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這兩年,便利店太火了,巨頭們紛紛表示要開店。

京東說:未來每天新開1000家便利店。

蘇寧說:2018年將開5000家便利店。

阿里說:我來定個小目標,開100萬家小店。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7-11說:我不怕,你們剛開始開便利店,我已經開始開無人便利店了。

便利店確實很流行,小巴以前也專門寫過文章,但滿大街的便利店已經過時了,無人便利店才更時尚。

你體驗過嗎?最近,小巴去體驗了一把,還挺好玩的。進門時,先掃碼綁定自己的賬戶,然後抬頭看店內的攝像頭,“刷臉”進店,挑選完商品後,進入結賬區,看一眼攝像頭,錢就自動扣掉了。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確實很方便,再也不用排隊了。但是體驗也不是特別好:比如,如果遇到一些商品的小問題,沒有辦法諮詢;再比如,想要加熱,當然也是沒有的。

這半年來,關於無人便利店的融資消息也很多。上個月,無人便利品牌“在樓下”完成了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

不過,對於無人便利店,目前大家的看法褒貶不一。比如,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就說,無人便利店一定是死路一條;阿里前CEO衛哲也表示,特別地反對無人便利店。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未來,無人便利店一定會替代現在的便利店。

那麼,無人便利店會是一門好生意嗎?在無人便利店購物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究竟是噱頭還是趨勢?小巴採訪了幾位大頭,來看看他們的分析。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衛哲

嘉御基金董事長

阿里巴巴前CEO

我反對無人便利店

但我支持無人收銀

真正的無人便利,其實就是自動販賣機,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了,也沒有什麼新的概念。

自動收銀是大勢所趨,便利店取消收銀員是正確的,但不是把店裡的所有的人取消掉。便利店的店員是有服務價值的,比如我們去全家便利店,店員可以提供煮咖啡、辦會員等服務,都非常有價值。

在一個零售企業,店員的成本也並非最重要的成本,人不是成本,人應該是投資。店員是連接消費者最核心的紐帶。

目前的無人便利店只是少了店員,其他方面沒有做任何的修正,損失的是消費者的體驗。

我反對現在的無人零售和無人便利店,但我支持無人收銀。因為收銀、理貨這些事,不是一個店員應該存在的價值。零售店裡的人,不是理貨員,而是要變成理客員,幫助顧客最快找到想要的貨。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曾經我去蘋果零售店時,經常問店長:你知道這個月的銷售目標和完成情況嗎?店長說:I don't know ,I don't care;我問店員:你知道這個月的銷售目標和你賣一個產品提成多少嗎?店員說:I don't know,I don't have。

這意味著蘋果店的店長和店員存在,並不是以銷售為第一目的的,基本上沒有人給你推銷。蘋果店的存在,就是體驗,所以蘋果店本身就是一種新零售。

回到便利店,我所希望的好的便利店,不僅能購買到商品,還能體驗到服務,還希望能訂購到平價大包裝的日用商品。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劉潤

潤米諮詢董事長

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

《劉潤·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

去不去無人便利店無所謂

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商品能優惠嗎

就我自己來說,去不去無人便利店買東西,真的無所謂。因為我去便利店不需要店員為我服務,去無人便利店也不需要人為我服務。

最重要的是,站在無人便利店經營者的角度,效率是不是真的提高了,成本是不是下降了?產品的價格是不是有下降的趨勢?如果無人便利店成本下降帶來商品價格的優惠,我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是歡迎的。

但就目前來說,無人便利店效率的提升有限。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我曾在吳曉波頻道的千人大課新零售專場說過,不管是新零售還是舊零售,都是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萬金組合。無人便利店也是如此。

信息流:我們看到的無人便利店,貨品上並不比便利店更先進。

資金流:過去由人收銀,如今通過人工智能攝像頭就可以實現,拿起來就開始計費,放回去相當於退貨。

物流:在無人便利店,我們買了商品之後,出門依舊得自己帶回家。

信息流、物流的效率沒變,資金流的效率提高了。但因為出現了額外的麻煩——要理貨、有損耗、無人看管等,無人便利店雖然降低了收銀的人工成本,但也提高了其他的管理成本。所以,資金流能否產生很高的效率,還有待觀察。

目前的無人便利店,總體來說,就如同大公司展示自己“肌肉”的一個機會,

它是不是真的能對零售產生巨大的衝擊,現在遠遠看不出,要看其運營的效率,要往前跑一段時間才能知道。

在美國,亞馬遜就做得很好,前提是美國的人工成本特別貴,機器人取代人工的效率很明顯。但國內的人工沒有那麼貴,未來也不一定會貴,可以預測無人取代人工的趨勢,短期內不會很明顯。

其實,這本質上是一場效率之爭,無人便利店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可能不是重大的戰場。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張書樂

TMT行業時評人

無人便利店目前處在

靠商家補貼、燒錢孵化市場的試驗階段

所有的無人便利店,其實都基於一個原理,即放大版的自動售貨機。

本質上,無人便利店的存在,其目的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再一次降低顧客和商品之間的渠道距離,通過人工成本的降低、物流效率的提高和大數據畫像後的精準投放,來進一步讓“便利”成真。

在這一層面上,無人便利店和傳統實體店,其物流、大數據等方面的距離縮短能力是相同的,目前唯一不同其實就在於少了店員一點上。

無人便利店最大的優勢在於必然是未來的趨勢,線下便利店未來勢必走向無人值守和24小時開業,人工的存在更偏向於調度和調控等技術流層面。

短板也很明顯,即在當下無人店的成本無法得到有效降低,加上沒有更多的大數據畫像和更有效的物流精準到達手段,使得這個距離的縮短沒有達成成本的降低,目前還是一種靠商家補貼和燒錢來孵化市場的試驗和試錯階段。

無人便利店:真無人,假便利

這一趨勢非常明顯,僅以社區層面的便利店而言,相比大賣場的最大優勢,在於店主對於社區內人群的群像、喜好的熟悉,乃至通過一聲親近的帶有姓名的“問候”,達成類似大數據畫像和商品精準銷售的目的。

但這種狀態非常不可控,帶有強烈個人經驗。

反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這樣的效果達成已經不難,而背靠強大用戶數據庫和商品信息庫的無人店恰恰成為了替代熟人店長的最佳方案。

當下,無人便利店沒有找到最適合的場景,僅僅想著去擠佔社區小店的存量市場,而沒有找到開闢增量市場的入口。

誰更渴望無人?或許大膽想象一下——品質靠譜的性保健用品商店(可觸摸、無尷尬),或者其他一些容易尷尬的商業場景,包括一直要做卻一直沒做成的24小時藥店,配合上互聯網醫療的一些功能,形成跨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