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對類金融機構從事普惠金融應給予政策傾斜

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道

7月20日,由中國經營報社及格萊珉(中國)有限公司主辦、鄭州大學商學院協辦的“改變世界的金融力量——2018中經普惠金融暨精準扶貧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經營報:對類金融機構從事普惠金融應給予政策傾斜

網信集團戰略發展總監陳文在論壇圓桌討論時表示,對類金融機構從事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需要給予更多政策傾斜。此外他認為,未來行業應通過技術的手段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去服務小微、服務弱勢群體,從而推動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加具有包容性。

陳文認為,目前國內普惠金融市場發展存在的兩個問題值得反思和解決:

第一,普惠金融的對象選擇上目前還存在扭曲,選擇上缺乏精準性。機構需要了解客群是不是普惠金融真正服務的群體。這方面尤努斯教授做了非常好的表率,他從1976年開始,通過跟銀行去合作幫助那些窮人獲得無抵押的貸款,成立格萊珉銀行之後,他也是堅持了針對窮人主體,而且更傾向是女性的窮人主體,堅持發放的是無抵押的貸款,群體選擇的精準性非常好。

“但在國內部分銀行授信不看小微企業自身信用,完全看核心企業,變相是給核心企業放大頭寸,資金並不一定真正流向小微,佔用了本應屬於小微企業的信用額度。”在陳文看來,這背離了普惠金融的初衷,普惠金融應該是真正服務實體經濟,幫助經濟體中比較弱勢的小微企業以及個體。

陳文認為,金融機構實踐普惠金融也存在難點,就是風險收益無法平衡。現在的關鍵是缺乏技術上的手段,有效降低開發小微項目的成本,同時能夠合理地對於小微貸款做一個市場化的風險定價,這制約了大家投入大精力開展這類業務。

第二,開展普惠金融的主體存在非對稱性。陳文認為,目前政策面主要對銀行類金融機構給予了一些針對普惠金融的政策傾斜。但跟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更具有對稱性的小微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其實沒有得到政策上很好的支持。

“比如小貸公司發展到現在十幾年了,但遲遲沒有金融機構的身份,在稅費、融資渠道各方面都沒有享受到政策上的待遇,基本上是按照傳統的工商企業在管理,這樣的話,嚴重束縛了服務小微的能力。”陳文表示。

他認為,尤努斯教授《普惠金融改變世界》裡面說得非常好:社會企業不應該享受超過正常企業的待遇,尤其像稅收,防止大家做套利。他還呼籲,對小微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能夠在政策待遇方面更加像商業銀行看齊,這樣也能提高服務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