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溫室大棚引入物聯網技術,自動調控溫度、雲端灌溉施肥成了可能;無土栽培種植,全套流程化操作,工業化生產,蔬菜無汙染、無病害、產量高……走進崆峒區白水鎮打虎村涇河川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玻璃溫室,上萬株西紅柿整齊地栽種在岩棉盒子裡,滿目綠籬蔥蘢、春意盎然。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涇河川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集科技示範、技術培訓、觀光采摘於一體的園區,建成的智能溫室和日光溫室完全參照荷蘭溫室種植模式建造的高端蔬菜種植溫室,集中展示了荷蘭栽培模式,溫室內空氣通透、環境寬敞,氣溫舒適。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我們的水肥一體化可以達到科學精準的灌溉,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對溫室進行智能調控,配合我們的無土栽培種植設施,生產上做到節水節肥,管理上做到智能高效,食用上做到安全放心。”惠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應第告訴記者,一株株長勢喜人的西紅柿、乳瓜藤用線吊起來,根部靠吸收營養液完成生長,這種西紅柿、乳瓜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崆峒區位於涇河上游,土壤肥沃,尤其是白水、花所、柳湖、安國等川區鄉鎮,非常適宜蔬菜生產,加上當地群眾素有種菜的習慣,發展蔬菜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然而花所鎮花所村村民蘇蘭琴說,以前多以種植露天蔬菜為主,產量很低,好多老鄉都認為種菜經濟效益不好,大都選擇出門打工,不少地也被荒了,現在大棚蔬菜種植效益不錯,老鄉的觀念也轉變了。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站在涇河川區東川蔬菜基地,從高處放眼望去,數百座設施蔬菜大棚拼出了一塊“綠色版圖”。走進涇河川區,隨處可見一排排整齊的鋼架大棚和日光溫室,白色的棚膜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顯眼。在鋼架大棚和日光溫室內,一棵棵西紅柿、辣椒、黃瓜等菜苗亭亭玉立、果滿枝頭,人們正忙著採摘蔬菜、澆水施肥、授粉打杈;建設現場,工人忙著打牆、安裝骨架、配套水電設施。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來到花所鄉天源生態農業園,蔬菜大棚裡種植的西紅柿,蒼翠欲滴的葉子下,成串的西紅柿掛滿了枝蔓。“不用清洗,直接可以吃,味道不錯。”農業採摘部經理王喜龍介紹,水果蔬菜採摘,在農業園一年四季都有,三季有花,四級有果,在種植過程中肥料做到了零使用,使用物理方法控制病蟲害,堅決不打違規高殘留、違禁農藥,來園裡採摘的市民越來越多。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崆峒區安國鎮油坊村菜農張得寬是村裡有名的種菜大戶,這幾年通過種植蔬菜,他走上了四季增收的致富路。“現在政府對菜農的投資力度大,尤其在技術方面指導的好,再學習一些無公害蔬菜栽培實用技術,我感覺一年比一年好。”張得寬,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一個個青西紅柿掛上了枝頭,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從2002年全區種植蔬菜10.08萬畝到2017年末的21.29萬畝;從總產量15萬噸到2017年的總產量39萬噸,從當年總產值8347萬元到2017年的總產值7億元。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十六年時間,崆峒區蔬菜產業的變化不僅僅是這些簡單的數字,更是量的快速增長和質的騰飛。

每天都有大量的設施蔬菜上市,從基地走向了居民的餐桌。據統計,全區設施蔬菜平均畝產6000-8000公斤以上,畝均收入達3萬元以上。

蔬菜棚成了“聚寶盆”——崆峒區產業扶貧路徑之二

如今,崆峒區蔬菜產業已今非昔比。

崆峒區蔬菜工作站站長陳銀偉表示,今年,區上按照蔬菜產業“一園兩區兩帶”規劃佈局,不斷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大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奮力打造涇河川區國家級設施蔬菜產業園,力爭全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2.77萬畝,新建設施蔬菜3000畝。大力實施設施蔬菜整川推進工程,全面提升現代設施蔬菜的發展水平,爭取“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業”,把崆峒區打造成全市蔬菜產業高新科技集中展示的“高地”,產業鏈條快速彙集的“窪地”,各類資本融合聚集的“谷地”,著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力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同時,讓設施蔬菜產業扶貧在“強”上發力,讓更多的群眾擺脫貧困的“帽子”,在設施蔬菜產業中穩定致富,成為農民實現精準脫貧和穩定致富的“聚寶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