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導之工業篇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編者按:重大項目建設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近年來,全縣廣大幹群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大力發揚“責任擔當、改革創新、務實落實”的工作作風,攻城拔寨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幹,有效推動了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全面展示我縣重大項目建設成就和建設現狀,即日起,泗洪政府網將推出全縣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電子政務中心新聞採編人員將深入一批重點項目工程建設現場,用手中的筆和相機鏡頭記錄各項工程的建設進展情況。

初夏時節,走進縣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焊花飛濺,一個個重點項目施工正酣,展現出活力十足的“泗洪速度”,釋放著催人奮進的蓬勃力量。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要靠項目支撐。近年來,我縣牢固樹立“發展至上、項目為王”理念,思路圍著項目轉,規劃圍著項目做,工作圍著項目幹,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建成達效,為縣域發展增添動力、積蓄後勁。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當好“店小二” 為企業落地保駕護航

艾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我縣2018年重大項目之一,計劃投資1.5億元,主要生產生物基可降解薄膜,項目從今年2月份開工建設,計劃建設週期10個月。

“趁著天氣好,我們加班加點趕工期,搶進度,確保項目如期投產。”艾科生物項目建設負責人告訴記者,“開發區的規劃建設局副局長馬文聰每週召開一次現場會辦會,為我們項目建設解決了不少問題。”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一個項目從謀劃到建成,需要經過編制、申報、立項、審批、開工、建設等眾多環節,涉及發改、國土、環保、住建等多個部門,每個環節都影響著項目進展。

“沒想到來泗洪辦企業這麼簡單,基本材料交給開發區,僅15個工作日,營業執照、立項及環評手續就辦好了。”富厚電氣公司負責人龔仲勳說,“以前編制環評報告起碼就得半個月,泗洪的做法省了我們很多事,很舒心!”

企業落戶後,首要任務是早日投產達效。為此,我縣建立三級幫辦服務制度,即縣級領導掛鉤行業、縣直部門對接企業、開發區對接具體業務。

年初以來,我縣通過該制度梳理個性化問題近百個,開展集中幫扶活動10次,問題回應率100%,化解率90%以上,讓企業有事知道找誰,找誰管用。

搭建“孵化器” 為企業發展確立基礎

提供“以租代建”新模式降低企業前期投入,是我縣助企營商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開發區已建成約7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籌建5個創業創新平臺,為100餘家工業企業和300餘個電子商務項目提供先運營、再建設的模式。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去年租用了開發區新型膜材料產業園的廠房,8月份設備安裝好我們就進行試生產。”江蘇豐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延軍說,“這樣的模式使建設週期幾乎為零,而啟動資金的效益卻提升30%以上。”

據介紹,豐遠新材料是一家專門從事塑料薄膜、保護膜、功能膜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期BOPP薄膜生產項目投資額5.5億元,已於去年9月正式投產運營,是我縣斯迪克新材料的上游企業。企業投產以來,每月產值從最初的2000萬元增長到現在的3300萬元。

“我們的客戶主要來自周圍500公里範圍內,訂單比較穩定。”公司副總經理劉素榮說,“目前產品供不應求,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產能,啟動項目二期,再上三條生產線。”

盤活存量,優化資源利用率,成為泗洪在新形勢下開展的創新性資源供給新模式,用現在資源吸引項目落戶,縮短項目落戶週期,提高新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通過這種模式孵化項目10個,減少工業用地供給967.5畝。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構建“雙引擎” 為企業騰飛注入動能

實體經濟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根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做大做強泗洪的實體經濟,關鍵要靠科技創新和政策支持“雙引擎”。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生命力。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通過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吸引外部智力資源入駐,參與企業科技研發項目,協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推動企業更快捷的進行科技創新。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杭源機電有限公司於2012年落戶我縣,在縣委縣政府的精心“呵護”下,企業由小變大,擁有了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可獨立開發車輛定位系統、電量評估系統、模塊化充電管理系統等在行業內較為先進的產品。近期,該公司與上海叮噹單車成功簽署了合作協議,一次性拿下37.5萬輛電動單車的訂單。

為解決科技創新投入多、成本高、風險大的難題,從2015年起,我縣連續三年兌現市縣兩級獎補資金1980萬元、2661萬元、3452萬元,為敢於創新的企業家保駕護航,讓企業家明白政府不僅是“啦啦隊”,更是企業的“服務隊”。

在各項扶持政策和泗洪營商環境的推動下,臺資企業慶邦電子元器件公司決定將在大陸地區的產能全部轉移至泗洪開發區,僅2017年初至今,慶邦電子元器件(泗洪)有限公司就新增設備300餘臺套,總價值2.2億元。該企業負責人張龍旺由衷表示:“政府真金白銀支持我們開展創新發展工作,把實惠讓給企業,讓我們倍受鼓舞。”

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大項目建設系列報道之工業篇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批像斯迪克新型材料、永達電源、豐遠新材料、晨風服飾、祺洋航碳纖維科技等實體企業,宛如展翅飛翔的“白天鵝”,正在華美蛻變、茁壯成長、蓄勢待發。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縣工業用電量始終保持30%以上的增幅、增速位居三縣第一;全縣新增私營企業697戶,增長41%,繼續保持了高增長的態勢。

解放思想,深刻認識工業發展新形勢;搶抓機遇,緊盯重點項目大任務;優化結構,推動存量經濟再升級;強化保障,夯實工業發展主基礎……全縣上下正以嶄新的姿態,奮力譜寫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