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廣告門」追蹤|知情人稱李娟上線非「陳振宇」 或另有其人

7月20日,不止一位涉事廣告供應商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目前與比亞迪初步交涉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幾天前的7月16日,比亞迪“廣告門”到達輿論沸點。一片質疑聲中,比亞迪公開發聲,表示“歡迎相關公司聯繫比亞迪,當面溝通交流”。這紙聲明讓遭受不同損失的供應商們看到了希望。如今,他們中的不少人對結果不太樂觀。

比亚迪“广告门”追踪|知情人称李娟上线非“陈振宇” 或另有其人

浦東新區看守所方面向記者確認,李娟目前被關押於該看守所。

文|新京報記者 閻俠 朱玥怡

比亞迪表態“當面交流”後續

供應商稱未給出解決方案

一位在該事件中損失額為千萬級的供應商A(應採訪對象要求匿名)對新京報記者說,比亞迪的這份聲明,也將原本抱團維權的30家供應商“打散”了,許多供應商選擇為自己的錢去找比亞迪談判,在此之前不會有人再願意站出來公開說話。

據另一涉事供應商江海(化名)稱,有同案受害的供應商近日已與比亞迪面談過,比亞迪派出了兩名“級別並不高的員工”接待。比亞迪方面的接待人員向供應商瞭解過合同與項目後,“馬上重點問你和李娟是怎麼認識的”。

江海認為,比亞迪之所以更為關心“李娟”,而不是供應商的損失,是希望從供應商的描述中發現破綻,比如說“假如供應商此前就對李娟的不正常身份和不合規之處是知情的,那麼供應商也得承擔責任。”

損失金額在兩億左右的供應商陳壽(化名)告訴記者,自己正在配合經偵調查,兩天前,他已前往比亞迪深圳總部交涉,將自己與李娟“國金比亞迪”往來的生意合同、以及與下家的合同提供給了比亞迪總部。

“他們(比亞迪)說他們都不知道,他們認為(做廣告)是免費的。”陳壽難以接受比亞迪總部的這一說法。陳壽在電話中情緒激動。他告訴新京報,三年時間內,自己為比亞迪從哈爾濱到昆明都做了戶外廣告,比亞迪從未阻止。

“我五十多歲了,掉這麼大坑裡。你說我能相信什麼,我只能相信深圳比亞迪,只能相信經偵。”陳壽告訴記者,公司因為這個事件已經破產,賬戶被封,員工也已因發不出工資而解散。

據多位已經與比亞迪進行過“溝通交流”的供應商表示,溝通交流並未達成實質性解決方案。關於他們的損失,比亞迪方面未給出承諾。

知情人稱“陳振宇”已現身

李娟背後魅影或另有其人

在目前已有的媒體報道中,李娟背後的上線,是一位名叫“陳振宇”的人物,此人自稱比亞迪隱形股東,將與集團副總裁李柯一起“對集團進行換血”,陳向李娟承諾安排她為上海比亞迪市場負責人,在陳振宇授意下,李娟代表比亞迪與供應商 談廣告合作,期間項目款項由供應商自行墊付;而與此同時,李娟又代表“上海雨鴻”廣告公司與比亞迪總部接觸,為比亞迪免費做廣告。

針對這一信息,15日,比亞迪方面回覆新京報記者稱,公司並無“陳振宇”和李娟二人,而自媒體報道中“陳振宇”所說的李柯確為比亞迪副總裁,但李柯目前人在海外。

次日,李柯在朋友圈發文表達自己的憤怒,稱被騙子陷害了”,並要求將李娟、“陳振宇”等人抓起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柯自稱不認識李娟、陳振宇等人。

根據李娟親屬的說法,李娟的上線“陳振宇”失聯後,李娟的壓力很大,“不停有人找她”,這最終使得李娟決定自首。家屬表示,“陳振宇”曾是李娟原單位瑞安房產的領導,主要負責瑞安房產直屬的物業,在比亞迪案中,“陳振宇”一直以比亞迪“隱形股東”的身份在幕後指揮李娟。

7月20日,供應商A向記者透露了他們的最新發現,他告訴記者,案發後,除了藉助經偵力量之外,他們自己也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多番調查。

“我們已經找到陳振宇了,他現在在中國。”該知情人士表示,真正的陳振宇並未失聯,其身份也確為瑞安房產前員工、李娟的前領導,但在比亞迪案中,李娟背後的“上線”並非陳振宇,而是另有其人。供應商A稱,陳振宇未曾進入過廣告圈,一直在地產界。他認為陳振宇與比亞迪案件無涉,其名字也屬被“冒用”。

多位涉事供應商以及李娟家屬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李娟是6月26日進看守所的,系自首。這與比亞迪聲明中,李娟是因偽造印章涉嫌犯罪被比亞迪報案後才被警方控制的說法不符。

在案發之前,供應商們沒人見過陳振宇。而談起李娟其人和“國金比亞迪”整個團隊的印象,江海和其他供應商大多給出了“專業”的評價,甚至“比(比亞迪)總部要專業”。

據他描述,李娟“就是個市場部經理的樣子,說話挺專業,說的也都是市場部的那些話”。他的公司與“國金比亞迪”開始合作,也是因為後者發出項目招標,江海前去投標——一般項目會有好幾輪,第一輪六家公司,第二輪三家,第三輪兩家,最後比價,再有專職採購隊伍對接。

“競標的過程,給你的反饋,感覺都很專業。我們也做其他品牌客戶,真的覺得(“國金比亞迪”)很專業,而且跟其他客戶比起來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

另一涉事供應商李森則告訴記者,李娟在自己所有接觸的客戶裡屬於對整體效果把控要求非常高的,她在行業裡的形象並不像一個江湖騙子,而是表現得“很專業”“很有要求”。

多家供應商裁員

有公司宣佈解散

一位供應商告訴記者,起初,供應商們對位於繁華區域高價地段的“國金比亞迪”深信不疑。

坐落在浦東世紀大道的國金二期是上海最高端的寫字樓之一。 “國金比亞迪”在該棟樓的8樓和36樓都設有辦公室,“烏泱烏泱四十多號人”。想進入辦公區須在前臺登記,“報出去8樓,前臺、國金物業都會問,你是去比亞迪嗎”。

比亚迪“广告门”追踪|知情人称李娟上线非“陈振宇” 或另有其人

國金比亞迪所在的寫字樓地處繁華地帶,是一座高端寫字樓。

如今,國金比亞迪在此已無蹤跡,記者7月18日走訪了李娟“國金比亞迪”所在的辦公樓——位於上海浦東世紀大道的國金二期。涉事經銷商告訴記者,李娟的公司此前在這座寫字樓的8層和36層辦公,員工約四十人。“國金比亞迪”所在辦公樓層的運營經理告訴記者,“國金比亞迪”在2017年3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在國金中心二期辦公了,於2018年6月30日搬走,“公司差不多有4、50人,總經理好像叫李娟。”公司搬走的原因是欠了房租。

隨著國金比亞迪、李娟遭比亞迪總部公開劃清界限,分散在上海這座城市各個地方的數十家廣告公司日子難過。

根據新京報記者近日探訪,獲知已經有多家涉事供應商因為比亞迪“廣告門”事件而進行大比例裁員,甚至有公司已經宣稱自己“破產”“解散”。

7月20日下午,記者就相關問題求證比亞迪方面,對方表示“警方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一切以警方調查結果為準。”

前情回顧

老賴、騙子、受害者?比亞迪“廣告門”背後廣告三年投了30億

比亚迪“广告门”追踪|知情人称李娟上线非“陈振宇” 或另有其人

關注財富與人,挖掘公司“不能說的秘密”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