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村劇社的百年傳承

距離北京100公里的金山嶺長城腳下,有個遠近聞名的“普通話語音採集地”。這裡的男女老少,都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這裡的孩子外出上大學,老師讓用家鄉話自我介紹,他們隨口說出的家鄉話就是最標準的普通話。這裡的村民幾乎家家都是評劇世家,他們自發組織的鄉村劇社,已經傳承了一百多年……

河北省灤平縣火斗山鄉拉海溝村三道溝自然村位於宋遼古驛道上的著名節點十八盤梁南側,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愛好文藝。村北,千年古道邊至今還聳立著歷盡滄桑的遼代古戲臺;村前,遺址尚存的碧霞宮在清代時香火旺盛,一年一度的碧霞宮廟會和元宵花會,也是農民進行傳統文藝活動的大舞臺。清朝末年,這裡的村民自發組織了少林會“五虎棍”、河北梆子、蓮花落子(評劇前身)等各種民間文藝表演,吸引了周邊數十公里的村民前來觀看。

一個鄉村劇社的百年傳承

由於本地“官話”發音純正,對評劇普通話念白特點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種用普通話對白的傳統戲劇便與這方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一唱就是100多年,這個人口只有600人左右的深山小村,直接參與評劇演唱的村民累計有200多人,家家戶戶都有“藝術家”。一代代傳承到今天,最新的一輩,也有40人在臺前幕後活動著。

20世紀五六十代年風靡全國的評劇電影《花為媒》《劉巧兒》等,至今仍是很多人的美好記憶。村民姚玉國是最早將這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評劇帶回到三道溝的。唱慣了老評劇的鄉親們迫不及待地用這些新興的唱段表達對新生活的感受。在姚玉國的帶領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個農民評劇社團。知青韓保權、閆志甫等則在村內組織了“農村俱樂部”,其實就是大隊部活動室。鄉親們聚合在一起烤火、聊天、唱戲、背詞、製作服裝道具等,業餘時間編寫一些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並常常把節目送到田間地頭。除了快板、快書、三句半等,最受歡迎的就是現編現唱的小評劇。冬閒季節,文藝排練和演出就成了他們的“專職”,每天都會忙到深夜。

一個鄉村劇社的百年傳承

至今活躍在評劇舞臺上的韓保權一直都是三道溝評劇演出活動的活躍分子,他們家從祖父、父親、到他和兩個哥哥,都是能打鼓、能拉胡、能唱戲、能扒譜的藝術能人。

71歲的鄧保林也是評劇愛好者,他的祖父、父親、女兒和外孫女,都是唱評劇的好手,女兒鄧秀珍是現在團裡的女一號,小外孫女表演的評劇唱段還曾上過央視的舞臺。他回憶起年輕時的經歷時說,那時候鄉親們唱評劇就像今天唱流行歌曲,大家種地、推碾子甚至起豬圈時都是一邊幹活一邊唱。生產隊集體種地時,往往也是這面的山坡上一段《劉巧兒》剛結束,那面的地裡就唱起來《秦香蓮》,大家一邊聽一邊幹,一邊聊天一邊笑,心裡快樂,手中也出活兒。挑糞、背柴時候唱起來費勁,他們把小收音機掛在腰間聽收音機裡面的小白玉霜唱《秦香蓮》,聽新鳳霞、谷文月唱《劉巧兒》,聽高闖唱《乾坤帶》……評劇給農民們帶來極大的精神享受,為貧瘠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和滋味。

那時候,三道溝村有一個規模不小的磚瓦廠,是鄧保林的父親主持建起的。除了種田外,村集體抽出一部分勞力專門生產磚瓦。當年“站輪子”的師傅閆志仁回憶說,那時候,整個磚瓦廠四五十人,幹活的時候,大家你一句我一段地唱評劇,有時候兩幫工友之間還打擂臺,看誰會得多,看誰唱得好。嘴裡唱著,眼睛和手腳的活兒都不耽誤。有時候碰到腦子靈活的,還即興把勞動場景和家長裡短編進戲詞,逗得大家笑個不停。

一個鄉村劇社的百年傳承

20世紀80年代後,有了電視機和錄音機,延續幾十年的三道溝農民評劇社團解散了,廟會的戲臺子也閒置了。但是大家對評劇依然痴愛。剛有錄音機那會兒,一盒《花為媒》磁帶,在家家戶戶間傳遞,一直到完全播放不出來為止。

到20世紀90年代,雖然村民生活條件改善了,但大家不滿足於在各自家中看電視,又聚集到老大隊部那個曾經寄託著幾代人文藝夢想的房子裡。在鄧秀珍、韓曉維、閆瑞平、鄧秀軍的首倡下,韓保權、閆志甫、韓軍等老一代“戲骨”再度挑起大旗,三道溝的文藝愛好者重新組團,成立了“雄鷹文藝演出隊”。演出隊的成立得到了鄧寶申和丁克學等村“兩委”幹部的大力支持,隊伍不斷壯大,當年就發展成員30多名。

一個鄉村劇社的百年傳承

1998年春節,演出隊為村民進行的首場演出非常成功。他們排練的一些戲曲小節目,宣傳黨的政策,活躍村民文化生活,效果非常好,如《退婚期》《婆媳情》等,還改編了表演唱《四個大媽搞宣傳》《四個老漢逛大集》等節目,深受群眾喜愛。除了村裡的老人,不少年輕媳婦也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排練演出了《楊三姐告狀》《劉雲打母》《劉巧兒》《秦香蓮》等多出評劇。近兩年,為了適應文化市場監管需求,他們還正式辦理了演出證,經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灤平縣拉海溝德福評劇團。劇團演出從不收錢。寬裕點的村民或在外掙了錢的老闆會自發為劇團捐贈錢物,但演員們不拿一分,而是將錢攢起來購買服裝道具,推動劇團發展。

優秀的民間戲曲除了提供娛樂,豐富生活,還有扶正祛邪、分辨美醜、傳承美德的功能。鄉村文明就是在這種生活化了的文藝形態中,得以發展和傳承的。村支部書記鄧寶森說,我們這裡民風好,考上大學的高材生、樂善好施的老闆,比周圍幾個村子加起來還多。甚至從我們村嫁出去的姑娘,也是好評不斷。我們村可以夜不閉戶,夏天裡開著大門睡覺,都不怕被人偷了東西。

縣推廣普通話辦公室主任於德富說:“灤平是國家語委確定的全國唯一的普通話體驗區,拉海溝是20世紀50年代的普通話標準音的採集地之一,三道溝村民的農民評劇社團為普通話體驗提供了非常鮮活的素材,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獨特的貢獻。”

灤平縣火斗山鄉拉海溝村三道溝,用土生土長的評劇書寫了一段百年文化傳奇,在今天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這道獨特的風景,給從事民間文化工作的人們提供了一份寶貴案例。

(作者劉加民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研究員、《民藝》雜誌社社長 ,鄧秀軍系灤平縣文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