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迷信的香港警察不算好警察:警长开枪失灵被杀竟是因为鬼上身?

香港英皇时代的神秘命案

对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来说,枪是一种很令人紧张的武器,偏偏紫荆花之城却枪声不断。

有些发生在香港的枪战案件,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了,但当时可算轰动一时,即便今天警界的朋友看到,仍感叹极有教育意义。

例如,1984年1月16日,港岛卑利街枪声突起,周围的人惊诧之中看到两名警察满身浴血,倒在街头——根据此后报道,他们分别是香港中央警署的资深警探谢灿(探长)和马直鎏(警长),当天两人奉命巡逻,是一对拍档,不料竟双双死于非命。

根据现场勘查,马直鎏身中三刀,颈动脉被切断已经死亡,而谢灿手枪中的七发子弹已打出六发,自己眉心中弹,奄奄一息,熬过数日后终因伤重不治。进一步勘查证明谢灿所中子弹竟然出自马直鎏的佩枪,而马的佩枪则不知去向。

案件离奇迷乱,一时各种传说纷纷产生,而不久凶犯林浩义便被名探叶苞福活捉,更让这起案件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不迷信的香港警察不算好警察:警长开枪失灵被杀竟是因为鬼上身?

▲ 卑利路枪击案发生时香港警察的佩枪

这起案件网络上有所描述,但凶犯杀人次序写错了,因此便有些不合逻辑。老冯看过这个案子的案卷,哀叹只能说两名香港同行的运气太糟糕了。

说他们运气糟糕,可以说从这次巡逻前便开始了。卑利街属于旧城区,是一条连接皇后大街的上坡道路,由于不能行车,故此五百多米长的道路两侧建筑错综复杂,多半是居民自己搭盖,很是杂乱,治安案件频发。

此案发生前不久,马直鎏曾经在此处巡逻时遇到一名偷车贼,在鸣枪警告无效,对方试图袭警时将其当场击毙。

按说警察即便击毙歹徒,通常也要通过调查才能证明无辜,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后还要进行心理辅导。

然而马这次出击动作果断,处置流程清晰,人证物证俱在,事情很快便结案了,而由于属于资深警员,据说马十分自信,表示没有必要进行心理辅导,便继续执行巡逻任务了。

如果这一切不是进行得如此之快,他本来不会遇到案犯,也就未必会发生枪战了。

而按照老冯的看法,马直鎏很可能便死在这个过于自信上了——他在巡逻中单枪匹马遇到了案犯林浩义。

根据香港警方的记录,谢、马两人本来是一起巡逻的,走到中间却分开了,原因至今不知道(老冯说马直鎏可能死在过于自信上,指的不是这个),也正是这次分开行动,让他们失去了面对林浩义时的人数优势。

那么,林浩义又是谁呢?

林浩义是香港警方已经缉拿三年未获的“半山狂魔”。

香港电影曾有一段时间盛行警探片,不过后来有人爆料拍摄这些片子的电影公司很多是黑社会出身,涉嫌洗钱,除了邵氏等几家大影厂外,若干影星也和黑社会有着撕扯不清的关系。因此,正气凛然的英雄警官,闹不好扮演者在江湖上则是某位老大。初识这一点,难免令人对香港警察的形象产生消极印象。

然而,演戏是不能当真的。真实的历史,可能远比他们演绎的更多光明。

不迷信的香港警察不算好警察:警长开枪失灵被杀竟是因为鬼上身?

看过《魔都风云》的朋友,或许都会对任达华先生扮演的黑社会老大印象深刻,但很少有人知道,任达华的父亲和兄长都是香港警察,而且父亲还在执行任务中被同僚错杀,是香港警界著名的悲剧英雄。

演警察的可能涉黑,演黑老大的却是警察世家。任达华的家世,揭示着在任何一个时代和地点,都不乏英雄与牺牲的存在,他的父亲如此,卑利街枪战中殉职的谢灿和马直鎏也是如此,他们是在遭遇凶犯林浩义时被其杀害的。

在八十年代前期,香港半山一带多次有单身女性报案,称出行时遭到持刀歹徒的抢劫——虽然香港号称寸土寸金之地,但指的是沿海较为平坦的地区,到了山上就不是这个价钱——香港的山坡上都是富豪别墅,寸金都买不到寸土了。

只是从山下通往半山途中的地方当时尚有治安死角,因此歹案时发,因这一连串持刀抢劫案久久未破,时人称当时香港藏着一个“半山狂魔”。

这一系列的持刀抢劫案,经警方侦查被合并为一人所为,但因案犯很善于和警方捉迷藏,一直未能将其缉获。

这个“械劫惯匪”“半山狂魔”,便是家住荔枝湾的林浩义。

此人在警方记录中并无前科,在邻里间显得低调沉闷,却不料竟然有着截然相反的另一面。他在抢劫中下手狠毒,冷血无情,这次袭杀警察事件后几天,他又在刚落成的鹰君中心(Great Eagle Center)写字楼电梯中试图抢劫一名叫做陈保琼的女文员。

在遇到对方顽强抵抗时,林浩义挥刀将陈割喉而死,其残忍可见一斑。

不迷信的香港警察不算好警察:警长开枪失灵被杀竟是因为鬼上身?

▲ 1983年落成的鹰君中心写字楼

卑利路正是通往半山的,马直鎏遇到林浩义时,他刚刚完成了一起抢劫,正在下山途中。根据目击者的描述,面对警察,林浩义流露出的一丝慌乱和他身上背的女士背包让马直鎏立即令其停下接受盘问。同时,马一面上前盘查,一面呼叫走另一条路巡逻的谢灿赶来支援,两人距离不到一百米。

这几乎是一个老鹰对雏鸡的力量对比,警界内部评价,马直鎏是一名以经验丰富和稳重著称的老警察,且近处便有拍档,而林浩义虽然恶名昭彰,但他此前的抢劫都是抢钱劫色却没有暴力杀人的经历,此后两三分钟内发生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

按照马直鎏的命令,林浩义将背包放下,顺从地站在了一边。可能是这个假象使马误认为此人是个普通窃贼,没有等待拍档谢灿的到来便独自开始盘查。他令林浩义打开背包,准备检查内部物品。林浩义便单手拉开背包的拉链。

正当马探头观看时,林浩义却突然从背包夹层中抽出一口薄而锋利的工具刀,一刀便割在了马的颈部。

法医的勘查表明,这一刀切断了马的右侧颈动脉,并拖开气管,已是致命的一刀。而林浩义并没有就此罢休,又对倒地的马直鎏连刺两刀。马直鎏倒在血泊中,仅剩手脚还在抽搐。

目击者称马直鎏当时反应并不慢,在对方抽刀的瞬间已经拔枪在手,甚至打开了保险,只是没有射出子弹便被刺中。按说,作为一名久经训练的老警察,在面对单人盘查这样的危险人物的时候必定有较高的警惕,怎么会出现刀比枪快这样的情况呢?这多少有些不正常。

不迷信的香港警察不算好警察:警长开枪失灵被杀竟是因为鬼上身?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警察一般佩的是SW.38左轮手枪,这种枪有着射击效率高,反应快,不怕卡壳的优点

刀刺马直鎏警官之后,林浩义开始奔逃,但此时路人的尖叫和呼喊让正在赶来接应的谢灿探长意识到发生了意外。他拔出手枪朝出事现场紧急赶来,正看到林浩义迎面而来。

从现场情况来看,两人遭遇时正跑在同一道楼梯上,相向而行。依靠经验谢探长当即判断出林浩义的身份,果断鸣枪喝令其站住。

谢探长没有想到的是,林浩义在逃跑之前捡起了马直鎏警官的手枪,此时不但没有掉头逃跑,反而举枪冲了过来。

没有犹豫,谢探长一面开枪一面朝林浩义冲去,而林浩义也毫不示弱地开枪反击。

双方在短距离内共开了十枪——林浩义四枪,谢灿六枪。意外的是射击训练超过千发的谢灿探长竟一枪未中,而林浩义的四枪中却有一枪正中谢探长的印堂。

这只能用天意来形容了——林浩义并没有手枪射击经验,如果不是马直鎏的手枪被他抢到前已经打开了保险,他连开保险都不会,然而,这样一个家伙却仗着杀人后的一股凶气迎面和警方对射,而且鬼使神差地击中了谢警长。谢警长中弹倒地,林浩义踏过他的身体逃之夭夭。

这又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如果马直鎏警长及时打响了他的枪,此后的悲剧就都不会发生了。

“他们说是因为马警长前些天射杀的那个死鬼把枪机HOLD住了。”老冯耸耸肩说出了香港警察的解释,看我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又补了一句,“也有些道理。”

嗯?这可不像老冯的话啊,我记得老冯很多次对香港警察的职业素质表示赞扬,同时,对他们的迷信可是有些不屑一顾的。

老冯看我误会了,连忙解释:

“我这可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说这位马警长可能吃了过分自信的亏——上一次射杀那个嫌疑人后,他自认为心理素质好不用辅导,其实很可能还是有心理阴影的,毕竟这是打死一个活生生的人嘛。平时看不出来,遇到林浩义的时候,心理阴影可能使马警长开枪的一瞬间产生了犹豫,他很清楚这一枪打出去又是一条人命啊。”

是瞬间犹疑导致了刀比枪快的结果?由于马警长已经殉职,这已经没法查对了,但却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推论。

不迷信的香港警察不算好警察:警长开枪失灵被杀竟是因为鬼上身?

香港警察为两位同行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此案最终幸运告破——或许杀警的刺激引发了林浩义的凶性,几天后他在鹰君中心再次行抢并杀人,而连杀三人导致的情绪失控使他对自己太太说出了真相。

被惊吓过度的太太随即报警,林浩义因此被捕——由于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凶犯,逮捕他是由名探叶苞福带队的,结果有惊无险,顺利将其抓捕归案,马直鎏的佩枪也被追回。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