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減稅帳 說說新打算

今年5月1日增值稅三項改革措施實施近兩個月來,天津一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財務主管曹萍一直很忙碌。消息公佈後,曹萍第一時間和同事測算了政策紅包落到自己口袋裡有多少。“我公司2018年預計減少繳納增值稅1000萬元,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紅利!”曹萍說。

曹萍所在的公司,致力於建造更有動力的啟動裝置,以走得更遠,跑得更久。增值稅改革,則讓包括這家公司在內的中國製造業乃至實體經濟的發動機,更有動力。

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過去5年營改增累計減稅2.1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三項改革措施開始實施,包括降低增值稅稅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圍、對部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全年減稅規模將達4000億元。

“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此次增值稅改革帶給實體經濟企業的減負作用非常明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改革實施近兩個月來,實體經濟受益明顯,尤其是增值稅稅率降低,為實體經濟企業帶來真金白銀。據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測算,以製造業為例,稅率調整後,製造業年減稅規模超過所有行業總減稅規模的1/3,企業稅負有效降低。

今年5月1日前,我國增值稅稅率分為17%、11%、6%三檔,製造業增值稅稅率基本涵蓋在17%檔範圍內。今年5月1日起,製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帶來的改變遠不只一點。

增值稅稅率下調後,作為鋼鐵行業的龍頭企業,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不僅減少增值稅1.2億元,還節約以增值稅為稅基的城建稅等附加稅費超過2700萬元;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預計因增值稅稅率下調將減少稅費合計2.2億元;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在增值稅稅率下調後預計節約支出2000多萬元……

除製造業外,建築業也是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改革將建築服務適用稅率從11%降至10%,對建築業工程計量、分包、機械租賃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利好政策給企業帶來了最直接的減稅獲得感。”中國鐵路工程集團財務部副部長李靜表示,增值稅稅率下調1個百分點後,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建築項目稅負必然下降,並帶動企業整體稅負下降。以毛利率12%、淨利率2%,原適用17%、11%稅率,採購成本佔成本總額47%的項目為例,稅率下調後增值稅稅負降低近1/5。

其他幾家大型建築集團同樣曬起了減稅賬單。中國建築集團按照2017年含稅合同價初步測算,稅率調整後,應繳增值稅將下降17.2%。中國冶金工業集團分析,2018年應繳增值稅預計減少0.9億元。中國交建集團反映,因增值稅稅率下調,銷項稅額將下降7.6%,進項稅額下降6.7%,銷項稅額下降幅度更大,進銷相抵後總體表現為減稅。

算算減稅賬,很有獲得感。這本減稅賬背後,是增值稅改革的政策紅利,是企業獲得的真金白銀,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一年減稅2800萬元,是吉林建龍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在這次改革中獲得的利好。省下來的錢怎麼用,公司早有打算:將節約的資金投放於年產80萬噸冷軋項目,加快項目推進速度,提升公司競爭力和盈利水平。另外,在減稅政策的推動下,該公司計劃加大環保設施的升級改造力度,進一步降低汙染物排放,將企業打造成綠色鋼鐵企業。同樣,山西潞安環能煤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預計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年減稅約430萬元,增加的現金流佔公司淨利潤的11.5%,公司打算利用減稅資金加快環保設備技改進度,擴大生產規模。

技術創新和生產線優化,則是菱王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計劃。該公司因降低增值稅稅率可實現年減稅280萬元,這筆資金就將用於創新發展。同樣,江蘇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2018年由於增值稅稅率降低可減稅4000萬元,公司計劃以此為契機,積極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向化學品船、LNG船舶等高端高附加值船舶以及海洋工程方面發展。

“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減稅降費既是實體經濟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劉尚希認為,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對促進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具有明顯作用。

實體經濟是經濟巨輪乘風破浪的“壓艙石”。推動實體經濟由大變強,核心在於創新發展。深化增值稅改革釋放的減稅紅利,讓實體經濟企業有更充裕的流動資金投入到智能化、數字化等新經濟領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智能製造,讓其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