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契丹人是匈奴的後裔麼?

滄桑的小老鼠


契丹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公元十世紀初至十二世紀初,由契丹貴族所建立的遼王朝,曾統治我國北方長達兩百餘年,對晚唐和後世的中原王朝有著深遠的影響,全盛時期的遼國幅員遼闊,擁兵百萬,統治的疆土北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東臨庫頁島,西跨阿爾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

《金史》中寫道:“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然鑌鐵雖堅,終亦變色,唯大金永不變色。”遼在契丹語中是鑌鐵的意思,有堅固無比之意。

契丹作為北方遊牧民族,經濟文化較為落後,其建國前的歷史多散見於北朝史和隋唐史等史書中,契丹一詞最早出現在《北齊書》中,記載了南北朝時北齊文宣帝為了開疆拓土而討伐契丹族,由此也可以推斷契丹這一名稱早在南北朝之前就已經出現。公元13世紀西遼滅亡後,契丹民族也就逐漸消亡,難覓蹤跡了,其前後的存在時間約在一千年左右。

有關契丹人的民族起源,由於史料中的記載不詳,後世對其起源有諸多說法,主要說法是匈奴和鮮卑的後裔。關於匈奴之後的說法,《舊五代史·契丹傳》中記載:“契丹者,匈奴之種也。”說的是東漢和帝時期,由於大將軍竇憲派右校尉耿夔擊敗北匈奴,北匈奴大部分北遷,鮮卑族趁機進佔北匈奴故地,但匈奴部族並未全部遷走,留下來的匈奴人與鮮卑族逐漸融合,成為鮮卑別部,契丹人則是他們的後代。

鮮卑後代的說法,《新五代史·契丹附錄》中記載道:“契丹自後魏以來名見中國。或曰與庫莫奚異種同類。其居曰嫋羅個沒裡,是為潢水之南,黃龍之北,得鮮卑故地,故又以為鮮卑遺種。”雖然“得鮮卑故地”,也不見得就是鮮卑後代,不過也為契丹人來源提供了一個依據。

除了這鮮卑和匈奴後代兩種較為普遍的說法,也有東胡後代這一說法。

《新唐書·契丹傳》就寫道:“契丹,本東胡種。其先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魏青龍中,部酋軻比能稍桀驁,為幽州剌史王雄所殺,眾遂微,逃潢水之南,黃龍之北。至元魏,自號曰契丹。地直京師東北五千裡而贏,東距高麗,西奚,南營州,北羯、室韋,阻冷陘山以自固。”鮮卑族最早也是源自東胡部落,所以說契丹人源自東胡和鮮卑的說法並不矛盾。

此外,《魏書·契丹傳》中也有寫道:“契丹國,在庫莫奚東,異種同類,俱竄於松漠之間。登國中,國軍大破之,遂逃迸,與庫莫奚分背”。

說的是契丹和庫莫奚是同族異部,庫莫奚族是在4世紀中葉宇文部鮮卑被慕容部鮮卑攻破後不久出現的,所以契丹可能與庫莫奚一樣,都是宇文部鮮卑的後裔。綜合看來,契丹人應是匈奴和鮮卑部族融合的後裔。


煮酒君談史


契丹人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北魏時期,《魏書》記載契丹族開始在遼河上游一帶活動(今內蒙東北至遼寧一帶),唐末建立了強大的地方政權,唐滅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治中國北方,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了100多年的和平。遼國末期,女真族起事,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其餘部建立了西遼王國,延續了93年。《遼史》記載契丹準確的發源地在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後來《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會要》、《五代會要》等都有記載,根據記載綜合分析,契丹出自“東胡”的一個分支鮮卑族,在史料《後漢書》中記載的最為明確的記載“契丹源於鮮卑”,準確點就是鮮卑宇文部落,後來北匈奴“西遷”之後,契丹地域逐漸擴大到原匈奴地域,唐朝末年,契丹建立了遼,地域是宋的兩倍多,生產方式主要是遊牧。

遼末年被新崛起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滅亡,其實是投降歸順,合併進金國。遼(契丹)還是金國,基本都出自東北至遠東一帶,和匈奴的關係並不大,當然有記載少量的沒有“西遷”的匈奴部落併入了契丹,但數量少可以忽略。

從民族習慣和服飾以及嫁娶喪葬上,契丹都和匈奴有很大不同,反而現在的土庫曼斯坦和土耳其更接近匈奴。所以契丹無論從發源地,民族習慣等等都不是匈奴人後裔。

前幾年倒是在西南苗族一個分支發現了契丹家譜,還有DNA測試,很符合契丹古墓DNA特徵,同時家譜很明確記載來自今天遼寧一帶。


今評歷史


古代契丹人並不能看做是匈奴的後裔。一方面,從已有的文獻記載來看,對於契丹早期的起源其實一直都是莫衷一是,並沒有定論。另一方面,契丹雖然有文字流傳下來,但是並沒有被完全識別,但是仍然可以從文字的發音等找到一些線索,作為日後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首先,“契丹”的含義,通常認為是“鑌鐵”,“取其堅也”。在契丹的起源傳說中,是一位天女下凡來從西拉木倫河順流而下,另外一個騎著白馬的仙人沿著隋土河而來,在兩河交匯的地方木葉山相遇,所以在一起繁衍生息。因此契丹也就起源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也就是現在的隋土河)流域。

在漢字文獻記載中,“契丹”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魏書·契丹傳》。但是早期的其他記錄中,相關的記錄就開始有些混亂了。比如說在《魏書》中, 記載的是契丹與一個叫做庫莫奚的部落是同宗同源的,庫莫奚族又是鮮卑的後裔,然而再往下記載又說契丹來自於宇文氏,宇文氏則是匈奴的遠房親戚。光是一本書的記載就比較混亂。再加上,當年匈奴西遁後留下來的就自稱為鮮卑。所以後面的《新唐書》《遼史》還有《新五代史》都稱契丹是鮮卑的後人,《舊五代史》《宋會要輯稿》中有說契丹是匈奴的後人。

契丹文字不僅保留下來一部分,而且在漢文的史籍中還保存了很多契丹詞彙的音譯,所以根據這個線索,一些漢學家以及史學家,語音學家都對此進行研究。一些學者認為契丹語與蒙古語的方言很是接近,所以契丹與出自“東胡”的蒙古語族就關係很近。但是這並非是定論,有待更多的研究以及考古成果的支持。


國家人文歷史


不是的。契丹的起源與匈奴沒有任何關係。《史記》記載,匈奴族與華夏族同源,他們的祖先是夏朝王族的後裔之一,這支後裔逃到北方,征服了其他遊牧民族後形成匈奴族。而契丹起源於東胡系統,與鮮卑和蒙古是近親,發源地在今天內蒙古的西拉木倫河流域。


耶律蕭


契丹人主要來自宇文鮮卑。宇文鮮卑來自東胡。東胡被匈奴人征服,這就是與匈奴的關係。匈奴是部落聯盟名稱,不是種族名稱,也不是民族名稱。不過古代中原人稱所有的草原人為匈奴,比如唐朝稱突厥人為匈奴。金人稱蒙古為單于國。現代匈牙利,土耳其與外蒙都稱匈奴為他們的祖先,這更多是因為匈奴是古代草原民族的代名詞。契丹人的真正族源還是鮮卑,屬於古老的東胡部落的一支。契丹人的蒙古種特徵,契丹文化與制度的東方性較強。


山中史家


當你看到聽到他們過去謾罵仇恨毀滅一個強大的匈奴文明後,今天,我想誰也不想吐露真實的人類歷史史實了,就讓謾罵下去吧!因為我們沒有力量阻止人人為滿足私心利益的大潮流。近管是在謾罵自己的祖宗,可能還是利益為重吧,人家也不傻。契丹和匈奴就是一個血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