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醫療事故的警示:手術前爲什麼要查愛滋B肝?

重大醫療事故的警示:手術前為什麼要查艾滋乙肝?

2月9日爆出了一則新聞:青島某三甲醫院血液透析室因違反操作規程,導致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

重大醫療事故的警示:手術前為什麼要查艾滋乙肝?

新聞的爆出,正好引出了我最近想談談的話題:為什麼醫院在手術前會要求患者檢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

重大醫療事故的警示:手術前為什麼要查艾滋乙肝?

為了臨床工作的方便,上面提到的幾項檢查常常會被打包成為檢查套餐,被稱為“手術前四項”、“輸血前四項”或其它的名字。

其實,臨床實際工作中,遠不止是手術前或輸血前需要做上面的檢查。凡是對患者進行侵入性或有創操作,而有些器械不得不重複使用時,比如做胃鏡、腸鏡等之前,都有可能需要做這些檢查。

常常有許多人質疑,這些檢查跟要做的手術毫不相關,或者認為自己不可能有乙肝、艾滋病等疾病,醫院做檢查是為了變相多收費。其實這是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下,對醫生不信任造成的誤解。下面我就幫你分析一下,為什麼做這些檢查如此必要。

為什麼術前要查艾滋、梅毒、乙肝和丙肝?

1.減少患者間的疾病傳播

前不久我在《隨便和陌生人接吻,會不會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啊?》這篇文章裡提到過,血液、體液傳播是這幾種傳染病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儘管目前醫院裡相當多的醫療器械,比如注射器、輸液器等都已經改為一次性的了,但仍然有相當部分的器械不可能做到一用一拋,否則成本可能高得無法接受。

像手術刀、止血鉗、胃鏡這些醫療器械在接觸到患者感染的血液、體液以後,如果消毒未過關,就存在把病毒帶給下一位患者的可能性。如果我們通過術前檢查發現了傳染性疾病的攜帶者,可能會通過以下的措施來實現更嚴格的防護:

  • 更嚴格的消毒程序,或採取特殊措施進行消毒。

  • 感染性疾病患者和無感染性疾病患者分隔在不同的手術間或不同的時段進行手術。感染患者使用單獨的器械包。

  • 不便分隔的情況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感染患者之前進行檢查或治療。

只有早期發現感染的患者,才有可能及時採取措施,避免醫院內感染的發生,這是對所有醫院內患者的保護。

2.保護醫務人員

重大醫療事故的警示:手術前為什麼要查艾滋乙肝?

篩查出受感染的病人,對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也有重要的意義。

在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受到手術刀,針頭等銳器損傷的比例相當高。而醫務人員每天接觸各類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受到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而被感染的醫務人員也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更危險的傳染源。對患者進行四項檢查,如果發現陽性患者,可以警示醫務人員格外注意。

3.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輸血前進行此四項檢查,也已經成為臨床診療的規範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為乙類傳染病,需要嚴格管理。所以檢查“術前四項”不僅對患者權益的一種保護,也是對公共衛生安全的維護。

隨著社會法制建設的發展,患者越來越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一個病人輸血或動手術後發現某種病毒感染,是輸血或在醫院內感染導致的,還是患者接受治療或入院前已經被感染?只要拿患者剛入院時的檢查結果一對比,答案就很清楚了。

責任劃分非常明確,大大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如果是醫院的責任,醫院也沒有辦法推脫。

重大醫療事故的警示:手術前為什麼要查艾滋乙肝?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術前四項”這類檢查項目?

儘管說了這麼多,肯定還有不少人認為,我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做這些檢查就是浪費我的錢。但是我認為問題要分幾方面看:

  1. 沒有人能確保自己的檢查結果一定是正常。即使原來檢查過,也可能由於“窗口期”或最近的接觸史等其它因素,導致前次的檢查結果未發現異常。

  2. 醫院無法確定患者自述的可信度。如果完全採信,一旦有偏差,將付出極大成本。而這些成本最終還是分攤到了每一位就診者的身上。為了維護公共的安全利益,每一位患者不得不作出一點犧牲。如同上飛機前的安檢,雖然帶來了許多麻煩和困擾,但為了所有人的利益,我們仍然應該配合和遵守。

  3. 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出現了醫院內感染問題,術前檢查的結果就是維護患者利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術前四項檢查還相當於為自己買的一份“保險”。

總之,對於患者來說,當醫生要求你做某些看似無關的檢查時,真的是為你,也為所有病人好。而對於醫生來說,加強醫患溝通,才能消除患者的誤解。

這一次,一天之內連續爆出的兩起重大院內感染的新聞,多半是醫院在管理方面不規範操作造成的,這同時也警示醫務人員,在醫院內嚴格執行各項診療規範到底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