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編者按:2018年9月15日至16日,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在中國武漢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軸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出的重要觀點。此觀點認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當時古代希臘、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並延續至今。圍繞“軸心時代”話題研究和討論的專家、學者眾多,為了讓社會各界人士更深入地瞭解軸心時代,把握論壇主旨,現將“軸心時代”相關文章輯錄,發佈在本頭條號,以饗讀者。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作者:孫豔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助理研究員

【摘要】本文是對英國著名學者凱倫阿姆斯特朗所著的《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一書的書評。作者是此書的主要翻譯者之一,在較為深入地理解此書核心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感觸,向讀者大力推薦此部佳作。作者從著作的脈絡構思、學識學術功底、歷史和現實憂患意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金規則”、對軸心時代的理性對待、對東方文明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喜愛推崇等六個方面,闡述了此書的特點以及“軸心精神”給人們帶來的啟迪。最後作者呼籲人們完善自己,友愛鄰人,為進入新軸心時代盡一己微薄之力。

關鍵詞:軸心時代;宗教傳統;踐行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天才的著作給人的啟發往往有這樣的特點:它就像一束探照燈的燈光,能夠照亮遠離自己領域的許多陰暗地方。在這種燈光的投射下,從前看不見或者顯得無足輕重的東西現在變得引人注目。這突如其來的光亮也許使人目炫,其焦點也可能讓人誤入歧途;但那確是實實在在的燈光。”筆者之所以引用已故英國著名學者Jane Ellen Harrison這段話,是因為《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英〕凱倫阿姆斯特朗著,孫豔燕、白彥兵譯,海南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正是這樣一部天才的著作。本書作者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是英國著名作家、宗教學家,創作了大量宗教類書籍,包括《神的歷史》(A,History of God)、《為神而戰》(The Battle for God)、《聖戰》(Holy War)、《伊斯蘭簡史》(Islan:A ShortHistory)和《佛陀》(Buddha)等。其著作被譯成四十種語言。阿姆斯特朗學貫中西,在《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一書中,她著力刻畫了人類一代聖賢的靈性探索歷程,深入挖掘宗教對於戰爭與和平的意義,併發出吶喊,呼籲世界人民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身,嘗試著去實踐博大的軸心精神,以改造我們的社會,創造和諧美好的世界。如果說她不是純粹的學者,但卻是一位目光犀利、胸懷寬廣的思想家。筆者在翻譯和閱讀過程中自始至終沉醉於阿姆斯特朗生動明快的語言中所洋溢出的無限激情。在此願與讀者分享點滴感觸,並大力推薦這部佳作。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首先,阿姆斯特朗構思精巧,視野開闊。她著眼於世界上四個“非同一般”的地區,評述中國的儒道思想,印度的耆那教、印度教和佛教,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以及中東地區的祆教、猶太教及其延展出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初始形成階段及其社會背景。全書的十章內容按照歷史的縱向發展即時間順序排列,每一章代表一段特定的歷史時期。同時,各章都有一個論述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對上述四個地區的宗教思想文化發展及其社會背景細緻入微的橫向比較。如果將各章中涉及同一地區的內容抽取出來重新編排,全書便會成為一部“四合一”的人類古代宗教哲學思想發展史。

其次,本書將宏觀與微觀、高度與深度有機結合。其信息量大,思想性強,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足見作者淵博的學識、深厚的學術功底以及對語言的高超掌控能力。我國宗教學界目前對於世界各宗教古代初始階段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書則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和參考文獻,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

第三,阿姆斯特朗對古代歷史的深遂回眸以及對當今社會精神危機的憂患意識給我們以警示。她開宗明義地指出:“歷史已到達了一個轉折點……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困境背後隱藏著更深刻的精神危機。”她還感嘆道:“軸心時代是產生精神天才的時代;我們則生活在一個產生科技天才的時代,而我們的精神教育卻往往是欠發達的。”阿姆斯特朗認為,“人類在享受現代社會的物質浮華的同時,還需要心靈和精神的淨化,其秘笈蘊涵在我們祖先超凡脫俗的智慧之中”。根據阿姆斯特朗的觀點,我們祖先超凡脫俗的智慧即凝集於軸心時代每一種思想傳統均發展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金規則”(Golden Rule)之中。超越自我中心主義的限制,踐行“金規則”,才是解救當代精神危機的良方,“愛”與“關注”將會比自我本位或目光短淺的政策更能使每個人受益。阿姆斯特朗提議,我們要作自我批評,仿效軸心時代賢哲們的榜樣,並採取務實而有效的行動。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凱倫·阿姆斯特朗

第四,依照阿姆斯特朗的觀點,宗教就是“金規則”。應當如何恰當地理解宗教呢?首先,“宗教理解不僅僅是抽象或理論的”。宗教不等於教義或教條,它還應是一種“行動綱要”。否則,將會導致死的宗教或宗教之死。作為宗教研究者,我們所要探討的不僅僅是神學,而且是促使人性得以昇華的宗教性的生活方式;其次,提到宗教,人們會輕易將其與“恐怖主義、仇恨和偏狹”聯繫在一起。的確,絕大多數宗教傳統在歷史上都有著“不光彩的片段”,神聖經文不斷被利用來為暴力行為實施辯護,宗教“似乎時常表達出一種體制上的自我中心主義:我的信仰比你的更好”,這些都“徹底違背了軸心思想”。對宗教產生的偏見亦由此引發。軸心時代世界各地區的歷史說明,宗教本身並不必然是暴力的,仇恨和偏狹也並非為某種宗教傳統所特有。事實上,“每一種信仰都始於從那個時代史無前例的暴力中進行有原則的、發自內心的撤退”。對某一種宗教的檢驗標準是看其是否真正實踐了“金規則”的精神內核;再次,當代人應“重溫軸心時代的精神氣質”,只有心懷善意,對他人寬大為懷,我們才能拯救這個世界,而尊重一切生命的神聖權力就是宗教。人類本擁有豐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現代社會生活仍需要宗教的惠顧和調節。人們通常認識到的世界是由物體的長、寬、高構成的三維空間世界。愛因斯坦把時間與空間統一起來,使時間成為世界的第四維度。英國宗教哲學家和神學家約翰·希克(John Hick)認為,我們既是理智的動物又是“靈性的”存在物。人生還有超乎時空質能的一面,還有超越而高貴的精神或靈性的一面,即人的本性之“第五維度”。而人性之精神或靈性的維度,與宗教所指向的“終極實在”相對應。正因為擁有這一維度,人才會對生存之奧秘產生回應,會在混亂中尋找意義,會在宗教中探索奠定一切、滲透一切、超越一切的世界本源。

第五,阿姆斯特朗並未把軸心時代的思想傳統奉為至高法寶。她指出了軸心時代的缺陷,並認為我們面臨(《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當代社會的種種難題,需要一種不斷向新思想開放的精神。我們應當對軸心時代的見解進行“再創造”,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實際上也符合軸心時代的“精神要旨”,它並不主張盲目遵從。面對當前的危機,我們需要一場精神變革。這意味著向新思想開放,而“變革必須始於自我”,即每個人包括信奉宗教的基要主義者,也包括抵制宗教的“世俗基要主義者”都應敞開胸懷,向他人開放。這兩種基要主義者的行為同樣具有毀滅性,一系列歷史事件表明了這一點。沒有每個人的尊嚴,社會和諧便無從談起。當代人可以繼續執拗於狹隘的現實利益,也可以嘗試超越自我的藩籬,實踐博愛與仁慈,以獲得精神上的昇華,呼吸海闊天空的清新氣息。這是我們的自由選擇。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評《軸心時代——人類偉大宗教傳統的開端》

第六,阿姆斯特朗在書中對中國和印度部分所用的筆墨極重,可見她對東方文明的喜愛和推崇。中國傳統文化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公元前六世紀晚期,孔子首先發揚了完滿的軸心精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金規則”由他首倡,並被後人尊奉為世界倫理。在阿姆斯特朗看來,孔子在詮釋宗教傳統時所關注的重點與前人截然不同,他將中國的宗教帶到了人間的實際生活之中。“古老的宗教關注的焦點是上天……而孔子關注的卻是此世。”他的思想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中國與西方宗教傳統的差異也從中略現端倪。儘管中國的傳統宗教始終保持著自身的特色,但作者這樣評價中國人的思想境界:“中國人懂得,任何人都不能在關於真理的問題上強辯到底;任何正統思想,無論它何其尊貴,都無法宣稱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尊重他人的觀點比獲得一種毫無謬誤的見解更為重要。中國的包容精神是獨一無二的……人們達成了廣泛共識,即每一種信仰都有其適用範圍。這種軸心時代的思想態度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

近年來,一些學者倡導“第二軸心時代”的觀念,主張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它在某種意義上可與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提出的“軸心時代”相提並論。因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醞釀著一系列巨大的變革,全球意識和生態意識是這個時代呈現出的兩大特徵。但在當前的精神危機煙霧下,人們迫切希望開展一場自覺的精神變革。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正在“走向”第二軸心時代,但尚未“走進”之。先人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當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呢?現實中的世界永遠不會完美,個人的力量極其有限。但“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完善自身,友愛鄰人,為人類的共同家園盡一己微薄之力,成就美好的明天。

關聯閱讀:


聲明:“生命與國學”為東方生命研究院專屬頭條號,旨在繼往開來探究古今聖學,開拓創新奠基生命文明。

凡本平臺註明“來源:XXX(非生命與國學)”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分享信息、助推思想傳播,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者或版權人不願被使用,請來函指出,本平臺即予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