义务。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

爷爷奶奶帮着看护是道义,是亲情,是付出。晚辈要感恩,更要孝顺。爷爷奶奶没有条件看护,也不要抱怨。要让孩子知道,奶奶爷爷把你父亲养育成人了,这种恩情比天还大,孝敬爷爷奶奶是应该的。

与爷爷奶奶照顾孙子一样,只要父母健在,孙子照顾爷爷奶奶,也没有法律上的规定,但是道义上同样也是应该的。

既然孙子怪罪爷爷奶奶没有看护自己,将心比心,孙子不孝敬爷爷奶奶,也是不应该的。


青草悠悠666


这个社会真的出了大问题。婆婆没有给儿媳妇带孩子,所以儿媳妇不愿意为公婆养老;公婆把房子给了二儿子,所以大儿子的媳妇认为没有孝敬公婆的义务;爷爷奶奶没有看护过孙子,所以孙子不应该孝敬爷爷奶奶······

还有吗?有,很多。

将所有的东西,包括买菜和亲情都放在天平上来秤,都用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来看待,真担心这个世界有一天会变成南极洲的冰川,人与人的关系冷漠到令人打颤。

且不论婆婆为什么没有给你带孩子,但是你因此而不愿意为公婆养老,那么请问,公婆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从法律层面讲,儿媳妇的确没有为公婆养老的义务。但法律有一条:妻子有扶助丈夫赡养公婆的义务。你给公婆养老,其实是协助丈夫,也就是给老公帮忙。请问,你是老公的妻子,难道你不愿意给他帮一把吗?行,你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但是你老公不可推卸。每天做饭的时候,你可以不给公婆做,然后等你们一家吃完以后,让你老公再给他的父母再做一次饭吧。行,把你和你老公的收入分开,让你老公从他自己的收入中承担赡养费吧。行,你把公婆赶出去,然后你老公再把他们接回来吧。你把房子的空间重新分割,将属于你老公的那一部分空间分割出来,让他和他的父母一起住吧。

这根本就是一家人,你分得清吗?

人都有老的时候,你将来变成别人的公婆,你也不幸地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帮儿媳带孙子,因此你的儿媳妇也不愿意给你们养老,请问,你怎么办?

同意的道理,爷爷奶奶和孙子,本来就是一家人,你能够分得清吗?

爷爷奶奶没有看护过你,你就不愿意孝敬他们。按照这种等价交换的逻辑,任何人都必须在很早的时候就准备好将来抢着带孙子,以此换取老之将至时被孙子孝敬的资格。一看到孙子生下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守在门外等着抢孙子。我担心如果全社会变成这样,人会不会变成其他怪物。

爷爷奶奶没有看护你,可能有你不知道或者无法理解的原因。按照你这种想法,你应该一直准备着一个笔记本,将你爷爷奶奶对你的付出和你对他们的付出详细地记一本收支账,用秤秤好,一笔换一笔。

你孝敬爷爷奶奶,其实是替你的生身父亲尽孝。父母对你有生身之恩,父母有权利要求你替他们做一些应该做的事。并且,你孝敬爷爷奶奶,父亲会感到很高兴。当然,如果你不愿意给父亲帮忙,也不愿意让父亲高兴的话,你可以拒绝。但是,一个不愿意给父亲帮忙、让父亲高兴的儿子,不如一生下来就喂狗。

父亲的确不能违背你的意愿,他强迫你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不了解你和爷爷奶奶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仅仅因为他们没有看护过你,绝对不能成为你不愿意孝敬爷爷奶奶的理由。

事实上,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没有几个父亲会强迫儿子对爷爷奶奶承担全部的赡养责任。他们无非是让你多去看望看望,或者适当给点钱,最可能的情况是父亲让儿子替他适当照料一下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可能有特别的要求,你反感什么呢?

你的心态有问题,这是问题的根本。你斤斤计较,你不愿意为爷爷奶奶(其实是为你父亲)付出代价。你将小时候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到今天,等到18年以后再算账,你不觉得这是人品问题吗?


幸福作坊


也许又是家庭矛盾带来的教育问题。

无论老人带没带过孙子,都改变不了老人是他爷爷奶奶的事实,即使没有情感,道义上也需要看望爷爷奶奶的。

我女儿小时候爷爷奶奶也没照看过,一直喜欢和外公外婆亲近。女儿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奶奶回到县城生活。每周六我们去陪她爷爷奶奶,都会留下她陪爷爷奶奶住一晚。刚开始不愿意,我告诉他:他们是你爸爸的妈妈和爸爸,你陪他们就等于替你爸爸陪他们了。时间久了就养成习惯了。

确实有时老人做事理解不了,有时他们认为孩子小时候你对他再好他也不记得,其实情感建立还是在小时候吧?

不管老人做的对与错,我们还是坚持对的好,引导孩子包容祖辈,宽容待人,对孩子、对做父母的你们都有好处。

今天他不愿意看望爷爷奶奶。将来就有可能这么对你,何况将来有一天你也会有孙辈。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孩子都是不懂事的。




妈咪老师72


孙子孝敬爷爷奶奶是天经地义,为什么还要父亲强迫还要反感呀?爷爷奶奶从来都没有看护过孙子,可他养大了儿子。他们养大的儿就是抚养你长大的你的父亲!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你这孙子的爸爸,没有你爸爸就没有你。这就叫血脉相连,代代相传!按照一代保一代的规律爷爷奶奶没有看护孙子的义务。而孙子却有孝敬爷爷奶奶的权力!我公公婆婆有六个儿女,我们是老大。

我的女儿、儿子爷爷奶奶从未帮忙带过。因为我们下面还有5个弟妹需要他们管,如果还强行让他们带孙子孙女他能带得来吗?假说他们勉为其难的答应带,他们能带得好吗?所以,我的小孩从小跟随我学校家里两头跑,我们娘三吃尽了苦头。女儿长大后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工资350元,就孝敬了爷爷奶奶200元。儿子工资高一些,第一次回家探亲给了爷爷奶奶每人1000元。现在逢年过节都会给钱孝敬爷爷奶奶。他们从没有过问过小时候的事情!

孝敬老人是义务也是美德,人人都应发扬光大。说爷爷奶奶从来没有看护过孙子,这只是孙子想逃避尽孝而找的一个借口。否则的话,从小的事情孙子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呀?其实婴幼儿阶段的事情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呢!你说得冠冕堂皇也遮不住你不想孝敬老人的丑行!当然,尽孝是每个人的个人行为,父亲也没有必要强迫。随他吧,说不定过一阵子孙子想通了就自己心甘情愿的去孝敬爷爷奶奶了!



心如莲花173349538


儿媳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 !如果儿子健在 孙子也没有赡养祖父母的义务!法律 ! 不知道那个缺德缺心眼的回答者 怎么尽用双标要求晚辈。孙子小时候祖父母不管 你说法律上祖父母没有带孙子的义务,这时候你为啥不谈骨肉亲情?老了老了 没人稀罕了 你来谈亲情 你咋不说法律了?法律上各管各妈!不管不行!全天下净是你的理了?岁数大并不值得尊敬 也不值得同情 关键做了什么让人肃然起敬的事情。不然 几百年的大树都做了棺材板了 也没见你回家贡着。对于不管儿孙的老人们 从情感上来说 他们跟路边的棺材板子有啥不同?没有哪个儿媳妇嫁给老公是为了用自己的一辈子熬着就为了几十年后不孝敬公婆 有因必有果 谁也别拿自己的人生绑架别人。要不 你就把那些老人接回家养着去 因为儿媳妇和公婆的关系 不比你和老人的关系近多少!她不是老吗?你也有义务给她们养老。因为她也没有管过你 也没有给你看过孩子 你的孩子和她也没有感情 好了 你去养老吧 社会需要你。


十年媳妇熬成泼


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去孝敬?当初不看护孙子,你为什么不强迫他们来看护?长辈没做到长辈该做的,就别要求晚辈要怎么样,这就是在拿道德做绑架。我们这儿有句俗话,不行清风,难盼细雨。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谁对你好,你就对谁好,无论亲人或朋友。孩子的内心是单纯的,不会因为贫富高低来判断谁对他好,当别人的孩子被爷爷奶奶当成掌中宝时,他的爷爷奶奶做了什么?这就好比别人辛勤浇水施肥种成了一棵大树,你们光看见别人乘凉时的惬意了,看到别人的付出了吗?自己没付岀,也想得到一片树荫,做梦吧!请不要再逼迫这种缺爱的孩子,没有从那里得到过爱,怎么能付出爱?再逼迫下去,不是反感,而是恨!


梦里花落知多少555


因为是女孩,所以从小没得到过爷爷奶奶的照顾,每次去奶奶家时我都喜欢躲在墙角里看着叔叔家的弟弟们享受美食,直到他们吃完我才能过去,因为爷爷说了,有好吃的好玩的必须先给孙子……

爷爷去世的早,那时我才上小学三年级,自然没能力去照顾他,但爸爸妈妈一直都在病床前尽心照顾,而我那两个叔叔却躲得很远,不出钱不出力。

现在奶奶瘫痪在床,爸爸和两个叔叔轮流去照顾她,爸爸每次去都问奶奶想吃什么然后动手做给她,而两个叔叔就在路边摊买几个包子鸡蛋汤扔给奶奶,然后就打牌去了。

爸爸从来不主动要求我去照顾奶奶,但遇到爸爸有事情或者身体不舒服时我会主动要求去给奶奶做饭。我也不会像爸爸那样细心的问她想吃什么,每次去就做挂面汤卧鸡蛋之类简单的饭菜。而且全程没有语言交流,她问我就答,她不说话我也沉默。我不是故意这样冷淡她,是真的无话可说,小时候真的很讨厌爷爷奶奶,甚至有点恨他们,但成年后开始理解并适应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重男亲女是我们国家几千年的老传统了,就算自己再恨也改变不了。对奶奶真的毫无感情,去照顾她也是替父尽孝,出力出钱都可以,但真的没有感情可付出。


我是一个不看回复的人


其实父亲完全不必强迫孩子,只要自己做的足够好,自己足够孝道,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学。倘若自己做的不好,却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当然会心生反感了。

所以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至于爷爷奶奶和孙子,本身有一种天然的血亲关系在,本就是亲密的。并不会因为爷爷奶奶没有看护过孙子而疏远。相反,距离还可能会产生美。但是如果爷爷奶奶既没有看护过孙子,又不知道疼爱孙子,那么孙子对老人家产生距离感也是自然地事情。

我家的爷爷奶奶因为年龄偏大,是没有看护过我家两个孩子的。但是每次孩子去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都竭尽呵护之力,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拿给孩子们,而且对于孩子正当的需求也积极给与满足,甚至还会偷偷塞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孩子对于爷爷奶奶就亲近的很。认为爷爷奶奶大方、对他们很好。

所以是否在小时候看护过孩子这件事情,只是大人对于爷爷奶奶的意见罢了,而孩子是毫无概念的。只有他们长大后,爷爷奶奶对他们照顾有加有方法,依旧很快就能捕获孩子的心。


沫沫的静好岁月


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在奶奶家真的没有什么温情,我家也很早就搬离老家,但是每次过年我爸爸都强迫我们一定要回老家呆着,说我们不和他家亲戚亲近,这几年我们都长大了,爸爸也碰到很多需要他亲戚帮忙的事,比如有次我爸爸要借1万元,年底外面钱收回来就还,人家说没钱,然后没几天家里就新买了个90多万的车,这些事情多了,他也渐渐看明白了,现在是再也不会叫我们咋样了。所以在很多时候,就算爷爷奶奶忙于工作等什么原因不能看护孙子,但是一定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去表达对孙子的爱吧,生日买点衣服,平时买些玩具礼物,节假日带着出去玩玩.....这样就算不带,只要和孙子有感情的联系,这孙子也不至于无情到一点也不孝顺吧。假如你不仅从未看护,也没有任何的付出,又凭什么在你需要的时候,人家就要对你付出,而且强迫来的虚情假意又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