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在泰山腳下七里社區一間裝飾別緻、寬敞明亮的社區美術培訓教室中,見到馬平,他正在手把手教孩子們畫馬,牆上掛著社區孩子的畫作,也有馬老師的奔馬圖大作,筆下彰顯萬馬奔騰、馬踏飛燕的氣勢,細細談來,這位山東大漢粗狂豪放的性格後面,還藏著柔情似水的愛心,傾心做社區公益美術培訓已經10年了。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馬平,字一川,號漁夫,自幼生活在泰山腳下,職業畫家。1994年畢業於山東建築大學,CIID資深室內設計師。生活格言:對上帝的認識是我一切創作的源泉。幼年受父親薰陶,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青少年時期,在接受西方繪畫基礎訓練的同時,進行國畫的臨摹與創作。繪畫作品曾在地市級刊物上發表,尤以畫馬見長。後經中國花鳥畫家孟石先生指點教導,繪畫水平得到極大提高。近年來,個人本著"師古人,師造化""體現時代風貌,展現個人風格"的精神,創作了一批精品畫作。部分作品已在國家級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被收藏界和企業家收藏。2011年全國行業畫展,作品《芳草馬蹄驕》獲銀獎。2012年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進行作品介紹展播。

馬平畫馬先是臨摹悲鴻之馬,長時間的素描、速寫積澱了基本功,馬平說:徐悲鴻堪稱是20世紀中西繪畫結合最成功的典範,他在深入研究中國繪畫傳統和歐洲傳統美術基礎

上,盡精微,致廣大,主張中國畫"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畫則"可採入者融之",重視素描、速寫等繪畫基本功的訓練,成就之高,一時無雙。

徐悲鴻最擅畫馬,這也最能反映畫家鮮明的藝術個性,表達其深刻洞達的思想和強烈的愛國情感。他以水墨寫大幅奔馬、立馬、群馬,或神采英發,或遺世獨立,生機勃勃,既寄託情懷,也在筆墨運用上把寫意風格的畫馬技巧推到了前無古人的極致。他對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動態,進行過長期觀察研究,畫了數以千計的速寫。徐悲鴻畫的馬筆墨酣暢,奔放處不狂狷,精微處不瑣屑,筋強骨壯,氣勢磅礴,形神俱足。

馬平畫馬師悲鴻,在長時間臨摹的基礎上,重在領悟其精髓,刻意構築馬的神態,以及馬的動感,在整體構圖和構思個體馬、群馬上,煞費苦心,有道是畫鬼容易畫馬難,特別是群馬的構圖尤其難,馬平為此潛心研究,反覆揣摩。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馬平多年從事建築和室內設計,他以一名設計師對建築美學、空間塑造多年職業訓練,加之紮實的純美學功底,在看似隨意而勾的暢想中畫出了帶有機理效果、空間遐想、疏密有致、變化多端、結構繁雜又不顯凌亂、極具觀賞價值的創意繪畫作品。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世間萬物,觸類旁通,彼此聯繫,馬平深得要義,功夫在詩外,畫言志,詩會意,畫家的胸懷有多大,畫稿就多大,意象生層雲。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出生在泰山腳下的馬平,沐浴在泰山晨曦和夕陽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畫家靈動的思緒和筆觸,近年來,馬平對抽象的鋼筆畫情有獨鍾,工業革命中的鋼架結構,或廢舊機器,抑或人體和馬匹、神像,看似鋼鐵的架構,城堡似的外圍,其實傳遞一種內化神韻精神、外化硬件器物,內容和外表的統一,虛實結合,似像非像,似動非動,有細膩的線條,有粗狂的構圖,有鋼鐵,有女人體,有鐵塔和頂塔,不規則形體,有馬的動感,有白描機理,有線條的交叉,時空遐想,構成完整的畫面,給人視覺的衝擊。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正是不斷的踏遍泰山尋山之勢,堪稱黑色料理的鋼筆畫構築機理,鋼鐵的架構與馬的肌理相映照,馬平先生如魚得水,其筆下的群馬,構圖大氣,疏密有間,留有餘地,運勢如山,有層次感;細觀個體,機靈飄逸,鬃毛炸起,棕尾甩動,肌肉凸出,呼呼顫動,或嘶鳴,或仰天長嘯,或歪頭交流,塵土揚天,或馬踏飛雪。

秉承龍馬精神 做新時代的社工 泰山畫家馬平致力社區公益美教

新時代,新作為,新起點。泰山畫家馬平先生專心畫馬,長期致力於社區公益活動,並作為事業長期堅持,相信如同駿馬圖一般,揚鞭奮蹄,實現畫技與公益事業雙豐收。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糧食經濟學會理事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泰安市岱宗大街22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