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新疆人民对牛奶的青睐,不亚于对牛羊肉和各种美食。每天早上起来,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必不可少,牛奶对人体的重要性,也是有目共睹:提高营养、增加体质。

正是因为牛奶对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加之新疆有天然的牧场等优势,乌鲁木齐现在也在大力推行哺育工程,即给每个6岁以下儿童一天发放一袋牛奶。

不过,在乌鲁木齐,提到牛奶,有一个地方不能忘记的地名,那就是位于沙区碾子沟的牛奶巷,也许,很多人只知道其名,不知来源,这里一共有三条巷道,分别叫牛奶巷、牛奶一巷和二巷。为何这个地方会叫牛奶巷呢?

查阅资料和走访得知,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没有高楼,附近没有汽车站、也没有批发市场,这里,只是一个自由农贸市场,只不过,主打农贸产品是卖牛奶。

通过扫街哥现场走访获知,牛奶巷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已经没人知道了,包括一些老者,他们也不知道啥时候就有牛奶巷,只知道打小的时候,这里就因为牛奶而成为了“商圈”。

起初,牛奶巷只是零散有人在卖牛奶,但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牛奶巷卖牛奶的商户达到巅峰时期,在这里,发展成有二三百户人在卖牛奶,可以说,乌鲁木齐全市里最好的牛奶都产自这里,这里,已经成了乌鲁木齐最大牛奶集散地,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来购买的人有多少了。

价格公道、热情公平是牛奶巷里最早生意人的经营法宝。这些所谓的生意人,大多数是村里的农户,他们每家都有几头奶牛,四处飘散着牛奶香味的地方,被当地居民称为“牛奶巷”。

时至今日,独特的名字已成为它的标志。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客运站和批发市场的出现,原来热闹的牛奶巷不复存在,拔地而起的楼房代替了平房和院落,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居住在这里的养牛户、奶牛、牛奶都一并消失不见。

说起往昔,李月娥念念不忘,口中说着:“那么纯正的牛奶,那么淳朴的民风,记忆里的味道突然远去了,很舍不得。”

如今的牛奶巷,四周已是高楼林立,附近不仅有果业大厦,还有长征批发市场,以及碾子沟客运站。

今天中午,扫街哥走在牛奶巷巷道里,依稀能看到一些土墙和平房,狭窄巷道旁,是一些零散的商铺及手推车,从这些略显杂乱的商铺和低矮的土坯房中,似乎,还能看到50多年前,几百户牛奶户卖牛奶的情景:一排排土坯房、各种吆喝声,大家排队买牛奶,一桶桶白色牛奶四处飘香。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牛奶巷及南侧的矮房子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牛奶一巷巷道旁边杂乱停车及商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城市记忆:乌鲁木齐牛奶巷 50多年前是首府最大集散市场

牛奶二巷

备注:部分资料引用新疆都市报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