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布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1904年,日本與沙皇俄國在朝鮮與中國東北境內開戰,史稱"日俄戰爭",雙方在這場戰爭中總計投入了超過200萬的軍隊,戰爭雙方傷亡極大,東北地區的老百姓也遭到了滅頂之災,旅順大屠殺就是發生這場戰爭中,讀到這裡,大家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日本、俄國在中國境內開戰,可當時的清政府卻宣佈中立,把東北地區幾百萬的老百姓全部拋棄,這是不是顯得太荒唐了,這場看似荒唐的戰爭、清政府宣佈中立這個荒唐的決定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日俄戰爭爆發主要是因為日本、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利益衝突問題,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沙皇俄國以出兵剿滅義和團的名義強行佔領東北全境,旅順、奉天等重鎮全部被俄國武力佔領,並且俄國《辛丑條約》簽訂後也拒絕撤兵,俄國獨吞東北的行為危害了日本的利益,隨後,日俄戰爭就爆發了,那麼清政府的態度呢?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按照常理來分析,兩個國家在自己的國土上開戰,這本身就是一種損害他國主權的行為,清廷要麼選擇與日本合作,進攻俄國,那麼選擇與俄國合作,進攻日本,但是清廷卻選擇了一個令人很難理解的決定:宣佈中立。

日俄戰爭爆發前,清廷內部大致有兩種意見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一、與日本合作,對俄國開戰,將俄國趕出東北,

與日合作主要是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提出的,香帥認為俄國一旦戰勝,則東北必然不保,東北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斷不能失,如果利用日本打敗俄國,最多就是再給日本一些錢罷了,兩者俱害取其輕。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二、宣佈中立,不參與日俄戰爭

這類意見主要是由直隸總督袁世凱等人提出的,袁世凱認為大清經歷了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的災難,國力貧弱,昔日強大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唯一具有戰鬥力的是袁世凱訓練的北洋新軍,可也就僅僅不足7萬人,還不夠日、俄軍隊的人數的零頭,一旦清政府宣佈參戰,不僅東北危矣,俄國會立即對中國西北用兵,清廷無力抵抗,西北必失,則整個北方都會處於俄國的威脅下,袁世凱認為,清廷一旦參戰,不論日俄哪方勝利,大清都是受損害最大的。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慈禧太后考慮再三,還是聽從了袁世凱等人提出的"中立主張",慈禧太后也曾無奈的表示,大清沒有能力參與這樣戰爭,哪怕這樣戰爭是在自己家門前打的,"庫儲一空如洗,無米何能為炊"。

日俄在中國開戰,清政府卻宣佈中立,這個荒唐決定是怎麼產生的?

清廷將東北問題的解決寄希望於列強調停,所以宣佈中立,但這些皇上太后、王公大臣不論考慮的如何周全,都忘記了一個最關進的因素,那就是在東北生活的數百萬百姓,百姓在這場戰爭中遭遇不幸者達數十萬,清廷將數百萬大清子民的生命無情的拋棄。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