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漢橋「北勢南氣」大美情懷與生態美學

邱漢橋先生是當代一位沉於自然思想,而靜觀當代文化思考的藝術家。他沉靜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的人類及物社會的突變,進行著長期而有效的平等對話和溝通,並將這種心靈的守成與社會的發展,運行在他的中國水墨山水畫藝術創作之中。從而創作出“北勢南氣,山水大成”的開宗立說之時代經典。

無疑,邱漢橋先生既是一位當代思想家和藝術家,同時,亦是一位生態美學家。他的傑出表現及其藝術成就,亦表現在這三個方面,形成了他獨特的當代山水畫之美學表現和歷史恆久價值。

邱漢橋“北勢南氣”大美情懷與生態美學

思想家山水畫的存在追問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藝術精神的重要載體,沒有這個載體,中國文化及其表達的視覺語言,是不可想象的。什麼是中國藝術精神?我以為就是人與自然所構成的詩性存在。通過建立一種天地人的思想,而使人確立了一種存在的獨立的自由價值。

中國水墨表現的山水畫,非常哲學性地表達了人與自然的辯證之存在關係。所謂澄懷觀道正是如此。邱漢橋先生的當代水墨山水,是這一載體的極其重要的表現者和創造者。也是這一載體的時代引領者。

通過其畫面的整體表現效果,所帶來的精神層面上的思考,正是一個思想家在藝術上的創造性,使我們更能進入生命存在的追問。從而提升了人的認識與覺悟的自然審美品質。

這是邱漢橋先生從事藝術創作以來,與其他一般藝術家,特別是中國畫家所不同的特點,在於堅持一個畫家的獨立思想,並將這種思想以一貫之地融入個人的藝術創作之中。

邱漢橋先生多年以來,對老莊的哲學思想,及其延伸的藝術生態,在其各個層面上的精神遺存,進行了深入的發掘、學習和總結,並與當代生活現實融會貫通,從而保持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性。使其成為當代思想家的集大成者之一。是當代不多得的獨立思想家和美學家。

藝術家山水畫的審美超越

邱漢橋“北勢南氣”大美情懷與生態美學

邱漢橋 難忘

中國水墨山水這一形式和內容,在當代審美意識中的不完整性,是人們重新尋找自然詩性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人們渴望回到自然性的審美,但本真和初心的自然詩性關係,在現代社會結構中已被破壞。邱漢橋先生在此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繪畫形式及語言,從而有利於他訴諸這一藝術思想和價值的審美內容。這是一個藝術家使用自已的語言,來自由表達自已的審美觀的有效途徑。

邱漢橋先生在多年來的創作實踐中,不斷超越和突破既有的表現形式和內容,給中國山水畫以新的元素和審美,從而接近當代觀念意識下的藝術自由表現。為此,他從繪畫手法結構營造上,找到了一種獨特的語言元素和圖式,使得水墨山水精神,與藝術的形式達成了完美的結合。即“捶頭皴法”和“水潤墨漲法”,更能表現出當代水墨山水的“北勢南氣”之審美氣勢與神韻。

邱漢橋先生這一形式和內容的創新,豐富了當代水墨的語言,確立了這一形式的山水大成,北勢南氣的開宗立說之地位。這是我國山水畫藝術表現的一個新起點,它將古老的東方詩性自然及其神妙境界,帶向了世界性的審美體系,使得中國山水畫藝術價值走向世界成為可能。

生態家山水畫的自然拯救

邱漢橋先生不但是一位思想家,藝術家,而且還是一位生態家。他將生態觀念與日常生活和創作,結合得具體而又宏觀,使得他的審美視野更為完整地呈現了生態特徵,而被更多人所喜愛。中國山水畫本身的藝術內核,也是自然生態的心性澄明。

面對自然生態及人文環境的淪陷,如何緩解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緊張關係,這是一個終極的關乎人類命運的問題。為此,藝術家使命更顯示了他在這個關係中的現實擔當,並給人們以啟迪。維護自然生態的多樣和完整性,正是邱漢橋先生“北勢南氣,山水大成”之理想行動。這一點猶為重要和明顯。

邱漢橋“北勢南氣”大美情懷與生態美學

邱漢橋 如歌如夢金湖灣

在他的諸多代表性作品中,不論是是從思想角度和藝術角度上看,我們所獲得的審美情趣及人文氣息,都明顯地呈現了生態畫面,及結構上的自然詩性與音樂流動的靜態與動態的完美氣場。及內心的從容與自然宏大的微妙與舒適感。這是邱漢橋的畫作所獨有的大美無言,而又勝似有聲的現代表現力使然。

這種氣場首先來自他所具有的生命美學經驗,與自然觀念的生態守護守望和回溯。他為此建立了中國文化的上的自信,即中國自然山水生態本身的遼闊和壯美,人文質地的深厚,及近當代理想化下的民族自強復興運動的波瀾壯闊。他從一個農民子弟到解放軍戰士,從戰士到軍旅藝術家,其藝術初心始終保持了一個自然赤子的大地本色。他提出的審美當下的“忘象,忘我象”之生態境界,既是對接古人老子哲學的自然子民的意義意蘊,亦連接了當代的存在追問的人民價值。所以,邱漢橋又被指稱為當代人民藝術家。

邱漢橋以其藝術理想激情的內在凝鍊,與外在行動的知行合一,執著地熱愛民族文化的生命大美,並將這種大美,融匯在他的生態山水哲學表現中。不同的是,自然界也在沉淪,自然同樣也需要拯救。因此,這位畫家的歷史緊迫感和時代使命感比任何人都要強烈。他倡導了新山水錶現理論之“十八字”總綱,及具體的六個指明要領。這些主張及經驗的提出,既是傳統山水精神的宏觀繼承性,亦是當代新自然的審美的微觀的實踐過程。是針對一個時期以來及當下的中國山水畫創作之亂相的拔亂反正。亦是對當代自然的沉淪與拯救做出的理想行動。

北勢南氣,山水大成,生態美學,人文情懷。具體實踐到生命生活和藝術創作上,就是“水墨潤漲法”及“捶頭皴法”,新十八字總綱方針及六字要領等。通過這些宏觀思想畫面的營造,及微觀的表現技法的精湛和嚴謹,從而自信和詩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水墨中國精神的世界性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