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鄒同志:科技時代,爲什麼我們一定需要成爲一個農業大國?

很多人可能都想不明白,為什麼發展工業如此賺錢,耕地紅線卻堅決不為工業讓步,而且還對三農大力補貼,這些產值極低,對於城市人口完全不屑一顧的農業,為什麼戰據了那麼廣闊的資源?

真的是因為三農問題?

其實不然,其實這是一個大國戰略問題。

發達如美國,他的產業如果進行一個粗暴的劃分,基本上也可以分類為科技和農業。

當民生需求上升到一定高度,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我們長期呆在一個安穩的環境,當家人把各方面都考慮得面面俱到,我們自然感覺不到農產品戰略物資短缺的痛苦。

當我們能夠自給自足的時候,看到喜歡的東西可以再買一點,如果口袋錢緊就暫時不買,這是可選擇的。這並不會關係到國家安全。

但是,當一個國家忽略了農業,自己生產的糧食不夠吃的時候,重度依賴進口,會出現什麼情況?

大俠鄒同志:科技時代,為什麼我們一定需要成為一個農業大國?

.

有時候,數學這種東西,並不適合運用在國際。

舉個粟子:

一個村,有兩百人,但是這個村的倉庫,存著四百人的糧食。

這時,你在這個村裡晃瞎悠,打打散工,吹吹牛,高談闊論,生活是安穩且安逸。快餐十塊錢一份,每天都不會漲價。

你是幸福的。

..

可是,如果有一天,兩百人的村,倉庫裡面只有180人的口糧,會發生什麼問題?

這時,你是否會認為,缺乏這10%的口糧,快餐漲價10%?

大錯特錯。

快餐會無限漲價,漲到一千,甚至一萬,直到終於有人付不起這個錢,有20人餓死,才會恢復供需平衡。

漲價這個過程,簡直可以稱火這喪心病狂。

可是誰也不會甘心餓死,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買快餐,於是犯罪現象由此產生,社會從此動盪不安。

..

這時,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可以進口。

是的,沒錯!

但是出口的人,會首先保證自己的伙食,然後把多餘的糧食出口出來。

當我們不缺口糧,進口只為提升生活品質。那麼,在這個貿易過程中,咱們談談談,價格優惠優惠再優惠。

我高興,我進口,我不高興,我不要!

可是,當我們的口糧有著10%的缺口的時候,這個進口變成了關乎生死存亡的剛需,不進口就會餓死10%的人!

為了快些買到糧食,於是價格就稍稍高一點吧。

可是,擁有糧食的人,知道你缺糧,你漲一點點,他並不慌著賣。因為他知道,你買不到糧,你就得再漲價。

為了不餓,漲價也買。

好,恭喜,漲價你還買。

那我再漲價!

……

大型戰略資流的操盤手,從來不會心慈手軟,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大佬,進口的價格會在這些控盤手的推波助瀾之下,高到一個無想象的價格。

所以,你很難想象,在一些戰亂或者貧困的地區,為什麼有人只需要兩頓飯,就可以為資本家沒日沒夜工作。

吃飯只是為了活著啊!

..

所以,不管是經濟大國還是科技大國,農產品自給自足都是基本紅線。

因為農業永遠是一個無法拋棄的根。

人可以不玩手機,可是沒辦法不吃飯。

北方俄熊,常年冰封,依然大量種植小麥。

自己吃不完,出口。

囂張如美弟,也是大量種植大豆,小麥!拋開美弟的科技出口不算,單計農產品貿易,你還會發現,美弟絕對是一個農業大國。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過關天敘利亞的難民新聞,每天固定分配一點食物,在這種拿著錢都買不到食物的時候,忽然看到有人賣麵包,只是這個麵包要300刀一個,你搶一臺手機賣了手機正好有300刀,而您的孩子己經餓得面黃肌瘦了,您會怎麼辦?。

這就是大型戰略物資缺乏的悲哀。

所以耕地紅線,事關guojia安全。一切詆譭這個底線的言論,都是別有用心的。我們生活一個安穩的環境,是幸福的。我們應該珍惜。磚家們,請不要再製造一些具有很強的忽悠性的假象,誤導我們的年青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