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網紅詞兒“吃土”的意思是,窮得沒錢吃飯。但具體到地方發展,瘋狂“吃土”代表的可是違法用地的種種“短視”。幾天前,在陝西省政府召開的2017年度土地衛片執法監督檢查警示約談會上,韓城市、西安市未央區、咸陽市高新區等因土地違法比例較高被約談。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合理規劃用地,保護耕地,事關重大。然而,在大量調查中顯示:有的地方為了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對此置若罔聞:未批先建,侵佔耕地、水源地或自然保護區;更有甚者,乾脆圈地造價,坐等空地升值,算入當地GDP。

在坊叔的印象中,這次被約談的韓城市已經“吃土”多次。而在經濟學家陸銘教授所著的《大國大城》一書中揭露了兩個突出問題:違法用地的案例多出現在發展壓力大或正在迅速膨脹的地區,比如新城、新市等;此外,還有區縣企業園區的“圈起地來,卻無企業”。

那麼,在“吃土”的日子裡,到底是什麼撐大了這些地方的“胃口”?除了國土部門的嚴格監管,又該從哪裡著手,實施“切胃”手術?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韓城的“煩惱”

韓城,古稱“龍門”,位於陝西東部黃河西岸,關中盆地東北隅,是陝西渭南所轄縣級市,1984年元月改為韓城市,1985年列為陝西省對外開放城市。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政策傾斜,再加上陝西省市和當地的不懈努力,韓城的發展堪稱縣級梯隊裡的“佼佼者”:連續多年躋身西部百強縣(市)前列,並連續五年入選“陝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2018年6月,入選“2018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可喜的成績攜帶的卻是用地的“煩惱”,這些年關於韓城違法用地的新聞頻頻曝光:

2018年6月,韓城被曝光強徵農田,濫建汙染工廠,一時非議一片;

2018年4月,韓城市黃河新區一處農田被破壞,土地違法被舉報。數名群眾反映,自家的農田被破壞了大約有100―200多畝。在記者的筆記中寫道:以留芳村門樓為座標東西兩側都有不同面積的農田被損壞幾乎面目全非,已經無法收穫;

2018年3月,陝西通報環保督察移交問題:黃河保護區被開墾萬畝。其中重點提到: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近萬畝溼地被開墾為耕地,並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嚴重破壞生態環境。2015年9月,韓城市將該保護區部分區域納入黃河河道採砂規劃,在保護區內違法設置6個採砂場,佔用保護區內黃河河道22.2公里;

2018年1月,韓城市龍門鎮馬莊村村民投訴,稱地方政府聯合投資企業在沒有土地批文的情況下,矇騙群眾強行徵用土地,並且建起了友發鋼管廠;

2017年6月,韓城被曝違法侵佔自然保護區,致使全國最大灰鶴越冬地被毀。

......

面對這些問題,陝西省市與韓城當地都下發了相關整改措施。2017年底,韓城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國家土地衛片執法專項整治工作,重點針對以租代徵、未批先建、未供即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各類違法用地現象進行集中統一整治;2016年,韓城更是細查土地違法背後的瀆職犯罪,深入走訪群眾、開座談會以及查閱相關臺賬卷宗等多種方式,深挖“兩違”行為背後的瀆職侵權案件線索。

陝西省早在2017年就對地市違法用地開展了專項檢查和嚴格整改工作:陝西省國土廳成立了8個督查組,對全省2016年度土地變更調查中佔地面積100畝以上的疑似違法圖斑數據及衛片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另一方面,陝西也對整改不力的地市進行了嚴厲問責。

從中央環保督察,到陝西省市相關部門的各類檢查整改,對於違法用地的問責從未缺席,但為何管不住一個“縣級市”?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對此,某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Z教授分析,其一,是經濟增長速度與城市骨架的匹配問題,他說,“現在東南沿海,土地緊缺,西部地區的配給相對較好。於是有的地方招商引資,動輒就拿地說事兒,甚至零地價!”其二,扭曲的政績觀,“就我的課題,我走訪過一些地方,比如寶雞某縣,大力推進企業園區建設,一個小小的縣城一下子開了十個企業園,園裡並沒有幾個企業。為了快速招商,一些企業被獲准以零地價獲得土地,甚至圈而不用。土地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政府招商的籌碼,成為有的地方官員撈政績的私器。”

2018年是韓城省內計劃單列試點的五週年,也是“加快建設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開局之年。這幾年,韓城發展日新月異:“工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六大核心旅遊景區”初具規模,“現代農業十大示範基地”快速推進,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龍門自古,魚躍成龍。在追趕超越的關鍵檔口,需要魚化成龍的勇氣和闖勁兒。但如果“用力過猛”,即使做大了“經濟蛋糕”,長年“吃土”的胃,也會“奶油過敏”。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新土地 ≠ 新生活

“在我的家鄉五丈原,春風撩撥了千頃麥浪,秋日忙了百畝良田。石頭河裡徜徉著蝦蟹,西瓜地裡奔跑著野兔......”這是寶雞岐山縣五丈原的一位坊友投給208坊的一篇散文中的摘錄。但據他反映,這幾年為了發展,村裡的耕地,塬下的被徵走建了工廠,塬上的被圈去建旅遊項目。“河也被填了,坡上的洋槐樹也被砍了。”

無獨有偶。近日,媒體就接到了岐山縣蔡家坡鎮五丈原村群眾反映:岐山縣“中國五丈原諸葛亮(三國)智慧文化產業示範區”徵用五丈原村、原星村等幾個村子的萬畝良田搞文化旅遊開發,三年過去了,田地裡種滿了草,蔡家坡城建集團投巨資來人為造景,卻不見旅遊景區開園。群眾質疑該示範區項目涉嫌巧佔良田、未批先建。

是否未批先建,相關部門並未做出詳細回應。但這片被徵用的耕地,坊叔實際走訪過:五丈原中軍大帳建設項目、蔡家坡三國遊戲體驗館工程、諸葛亮廟前工程以及一些餐飲娛樂項目,都處於停工狀態;示範區內近百輛用於遊客觀光的電瓶車在廣場土地裡停放著,遊客也寥寥無幾。當地群眾說:“示範區這些項目都是由蔡家坡城建集團公司所建,建建停停已經三年,可能手續都沒有辦下來。”

坊叔走坊該地時,陽春三月,本應麥子漲勢正好。卻只見原先大片的麥田已經荒棄,長滿了苜蓿。附近陝汽廠的工人們三三兩兩開車來免費採摘。一位曹姓村民透露說:“共徵用了我們方圓一萬一千畝地,現在也沒見建個啥,就這樣荒著。時間長了害怕被土地航拍發現,這才都種滿了苜蓿和蒿草”。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就在上個月的25日,是第28個全國“土地日”。在公佈的最新數據中顯示:我國有13億多人口,人均土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數的1/3。新時代的土地管理工作,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民生改善和鄉村振興。

而從今年陝西省土地衛片系統上報的數據情況看:全省2017年度土地衛片執法中新增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6.1萬畝(耕地9.38萬畝),其中違法用地1.76萬畝(耕地0.77萬畝),違法面積比例為10.95%,違法佔用耕地面積比例為8.21%。

對於岐山縣五丈原地區的耕地問題,208坊將持續關注。

而在岐山的一個鄰縣,坊叔一行卻發現了另外一種景象:新建的城區,洋房整齊地排列在剛剛整修引流的河岸旁,街道的行人卻少得可憐,入住率並不高;在偌大的工業園裡,只有一家倉庫正在裝卸;再向郊區走去,又是一塊佔地百畝的空地,兩個拉煤的卡車司機正在集裝。當地相關部門人員介紹說,規劃藉助交通優勢,這塊空地用來建立煤炭中轉站。坊叔問,“其一,煤炭並非本地的主導產業;其二,煤炭經濟已經不是新動能;其三,這裡並不是樞紐地區,建立中轉站是出於什麼考慮;其四,我想問之前的煤炭在本地吞吐多少,現在建立這個中轉站之後又能吞吐多少?”面對這些問題,隨行的負責人員一直支支吾吾,至今未提供相關答案。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這讓坊叔想起了《大國大城》描述的一個現象:在地價虛火中,一些地方經濟增長過度依靠“土地”。面對同樣的殭屍園區和“空城”,作者驚問當地官員,得到的卻是一個默不作聲,另一個巧妙地說,“我回答了,就會被處理。”

“地方政府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沒考慮有沒有人來這生活的問題,花巨資造了個無人島。”業內研究者對此嘆息,“且不說未批先建,這已經是在浪費土地,”他透露:有的發展貪大,卻搞得債務壓身,連利息都還不上。看起來新城開了一大片,地方財政卻虧空嚴重。

一方面是土地資源緊缺,另一方面是浪費和閒置。拋開違法用地,一些地方政府還欠大地母親一個“合理規劃”的歉意。從“一棵大槐樹下”的住戶到豐、鎬城邑的繁華,再到今天的比肩國際,每一寸新土地,開墾的須是“新生活”。違法用地卻在“透支”著未來的同時,更“荒蕪”著現在。

在近些年的公開報道中,陝西部分地市區縣的類似問題並不樂觀:

違法佔地近200畝,陝煤集團一電廠項目被叫停;米脂順利達公司違規用地,當地有關部門遲遲不查處;陝西周至一村委會違法佔地建游泳池......陝西也曾出臺多種措施,問責區縣主要領導、開出最大罰單、環保督察等等。同時,著力打造陝西“國土鐵軍”,加強檢查監管。

但,為何屢禁不止?是誰和誰在博弈?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從“地生金”到“新動能”

正如前文所述,作為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人口與土地矛盾將會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自陝西開展全省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以來,土地紅線被進一步明晰,問責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但陝西有位縣級領導坦言,目前各地發展拼勁很足,生怕落後。各地又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任務,壓力都很大,一般會盡可能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土地支撐,“如果實在沒辦法也得想辦法,不能因為土地問題阻礙經濟發展”。言下之意,一定程度上,合理用地在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博弈中,確實處於下風。

而作為直接關係到土地監管的國土部門,尤其是在區縣,卻被“左右夾擊”,“上下為難”。“吃地方的飯豈能砸地方的鍋。”在採訪中,一位國土部門工作人員無奈地說,“地方很多重點項目需要國土部門配合,所謂的配合,就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有些項目明知道不符合規定,我們也只能建議。”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做大GDP,號召全官招商,全民引資,默許甚至縱容土地違法現象。為了能在土地上做成文章,騙上級政府,甚至使用“以租代徵”、“化整為零”等障眼法。即使被頻頻舉報,仍然頂風作案。出了事的,更有拿“國土部門”頂包的現象。“一方面,基層執法人員由於沒有執法強制手段;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利益和GDP考量面前,不僅是違法者,上級部門、兄弟部門都有可能站在對立面。”一國土幹部坦言。

為此,陝西省國土廳也正在強力打造“鐵心向黨,鐵肩擔當,鐵膽敢為,鐵意開拓,鐵志守紀”的國土鐵軍,在提升責任感的同時更新監管手段,完善機制。但“鎖子鎖君子卻不鎖小人”,單靠國土部門的“自我砥礪”,在“政績觀偏移”的這把鎖子上很可能遭遇“無解之困”。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客觀上講,我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時期,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嚴格保護耕地與保障必要的建設用地難度加大。但是,除了這個客觀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政績觀、發展觀問題。”Z教授說。“考核GDP沒有問題,但用什麼來增長GDP卻牽涉太廣。”

在Z教授看來,一度時期以來,在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供給側鏈條陳舊的地區,靠“賣地”確實拉動了地方經濟增長,GDP比拼甚囂塵上。“你能挖個水溝建城,我就能打耕地甚至古城的歪主意。GDP上去了,成績就上去,官員的烏紗帽也上去了,違法用地也不過是約談約談,打個太極就過去。還有招商引資,特別是西部地區,你能給100畝,我就能給200畝。不提升自己的環境,單純拿土地做籌碼。有的地方甚至連教育用地都打主意,致使教育盤子狹小,資源分配失衡,教育亂象叢生。”Z教授分析到,“拉動GDP,是選擇靠地生金的泡沫,還是尋找新動能,這是根本問題。”

關於城市骨架生長,在Z教授看來,雖然是用地矛盾的一個因素,卻並不是無可調和。“就看你用這片地做什麼。你比如硅谷、中關村、特色小鎮,甚至新加坡,好萊塢,並不大,誰能否認它的發展成績?”

這些地方屢屢“吃土”被舉報,還不收手!

當下,轉換經濟增長方式,建立新模式是新時代命題。在坊叔看來,這也正是打破過度“土地依賴”的關鍵。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釋已之一,是發展“智慧密集型”產業,須降土地“虛火”,落創新“實錘”。自“五新戰略”實施以來,在尋找新動能方面,陝西順勢打造“三個經濟”,平攤於土地上的經濟增長模式,也逐漸向3D多維和立體空間中爬升。相信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賣地”、“造城”的現象會逐步消減。一些地方的“吃土”“胃”動力,也會逐步轉換為智能精悍的“心”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