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邵逸夫去世的時候,有網友發微博感嘆:突然之間我的首頁都在轉邵逸夫,這證明,他們都上過大學。他說的當然是「幾乎每所高校都有一座逸夫樓」這個體驗。這位大慈善家雖然已經離開了人世,他的影響力卻仍在延續。

說起最受人尊敬的香港富豪,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邵逸夫。他創造過邵氏影業的輝煌,讓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邵氏電影;他的 TVB 讓每個人都學會了一句口頭禪,「餓不餓?我給你煮碗麵」;而他捐贈的「逸夫樓」,則矗立在幾乎每一所高校裡,陪伴著無數莘莘學子。

邵逸夫的原名叫邵仁楞,號逸夫,意為「安安逸逸過一生」。他的一生橫跨三個世紀——從 1907 年到 2014 年,長壽,也名利雙收,但要說安逸,倒也不盡然。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邵逸夫出生在浙江寧波,家中排行老六,所以後來大家又尊稱他為「六叔」。他父親是當時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不過家裡五個兄弟,無一人子承父業,而是合夥在上海辦了電影公司「天一」。

剛滿 18 歲、中學畢業的邵逸夫,跟三哥邵仁枚一起負責開拓南洋市場。他們扛著放映機器和電影膠片,走街串巷,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搞流動放映,乾的就是苦力活。

「天一」定位清晰——走商業路線,又掐得準市場口味,所以他們很快就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恰逢第一部有聲電影在美國誕生,邵逸夫認定其中大有商機,於是親自坐渡輪去美國購買拍攝器材。沒想到中途輪船觸礁沉沒,他抱著塊舢板在海上漂了一夜之後才得以獲救,九死一生買回了「會說話的機器」。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青年邵逸夫,冒險,敢拼

邵氏兄弟因此拍出了中國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白金龍》,大受市場歡迎,僅 1 萬塊的投資就換來了整整 70 萬的收益。

敢闖敢拼,又有商業眼光,想不成功都難。但是邵氏兄弟辛辛苦苦建立的商業王國卻因為二戰的緣故功虧一簣。公司被迫關門,事業受挫,但屬於邵逸夫的人生傳奇卻剛剛開始。

在因為戰爭休整了將近二十年之後,年滿 50 的邵逸夫選擇在香港重新開始創業。他考察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很多國家和地方,最後選中了香港這塊風水寶地,和邵仁枚一起在這裡成立了邵氏兄弟影業。

邵逸夫擔任總裁,做主買下清水灣一塊荒地,花 7 年時間打造了一座邵氏影城,從此開始了叱吒香江的傳奇。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邵氏影城後來被譽為東方好萊塢

重新開始的邵逸夫仍堅持過去的原則:拍商業電影。邵氏的電影首先要賺錢,否則就算是拿了國際大獎,在邵逸夫眼裡也是失敗的。邵氏旗下最頂尖的大導李翰祥,曾經拍過一部獲獎無數的電影《後門》——幾乎拿遍了所有亞洲影展的大獎,風光無限,但是邵逸夫仍然不買賬,因為它票房不行。

導演張曾澤也曾經說過,他在拍了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之後被邵逸夫重金挖角,一開始邵逸夫對他態度很好,奉為座上賓。但是在他為邵氏拍的電影《紅鬍子》票房慘敗之後,邵逸夫馬上變臉,在片場對他視而不見。

因為這種種舉動,邵逸夫在公司人眼中:重利,輕感情,不近人情。但邵逸夫的想法是:「我有兩千多員工,我講感情不講死了嘛?」

拍電影在邵逸夫眼裡就是一門生意,既然是生意,就得放下情面,尤其是當邵氏具備了相當規模之後,對一個人放寬標準,它就會變成一副多米諾骨牌。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隊伍大了,切忌朝令夕改

賺錢至上的邵逸夫不是不具備人文情懷,不懂欣賞「高大上」的藝術電影,恰恰相反,作為閱片無數的骨灰級影迷,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懂電影的人之一。

他從基層一步步走過來,懂劇本、製作、發行,通曉各個環節。他每天都要看電影,中外的、藝術的商業的,各式各樣的電影,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看 9 部,這一生看過的電影超過 5 位數。

臺灣導演李行拍《秋訣》的時候,曾經找過邵逸夫投資,邵逸夫看了劇本很喜歡,而且他也相信李行的能力,但是他仍然拒絕了。成品出來之後,邵逸夫的確很滿意,但是他說如果重新選擇一次,他一樣不會投資,因為這個電影太人文了,不會賺錢。

電影首先要賺錢,但不代表著粗製濫造。邵逸夫親自把關品質,遇到不滿意的,他先問能不能補拍;如果補拍了還是不行,就親自動手燒掉膠片,「邵氏早期,燒掉好多部。如果觀眾看到劣片,一定不開心,多了就對你失去信心,所以不如燒掉。」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嚴格把關才能打造「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金字招牌

邵氏電影在市場上大賣的同時,也捧紅了一大批明星,「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但是邵氏又常常留不住明星,因為邵逸夫太「摳」了。邵氏的明星經常是「我很紅,但是我很窮」。即使已經紅遍香江、紅遍整個亞洲,仍然每月只能領取固定的、微薄的薪資,出門還要擠公交、地鐵。

太「摳」這件事,還讓邵逸夫錯過了李小龍這棵巨大的搖錢樹。當時李小龍拿著劇本主動找到邵逸夫合作,他要求片酬一萬美金,但是邵逸夫只肯給他 2500,結果李小龍轉投嘉禾,迅速養肥了這個競爭對手,使得它足以和邵氏分庭抗禮。

即便如此,邵逸夫仍然不後悔,因為他有必須要堅守的經營原則:控制成本。

另一方面他也不怕有人出走,因為他自己擁有強大的造星能力,儲備多、血厚——最典型、也最為我們熟知的,當然就是後來的無線藝人培訓班了,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這裡出過的巨星數不勝數。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四大天王,也是六叔欽點

上個世紀 70 年代末,電影開始受到電視行業的衝擊,邵逸夫決定成立 TVB,及時將事業重心轉到電視上——這個抉擇再次證明了邵逸夫長遠的商業眼光,他抓住了電視行業的勢頭,將 TVB 打造成了一代人的記憶。

80 後、尤其是 85 前的一代,幾乎都是看著 TVB 長大的,從《射鵰英雄傳》到《大時代》,再到《創世紀》,TVB 創造了無數的經典。這些劇集的成功,一是有著訓練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二是邵逸夫堅持貫徹的「商業」準則:

要讓觀眾愛看,不能晦澀,不能難懂,世俗但絕不低俗。

持之以恆地產出如此之多質量統一的作品,一定是依靠一個成熟的工業體系,所以標準、規範尤為重要。導演們幾十年以前在邵氏拍的影片,直到今天都還能繼續收到版權費,足見邵氏影業之規範。如果沒有邵逸夫的「摳」和固執,是不可能做到這些的。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成功之路一定伴隨著不理解

這固執在大多數時候顯得不近人情,但是在某些時候卻恰恰是最有人情味的。李翰祥曾經出走邵氏,並帶走了邵氏一大半人馬,在臺灣市場和邵逸夫對著幹,結果敗了。後來他希望重回邵氏,邵逸夫也不計前嫌地答應了。

生意就是生意,「你反骨的話我不會給你出路,你失意的時候我也不會斷你的活路。」

所以「摳門」的邵逸夫,卻廣散財,大做慈善,其實並不矛盾。從 1985 年開始,邵逸夫每年都花上億港幣在內地做慈善,興建了無數「逸夫樓」.他看待慈善的方式,和他看待生意一樣純粹:慈善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跟商業利益、跟其他所有都無關。「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該用到民眾」。

他經營慈善也跟經營他的生意一樣,講求規範:捐贈項目、審批程序,一律嚴格把關,以確保慈善基金用在刀刃上,用得合理。這樣的「不講情面」讓他在內地資助了六千多個慈善項目,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不談感情,也是一種人情味|肖像

▲ 有人說,中國的逸夫樓比加油站還多

邵逸夫 2014 年過世的時候,歷任香港特首都參加了他的葬禮,幾乎所有香港演藝界的重量級明星也都出席——即便是生前有所抱怨、有過恩怨的,也都從此泯恩仇。邵逸夫的為人,就算是對手,也都免不了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

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總編|喻瀟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