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速度(散文)

時代的速度(散文)

(中國和諧號)

時代的速度(散文)

李朝俊

坐在時速300多公里的列車上,高鐵帶來的視覺盛宴,會讓吟出"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李白吃驚歎服!

我們創造出令先輩讚歎的時代速度:高鐵一日數千裡,大地近看山河美。望車外風景如畫的祖國大地,青年時代乘火車的畫面,在腦海裡總是翻騰不息……

說來都是汗水。

滿頭大汗人挨人人擠人,排起長龍隊伍購票;汗流浹背擁擠挪動在站臺上;汗氣熏天的車廂角落半蹲半倚……我1981年從桐柏山區入伍。軍校讀書,海防駐守,進機關當幹事,火車是我出行首選交道工具,火車是我感知改革開放最生動的舞臺。

單身窗戶爬入過火車,貼擠過車廂連接處,靠擠過衛生間門前,擁擠過餐車過道轉角,站得雙腿發木,甚至浮腫,是常有的事。每次從東北大連,回中原河南桐柏,都是一場心靈和肉體的煎熬:歸心似箭思父母,路途迢迢,苦不勝言。

光棍一個時,坐車艱辛,年輕力壯,三、五天時間,寒風酷暑中上車下車,中轉車站持票排隊簽字,也都能硬扛下來。婚後拖家帶口乘火車,道不盡的酸甜苦辣。1991年春節,我和家住洛陽的女友成婚。大年初二往桐柏家中趕,雖然直線距離,區區數百公里,但要坐隴海線過鄭州南下京廣線,老家50公里外的明港是個二等小站,只有直快列車,沒有特快列車經停。大新年裡,車票倒好買,還是特快列車坐票,只是晚上9點左右上車,約凌晨2點左右到達京廣線漯河站。這是離明港最近的大站,若不下車就到了信陽站,那可就彎遠走過了頭。睡意朦朧中被叫醒,夫妻攜手下車,立在白茫茫雪中車站,近處是雪,遠處是雪,迎面風中還是雪。經寒風一吹,雪花洗面,人倒一下子清醒了。妻是城市女孩,見雪親切。新年的凌晨車站,車稀人少,僅有我們倆人走動。從北邊走到南邊,從南邊踱步到北邊,一趟一趟溜達。除了妻的好心情,還有我的重要期盼:想等有直快列車路過時,直接上車到明港。溜達到妻沒了雪夜的浪漫,我沒了上過路車的盼頭,兩人走出漯河站,在雪白燈昏的站前旅店住下。天將矇矇亮,就去排隊等中轉簽字,好不容易坐上8點多的過路車。不足一百公里的路程,這趟管內普快列車晃盪了3個來小時。走出明港火車站口,一路小跑擠上三輪車,緊趕快催,終於坐上一天兩班的明毛鐵路小火車。幾百公里的距離,半夜中轉,黎明簽字,坐了整整一天一夜的火車,疲憊不堪地回到母親身邊。

時代的速度(散文)

(綠皮列車)

我們夫妻攜子一家三口故鄉行,說來有時潸然淚下:那年我已調入駐京部隊機關工作。孩子大約週歲左右,妻在洛陽上班,休假還是三地跑,坐火車是我又愛又恨的事。

從北京到洛陽,和孩子剛混熟,又啟程到桐柏山裡看望母親。去時還好辦,洛陽是大站,可購到臥鋪,回洛陽可就慘了。明港小站沒有直達洛陽的車次,只能到鄭州中轉換車。最可怕的不是沒座位,是有票上不去車的混亂和焦慮。早早排在站臺上,車未停穩人已大亂,沒人下車只有上車。列車根本不開門,因為漢口始發就超員,現在車廂是嚴重超員。見怪不怪的車站工作人員,看我是軍人,又一家三口,動了惻隱之心,猛敲列車窗玻璃,臨窗側立的剛好也是位軍人。雖不相識,戰友情深。他一把打開車窗,先接我行李丟在車上,又順勢拉我進車廂。人未站穩,周圍一片要求關窗聲,人實在擠的太多,幾乎無法立足。車站工作人員眼疾手快,用一根鋤把粗的木棒,死死頂住內窗金屬下框,大聲叫道:"快接孩子!"我和素不相識的戰友反應過來,我連忙接過從沒見過這陣勢,嚇得哇哇大哭的兒子,戰友招呼車下還未上車的妻子。嬌妻此刻沒了小資情調,肯定是母愛產生了動力,見兒子哭著叫喊"媽媽!我要媽媽!……"她也顧不了那麼多,雙手扒住車窗,一隻腳蹬在綠皮車廂上,但還是上不來,我聽妻子帶著哭腔喊道:"我上不去咋辦呀?……"還是車站工作人員有經驗,大喊一聲"我託你一把上車!"好不容易妻也進了車廂,抱住兒子,母子倆淚水和汗水交織在一起……此刻列車徐徐啟動。"好懸!好懸!!好懸!!!"我在心中充滿自責,今後再不能讓妻子、年幼的孩子受這種罪……再望站臺上焦急張望的旅客,我從自責中醒悟:如果沒有戰友和車站工作人員幫助,未上車的人群中也有我們一家三口。後來妻提起火車,總是心有餘悸地說:"那次可把我嚇壞了。"她說看到我爬入車廂,擔心火車開動,丟下她們娘倆。當時已心力交瘁,又必須緊抱孩子,體力精力消耗到極限。看到兒子接上列車,此刻又怕自己上不了車,心裡又急又怕又難過,感到特別無助。幸虧有人奮力一託,才稀裡糊塗鑽進車廂。

時代的速度(散文)

(軟座特快列車)

……

今年清明歸鄉掃墓,返京前一天意外右腳骨折,由縣醫院任骨科主任的四弟打上石膏。親人們都建議留下觀察幾天,考慮太麻煩家人,又購的往返車票,堅持第二天乘468次高鐵回京,只是要求侄子玉海早點出發,留足取票安檢進站的提前量。大家聽後都笑了:"你還是老黃曆!滬陝高速桐柏出入口就在村邊,開轎車到高鐵車站快得很。"耐著性子在老家吃過午飯,果然用了一個來小時,就從桐柏山中跑到高鐵信陽東站。我在站前廣場小憩,侄子很快自助機上取好票,二十多分鐘後推輛輪椅到我面前。一問方知,站方聞聽有旅客腳骨折,送上輪椅讓我一路綠燈輕鬆上車。

信陽東站雖為過路車站,今非昔比的高鐵之地,硬件很硬氣,軟件很溫馨。我很快上了長沙至北京西高鐵6號車廂座位。列車長是個小夥子,知道我的情況後,給調整到靠邊座位,又聯繫北京西站用輪椅特別接站。令我遺憾的是,忘了問石家莊換班列車長的姓名,又忙中出錯地忘了接班女列車長的姓名!兩位列車長和列車員,都非常專業地為乘客服務,使我打心眼地感動。列車一進北京西站,我遠遠就看見站臺上,有位穿著鐵路制服的小夥兒,手推輪椅,穩穩立在6號車廂門口處。比我妻子和兒子,還早些在站臺接我。人已到京我心靜了,這次問出了佩戴共產黨員徽章小夥兒的大名:姓閆名赫。

百次聽說,不如一次經歷。坐過管快、普快、直快和特快列車,搭過軍航、外航、國航班機,內心的直覺認識還是:厲害了祖國的高鐵!我這次腳骨折後,之所以敢千里高鐵走"單騎",就是"人民鐵路為人民"這句話給了底氣!就是祖國鐵道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給了我勇氣!親身感受高鐵人性化服務後,又加深了這句話在我心中的份量!

高鐵千萬裡,天塹變通途。現在出差京外,我一般首選高鐵,不飛民航。地面出行風雨無阻,方便快捷又有保障。記得有次從北京到浙江台州,全程長達1586公里,穿越京津冀魯皖蘇浙7省市,跨過海河、黃河、長江流域廣大地區,也就7小時多點,沒感覺到累,就輕鬆到了目的地。從綠皮列車到銀色高鐵,人民鐵路從改革開放初期超負荷奮力前行,到今天高鐵歡快奔馳在祖國大地上,打造出城市群"半小時工作圈"、開通京滬、京廣"夕發朝至"的"和諧號""復興號"。高鐵改變的不只是交通路網的格局,改變了人們的出行觀念,改變了城市的空間概念,改變了國家綜合發展的速度。

時代的速度(散文)

(今日和諧號和復興號)

每個時代都有使命任務,都有記錄時代的速度,速度的快與慢,是相對的歷史瞬間演變。可以說,我和火車的諸多故事,是我對祖國改革開放,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

人民鐵路的變遷,伴隨著改革的速度,時代的速度,孕育著未來的發展速度。是共和國改革開放最生動的一個場景,是改革開放成果在祖國大地最亮麗最廣泛的動態展示。

(2018年5月11日於棗林前街70號)照片均由作者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