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傳染一桌人!春節聚餐,最怕這種傳染病...不是乙肝、艾滋

馬上要過年了,不論是朋友相見、同事相約或者親人相聚,總少不了一起吃頓飯。

雖然,相聚令人開心,但是很久沒見的親朋好友在一個盤子裡夾菜,總是讓人止不住犯嘀咕——桌上的人會不會有乙肝?會傳染給我嗎?

其實,生活中有此擔心的人還真不少。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餐桌上的傳染病。

兩種病聽著嚇人,但是反而較安全

雖說“病從口入”,但乙肝病毒和艾滋病可真不是從“口”入的!

乙肝

幾乎人人都知道乙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共餐不傳乙肝的原因也很簡單: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性行為傳播、母嬰傳播、醫源性傳播,但不能通過消化道傳播。

不論是口腔、食管還是胃腸道,乙肝病毒都不能突破“防線”,進入細胞中繁殖。

就算是一起吃飯時剛好有口腔潰瘍,被傳染的幾率都不大。

除非有極特殊的情況,可以讓人吃一次飯就染上乙肝,但這種幾率比買彩票中幾百萬的幾率都小!

如果您實在擔心,那麼,去醫院打個乙肝疫苗,患病幾率會更低。

艾滋病

其實,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一樣,並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播。

艾滋病病毒的傳染性雖然很強,但卻只能在血液和體液中的活細胞內生存,一旦離開細胞,就會很快死亡。

也就是說,艾滋病病毒沒辦法單獨在空氣、水和食物中存活。

所以,日常的擁抱、聚餐、交談、握手等生活接觸,都不會傳染艾滋。

比起剛剛說過的兩種疾病,下面幾種病,才是你在聚餐時真正需要擔心的。

這四種“病”才應該讓你擔心

1

幽門螺旋桿菌

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因為它在很多人的體檢報告裡都出現過,但是,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種疾病。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螺旋狀細菌。隨著體檢普及,我國超過一半的人(7億以上)都被發現感染有Hp。

別小看一條小小的幽門螺桿菌,它可以搞得整個家庭、甚至共餐過的朋友,出現各種消化道不適!

具體來說,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內後,會出現短期急性胃炎症狀,或者引起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口-口、糞-口傳播。一般來說,桌上有一人感染有幽門螺桿菌,如果稍不注意就餐衛生,就有可能全體中招。

另外,兒童更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如果孩子剛好有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問題時,無異於雪上加霜。

所以,春節在外就餐時,一定要注意使用公筷和經過消毒的餐具,如果可能的話,分餐是比較安全的聚餐方式。

2甲肝、戊肝

甲肝就是甲型病毒肝炎、戊肝就是戊型病毒性肝炎,沒有乙肝“出名”,但是它們卻比乙肝更容易傳播。

感染甲肝的病人可有黃疸或無黃疸,可有食慾減退、噁心、厭油、腹脹、稀便、肝區疼痛等消化道症狀。

感染戊肝的病人可出現發熱、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厭油膩、噁心嘔吐、尿色加深、皮膚變黃等症狀。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

一般來說甲肝病毒由病人糞便排出,直接或間接汙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進被病毒汙染的食物和水後便可受到感染。

所以“病從口入”的說法,放在甲肝和戊肝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因此,春節在外就餐時想要避免被這兩種肝炎“盯上”,一定要注意飯前便後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和未洗淨的瓜果。實在擔心的話,可以去打個疫苗。

另外,如果發現身邊人有感染這兩種疾病的患者,在聚餐時最好格外注意一下飲食衛生。

3傷寒

傷寒是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傷寒患者和帶菌者都是傳染源。

雖然傷寒病在生活中似乎很少遇見,但這不代表它不危險。

感染傷寒桿菌後可能會出現持續高熱、神情淡漠、腹脹腹瀉等表現,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嚴重者可致死。

傷寒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經口傳播,想要預防傷寒“病從口入”,牢記:注意個人衛生,堅持便後、進食前洗手;不吃生食、不飲生水。

4霍亂

霍亂位列我國法定傳染病的最高級別——甲類。

它是由O1 血清群和O139 血清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大多數情況下,感染只造成輕度腹瀉或根本沒有症狀,典型的症狀表現為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嚴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霍亂可通過飲用或食用被霍亂弧菌傳染而又未經消毒處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觸霍亂病人、帶菌者排洩物汙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經蒼蠅汙染過的食物等途徑傳播。

因此,預防霍亂的最好方法就是——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

來源:養生中國綜合自盛京醫院、家庭醫生、燕趙晚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39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