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消费维权黑榜出炉,有个大公司被点名!

7月3日,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发布2018年上半年12315消费维权统计。

提醒:消费维权黑榜出炉,有个大公司被点名!

图片来源网络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金华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举报投诉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5834件(仅限省12315执法系统统计数据)。其中服务类消费投诉最多,共7950件,占投诉总量的50.2%,同比下降16.1%;商品类投诉7884件,占49.80%,同比上升21%。

互联网购物投诉占服务类第一

2018年1月,永康市民吕女士在“拼多多”上买了一个电子秤,价值65元,购买后一直没收到货。与商家联系,被告知货丢了,建议她退货。可她发现,“拼多多”页面上显示货已签收,并没有退货渠道。

永康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核查发现,根本无法查到商家下落,无法调解处理,而吕女士本人也无法提供商家的联系电话。

市场监管局提醒,今年上半年涉及“拼多多”的投诉达163件,无论你是否参与免费或特价的团购,都不要被团购网站的这些远低于批发价格的商品所迷惑,谨慎购买,以免被套取注册信息;更不要被引诱式文案迷惑,成为它的传播者,伤己伤人。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类似“拼多多”这样的互联网购物投诉占到了所有服务类消费投诉的首位,共有5000件,其次为居民服务类626件,餐饮服务类425件,住宿服务300件,修理维护服务类231件,装饰装修服务类120件。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网络消费投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实物与宣传不符、疑似假冒伪劣产品、网上卖家经营主体不规范、信用造假,网购后送货不及时,售后服务存在推诿现象以及存在(钓鱼)网站等等。

“相对于现实交易而言,网络消费维权难点较多。”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网店经营者通过“隐形”、托管等形式(提交虚假身份信息)逃避责任;由于买卖双方在网上一般使用虚拟身份,买卖双方的具体交易只通过网上交易平台进行,并不直接见面,双方交易往往没有合同保证,取证难度大等都给维权增加很大难度,“因此网络购物一定要保留电子消费凭证、客服聊天记录,及时索要收款收据,在发生纠纷的第一时间向当地消保委反映或行政职能部门反映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交通工具类和日用百货类投诉明显增多

今年上半年,交通工具类和日用百货类投诉明显增多,在商品消费投诉中排名前二。

记者了解到,在日用百货类的投诉中,服装、鞋类、家电、家具类等商品类投诉仍占据很大部分。2018年涉及服装类投诉389件、鞋帽类457件,家电类577件、家具类241件,主要涉及商品质量等问题。

同时,随着家用汽车消费量的快速增长,汽车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也逐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统计数据来看,汽车消费纠纷2018年上半年总计受理146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28.60%。

此外,手机类投诉持续增长,从涉及的投诉来看,涉及移动电话投诉达584件。很多经营者以“使用不当”为由拒绝履行售后义务,因为需要第三方检测,大多消费者选择默认,待有问题后才向部门投诉,造成维权难度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