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作者:中债资信地方政府及城投行业研究团队

摘要:

近年,中债资信持续对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情况进行跟踪梳理,并按年度发布分析报告。本篇为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的下篇,主要对转移性收入和综合财政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是2017年中央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其中西藏、青海、甘肃等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受益于高额税收返还,上海、广东等地区的转移性收入增速处于全国前位;由于财政收支矛盾短期相对缓解,中央的转移支付收入下降,黑龙江等地区转移性收入呈现负增长。展望2018年,各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性收入规模将继续扩大,中央对各省的转移分配结构将维持现状,但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尤其是将增大使用自由度高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

二是受益于经济回暖及土地市场交易火爆,2017年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黑龙江、甘肃、天津和内蒙古综合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预计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收入稳定性较强的省份多数将保持增长。

2017年中央继续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持力度,其中西藏、青海、甘肃等老少边穷地区获得显著支持倾斜;展望2018年,中央对各省的转移分配结构将维持现状,但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尤其是将增大使用自由度高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

转移性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的重要构成,其主要包括上级政府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017年中央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全年转移性收入65,218.10亿元,完成预算的99.3%,增长4.5%,其中税收返还8,163.59亿元,完成预算的89.3%,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分别为35,167.90亿元和21,886.61亿元,分别完成预算的100.4%和101.9%,转移支付总额中一般转移支付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1.6%,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

从规模及增速来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获得转移性收入规模最大的仍为四川,湖南、河南、云南和湖北等老少边穷地区紧随其后。2017年共有24个省份转移性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增幅超过全国水平(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数59,486.35亿元,以此测算,2017年同比增长9.6%。)的合计13个省份,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位列前茅,主要得益于高额税收返还;而黑龙江、甘肃、河北等7个省份则呈现负增长,主要系财政收支矛盾短期相对缓解,中央给予转移支付收入下降。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从转移性收入贡献度来看,可以用转移性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包含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部分)的比值代表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2017年各省份表现方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该指标低于1,对于转移性收入的依赖程度较低;山西、内蒙古等8个地区该指标介于1~1.5区间,属于一般贡献度;黑龙江、贵州、新疆等7个地区该指标介于1.5~2区间,贡献度很大;因西藏、青海和甘肃财政收入处于全国末位,是中央转移支付的重点倾斜区域,该指标均高于2,特别是西藏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边区及国家级贫困县数量最多的省份,该指标超过8,远高于其他省份。2017年转移性收入贡献度明显加强的地区为海南和内蒙古:其中,中央对海南省的支持力度倾斜则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以及新一轮扩大开放战略的启动;受“挤水分”影响,内蒙古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4.4%),虽支出端增速仅增长0.2%,但仍形成大规模收支缺口,需依靠中央补助。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挤水分”地区天津虽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15.2%,但上述指标仅小幅提升至0.23,其赤字规模基本维持2016年水平,主要系大幅缩减财政支出规模,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11.3%,较上年(增长6.3%)大幅下降17.6个百分点。2017年转移性收入贡献度明显减弱的地区为黑龙江和河南:其中受益于工业品价格回升,黑龙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创2012年以来新高,相应一般转移支付收入扭转历年增长态势,同比下降23.8%,对中央支持依赖程度有所减轻,但一方面其财政增收受上一年度低基数增长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其作为中国粮仓特殊的农业地位,以及欠佳产业结构(石油产业主导)导致财政增长动力不足,财政自给率仍较低;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民生支出需求处于高位,加之“一带一路”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近年来中央给予转移性收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逐步释放、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回升推动工业税收增收明显,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4%,显著高于其2017年预算草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增速7.5%的预期,相应一般转移支付收入同比降低近14个百分点,其收支平衡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有所减轻。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从转移性收入结构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及福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税源优质地区,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返还,一般转移收入及专项转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低,收支自给率及稳定性较强;对于其余地区来说,一般转移收入是转移性收入的主要构成,平均占到全部转移性收入的50%以上,而对于国家重点项目较多的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西北、西南地区,其专项转移收入占比较大。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展望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仍将延续,预计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向好态势,但一方面考虑到减税降费及限购限贷等措施持续推进,各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幅有限,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必保支出较多,新增支出需求很大,因此,各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性收入的规模将继续扩大,转移性收入分配结构仍延续现状,在精准扶贫、污染防治、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规划背景下,西藏、青海、甘肃等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仍将获得显著转移支付力度倾斜。2018年中央预计对地方补助70,344亿元,较2017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9%,其中转移支付达62,207亿元,增长9.0%,增幅创2013年以来新高。具体来看,为增强中西部地区财力,中央安排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38,994.5亿元,增长10.9%;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23,212.5亿元,增长6.1%,转移性收入中一般转移支付占比进一步增至62.7%,地方对中央转移性收入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将逐步加大,有利于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财政支出。

受益于经济回暖及土地市场交易火爆,2017年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本文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较快;预计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收入稳定性较强的省份多数将保持增长

2017年,在一般公共预算增收加速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的双重作用下,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合计21.43万亿,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上年提升约6个百分点。从规模及增速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综合财政收入规模均超万亿,位居全国前列,而西藏、青海和宁夏收入规模不足2,000亿,在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位列末位。同时,各地区综合财政收入增速差异化明显,浙江、北京、山西、海南、广东等27个地区综合财政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浙江、北京、广东、重庆、河北、安徽、四川等地区主要由于当地楼市升温、住宅用地供给增加以及高额土地溢价率,带动土地市场成交高位运行,政府性基金收入相应大幅提升;山西、新疆、陕西、西藏主要系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增速所致;海南和辽宁则主要受益于转移支付的增长。相反,黑龙江、甘肃、天津和内蒙古综合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其中黑龙江和甘肃主要在于转移支付减少;而天津和内蒙古主要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下滑影响。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从各省份财力稳定性来看,各地区综合财政收入比例分配基本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由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此处采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合计值占综合财政收入的比例来推测该区域综合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从该指标表现来看,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2017年该指标均在50%以上,平均值为77.65%(2016年为77.56%),整体综合财政收入稳定性较佳;其中,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和黑龙江该指标均在90%以上,分布基本与上年度保持一致,其综合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强;而浙江、江苏、重庆、安徽、福建、北京等省份该指标低于70%,其受政府性基金收入影响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差异化影响,2017年北京和上海政府性基金收入变化分化显著,其中北京加快落实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带动土地收入大幅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8.0%;上海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14.3%,主要系在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严格限制拿地房企资格的背景下,土地成交面积显著下降,且土地多以底价或低溢价率成交。

地方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增强,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国及各省财政收入分析(下篇)

展望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但预计增速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回落的影响将有所下滑。对于云南、新疆、青海等综合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强的省份,综合财政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受基金收入预期下滑影响,上海、山西等综合财政收入稳定性相对较差的省份,综合财政收入难有大幅增长;而北京、重庆、山东等省份,虽然综合财政收入稳定性也相对较差,但预计2018年基金收入会有所增长,其综合财政收入仍然会保持增长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