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北河店营房」故事之二

是谁解开了我的绑腿

军人的代名词就是奉献!从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就意味着你将你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包括你的生命!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单奉献了自己同时也奉献了妻子和儿女!在这一点上我比别人有更多的感受。在我前二十二年的记忆里我是在不停的搬家中度过的。1959年我出生在吉林省通化市二零六医院,那时336团家属院在通化庙沟,(2016年四月份我和大哥二姐去通化寻根找到了当年的家属院,那里还有两排当年的房子)。后来又搬到了集安县麻线沟(这次寻根我们也找到了麻线沟的家属院,原来的四栋房子还剩下三栋,据我们了解没有了的那一栋因为火灾烧毁了,当时我们还感叹都过去半个世纪了这些房子居然还在!)1967年38军换防到河北保定地区,我们也再次搬家到河北定兴县北河店336团家属院。好景不长,1969年,父亲再次奉调赴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三团履职,于是在北河店家属院住了两年后我们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搬家日子,在内蒙兵团的八年我家先是住的土坯盖的房子,后来因大哥结婚住不下了团里又给换了小三间里面是土坯,外面是砖包的平房,屋子里又冷又小,在内蒙那些年吃的是玉米高粱小米甚至是地瓜面,喝的是又咸又涩的井水。1976年内蒙兵团解散,所有在兵团的现役军人都回原部队,我们一家又小包大箱的搬到火车站伴随着闷罐火车那咣当咣当有节奏的响声再次返回北河店营房家属院。1978年随着大裁军的号令父亲结束了二十九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地方,在转业安置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县城里企业,另一个是到吉林油田。父亲说到县里吧,别去吉林油田了,油田流动性大,说不定哪天又搬家了!真是搬家都把人搬怕了。

东西南北的搬家肯定要耽误学业,在集安换防到河北前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到了北河店后部队在家属院里办了一个小学,学生都是家属院里的孩子,因为和原来学的接不上我又重新上起了一年级。河北的天气要比东北暖和多了,我刚上小学时父亲每天早晨都会在我穿好衣服后用一副绑腿把我的小腿绑的严严实实,因为集安的冬天雪非常大走路时雪经常会顺着脚脖子灌进鞋里。说起绑腿好多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看过很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电影,里面的八路军和解放军战士在行军打仗时他们的小腿总是被绑的像鸡腿一样细,那就是用绑腿布绑上的原因。绑腿布是老黄色,大约有十公分宽一米长,一头有两根细棉绳头,不用时卷成一个团,用时从脚脖子处把裤子抿紧然后用绑腿从下往上缠,缠时后面一圈要把前面那圈压上半圈,一直缠到膝盖下面小腿肚子上面为止,然后用那两根绳头系好。到了北河店后上学,父亲每天仍然习惯性的给我打上绑腿。有一天在课堂上老师让我到黑板前回答问题,我从座位起来往黑板前走,还没走到黑板前后面就传来哈哈的笑声,我心想我回答个问题有那么好笑吗?就这样走到黑板前,后面的笑声更大了,这时老师说话了:是谁把扬**的绑腿解开的?站起来!没人站起来……原来在我坐着上课的时候后面的同学恶作剧偷偷的解开了我的绑腿只留一点在脚脖子上连着,而我却浑然不知!竟然拖着近一米长的绑腿布走上了讲台!一晃时间过去五十年了,在此我希望当年解开我绑腿的那个同学能在五十年后向我承认错误,赔礼道歉,以防止我们的发小同学友谊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损害同时也解开我半个世纪的疑惑!

「我记忆中的北河店营房」故事之二

2017年8月19日原38军112师336团75位家属子弟50年后重返通化、集安,共同追寻父辈当年的足迹。

(通化集安的故事会在以后讲到)

文: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