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正值高考季,有許多讀者朋友十分關心高考志願填報的相關問題,於是,塞冬結合個人經驗心得和大家談談對填志願、選專業,以及未來個人發展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樣一件事的重要性——當前正是建國以來少有的中國高等教育和科研實力急速發展、科研人員快速更新換代的年代。一直到21世紀的頭幾年,中國最頂級的幾所大學都還在強調一個指標——“教師博士率”。在塞冬入學時,北大教師中仍有近40%沒有博士學位!在高教大變革的時代,家長和學生要更少地相信傳統印象,而要更多地去挖掘能體現高校和學科新進展的新指標。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塞冬都覺得自己是高考填志願時最幸運的人。

13年前高考時,貴州還是估分填志願,塞冬的估分是671。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都說,按照他們那裡的登記情況,我這分數還是差了點。

不甘心的我,給省內幾所知名中學的好友打電話問了一圈,得出的結論是——許多人要麼是高估了自己,要麼是謊報分數阻嚇對手。

最後的結果是:估分=實考分=提檔線,我以全省最低分進入了北大。於是,此後每到高考,許多親戚朋友都會來諮詢我填志願的心得。

在去年的都2017年了,別再讓高考志願的老觀念坑了考生這篇文章中,塞冬認為:

· 城市和專業的重要性大過學校名氣,普通人家的孩子更需要考慮專業的實用性。

· 計算機仍是工薪階層最容易翻身的專業,金融、經濟、法律這些熱門社科的貧富差距極大,非名校學生不容易混出頭。

· 如今白手起家已越來越難,需要更多的將大學、城市、專業和父母、家庭的情況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今年高考季,也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這個話題。於是,塞冬就在去年文章的基礎上,繼續談談對填志願、選專業,以及未來個人發展的一些看法。

高教大變革

在探討如何選大學挑專業之前,本節先做一個基本背景的鋪墊:

我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崇古”的心態,很看重一件事物的傳統、歷史和積澱。包括大學在內的許多機構也都喜歡強調自己悠久的歷史。然而,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樣一件事的重要性——當前正是建國以來少有的中國高等教育和科研實力急速發展、科研人員快速更新換代的年代

如今,北大清華一年發表的CNS等頂級論文的數量,比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十多年之和還要多,北大清華的科研經費是20年前的20倍。

就像工業革命後100年人類創造的價值遠超過去幾千年文明史之和一樣,在高等教育急速發展的大變革時代,各大學在過去10年內新引進的師資、新創造的學術成果,才是決定其學術水平的最關鍵因素。在評判一所高校高校和一個學科實力的時候,過於崇古已經有點落伍,我們更應該看一些新東西。

高教的變革速度到底有多塊呢?我們來看一些數據:

有件事可能很多人已經沒有印象了,一直到21世紀的頭幾年,中國最頂級的幾所大學都還在強調一個指標——“教師博士率”。感受一下北大在21世紀頭幾年的狀況:

“經過“十五”(2001-2005年)建設,北京大學教師隊伍的基本狀況明顯改善,有博士學位的人數已超過60%”(http://www.pku.edu.cn/bdsy/br21sj/index.htm)。

也就是說,在塞冬入學時,北大教師中仍有近40%沒有博士學位。

這件事放到2018年簡直難以想象。現在不要說是北大,就是地方普通正規大學,沒有博士學位也基本沒法拿到教職。

再看看1998年,也就是北大百年校慶時——“目前北大已有650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其中近600人是中青年”(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9703/79781/5612840.html)。

當時北大擁有2300多位教授+副教授+講師,其中有博士學位的只有650人。也就是說:20年前的1998年,在北大建校100週年時,只有1/4出頭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

十多二十年前,中國頂級大學的基本面貌就是:本科教育水平極好、教師基礎知識非常紮實,能大批量給美國頂級大學培養留學預備人才,而自身的國際一流學術成果很少。

當然了,那個年代主要是受時代條件所限。而且,只有碩士文憑,甚至本科、專科文憑的學者,也有一些能作出世界級的成績——比如屠呦呦就沒有博士學位。

但總的來說,“博士”是系統性科研訓練的起點。能大規模、成批量地培養博士,就說明一個國傢俱有了工業化、流水線、標準化培養科研人員的能力,擁有了大批量能在科學共同體內合作和交流的人。

1961年,美國授予的博士學位首次超過1萬人,而中國年產1萬名博士的時間是1999年,比美國晚了38年。2007年,中國年授予博士學位超過5萬人,2008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生產國。

但是,這裡只是數量超過,更重要的還有質量。

在那個年代,能夠跟蹤國際上領域內的前沿知識,將其翻譯成專著,再做一些結合國情的小應用和小創新,就算得上權威專家了——這樣的博士生導師培養出的博士,普遍較難產出國際一線科研成果。

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清華北大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期引進的海歸老師的履歷。除了少數特別有理想有抱負、想回國當大佬的牛人以外,大多數都是香港、澳大利亞、英國的非頂級大學博士——以當時國內的工資,也只能引進這樣級別的人。

而現在呢?拿著美國top10大學博士學位、擁有一兩篇頂級論文的優秀學術青年,都會非常擔心自己不能踏入國內頂級名校的門檻。即使進去了,也只是臨時教職,還需要幹好幾年才有可能轉正(普遍實行tenure track制度)。

等新一代學生畢業了,5-10年以後,新一代的年輕老師就將在各大學中成為數量和質量上的絕對中堅力量——決定未來自己母校名聲的,也將是這些新生代科研力量。

許多人看到這裡會有疑問:

· 是的,中國大學的年輕老師水平的確是在飛速提升,但這和填志願選大學有什麼關係?

· 塞冬,你開頭在說“歷史積澱不重要,新生力量才重要”,可是,清北復交這些老牌名校引進的年輕老師也都是最好的,不是麼?

我們接著看下節。

城市和大學

的確,大部分歷史積澱深厚的老牌名校,同樣也能吸引最頂級的年輕人才,但有一類高校例外——在歷史上因為院系調整和三線建設獲得了極大加成,而如今卻因為地理區位等問題,難以吸引到優秀年輕老師的傳統知名大學。

除了地域因素以外,另一個影響就是:由於變化太快,一所大學的“優勢”、“劣勢”學科也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老觀點不一定還有效。

地域劣勢方面,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西北地區某著名大學。在去年公佈的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只有兩個學科進入A類,屬於985學校中最少的之一,且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學科。

當然了,該校仍然是一個基礎紮實的綜合性大學,整體實力仍然不俗。排除掉地域特色的A類專業,我們以該大學獲得B+的數學學科為例,來看一下其年輕教師的學歷情況。

下表是塞冬總結的該大學數學學科老師(包括教授、副教授、講師)中,最高學歷畢業年份在2010年及以後的本科和博士畢業學校: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可以看出,該學科的幾乎所有新師資都是自己培養的學生——這種自我繁殖在10年前的中國著名大學裡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當時中國的經濟實力遠不如現在,高校教師待遇也不高,吸引人才乏力,更多隻能靠內部培養、自我循環,這對學術的碰撞和交流是很不利的,也容易產生學科內的山頭主義。

而在過去10年,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研經費的增速超過經濟平均增速,高校教師待遇大幅提升,知名大學的自我繁殖現象已經顯著減少,從其他科研機構、從海外高校挖人越發普遍,人才大戰愈演愈烈。像上表這樣的年輕人才結構,在知名大學中已不多見。

相反的,我們來看另一個例子,不是211、不是985、也不是雙一流的”著名高校“——深圳南方科大數學系的年輕老師學歷: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明顯的,南方科大的年輕老師學歷更加多元,且大都是境外知名高校博士畢業。

如果說南方科大是剛建立的新體制大學,和老大學不好比。那麼我們再來看一個同樣是偏遠地區的知名大學——哈工大(所建立的深圳校區)。

哈工大深圳校區規模不大,沒有單獨的數學學院,於是我們看它的理學院,仍然是以2010年為界。顯然的,其新師資的學歷背景也非常多元,畢業院校也大都不錯。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青年千人計劃”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青年人才引進計劃,截至目前已完成十四批,引進“青千”最多的7所學校,仍然是傳統老牌的“清北復交浙南科”。頂級名校就不說了,我們來看一些讓人有些意外的案例: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上表中,除了飄紅的以外,都是非三大經濟中心的雙一流A類高校。武漢和成都的四大名校表現搶眼,體現了這兩個內陸準一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西安交大也不錯,西安的整體表現比武漢成都略低一檔次。

相對慘淡的,就是東北和西北(非西安)的傳統名校。其中哈工大勉強還算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哈工大吸引的29位“青千”中,有14位是深圳校區的(http://www.hitsz.edu.cn/teacher/id-13.html),如果只算哈爾濱本部,其表現和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差不多。

而表中飄紅的深圳、蘇州、上海的大學,雖然都不是“雙一流”,蘇大隻是211,深大、南科大、上科大連211也不是,但是其吸引頂級年輕人才的能力,讓許多雙一流高校也難以望其項背。

塞冬的許多文章都說過——在後工業化時代,掌握資本的人和掌握知識的人願意長期居住的地方,才更有未來。有些地方受天生自然條件所限,是難以強行拔高的。

特別的,國際名校畢業的年輕高校教師,其全球自由遷徙能力,可能是勞動者中最強的之一。各地各高校如何爭取到他們的“芳心”,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舉個例子:蘇州大學是許多人公認的近年來進步最快的地方高校,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四大高校排行榜和ESI排名、以及諸多其他重要學術指標中,蘇州大學現在經常能全國20名左右,超越許多雙一流高校。

下面是2018年5月最新出爐的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蘇大排第21位,超過了同濟、廈大、東大、天大、蘭大等知名雙一流:

http://main.sgg.whu.edu.cn/uploads/soft/180530/2_0905555641.pdf,由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總結,文件中還包含了對各高校各學科實力變化的詳盡分析,值得一看。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蘇大成功的經驗就在於引進人才,而蘇大引才的經驗也很簡單——有錢、有誠意。蘇大的人才引進工作在海外高層次人才中是“有口皆碑”的,來看一篇2013年科學網的新聞(截圖有刪減,全文請看原文鏈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285746.shtm)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近年來,許多發達地區的地方高校都在加大從海外和從國內頂級大學吸引人才的力度,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傳統上各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也正在發生變化。

最近,塞冬的一位大師兄正考慮回國,在看滬深兩地的機會。上海某top2高校開出的offer是稅前40多萬/年,而深圳某高校給的工資,加上深圳市政府的人才補貼,一年算下來稅前年收入是上海的3倍多——這樣的差價不能不讓人心動。

總的來說,深圳、蘇州這倆並沒有多少高等教育積澱的城市,正在快速地將經濟優勢轉化為教育、科研優勢。而上海、杭州這樣的傳統教育強市,也正在通過扶持市立高校(上大、上科大)、民辦高校(西湖大學)、中外合辦高校(上海紐約大學)等方式來繼續提升其科教優勢。

在人才自由流動的當下,這樣的大趨勢是無法人為扭轉的。內陸的非中心城市想要吸引頂級青年人才,需要付出的代價要大得多,何況物質和經費上的優勢是站在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這一邊。

當然了,塞冬並不是說偏遠地區的傳統強校就沒有希望,更不是說考生們不應該去報考,這裡想要說的是——考生應該多的將自己的需求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 傳統強校在本科教育、校園風氣、文化沉澱,特別是校友資源和社會影響力方面,比新興高校要強大許多,拿著非985、非211的新高校文憑,在面對工作單位和社會人群時,可能需要更多的解釋。在偏遠傳統強校接受本科基礎教育,然後到發達地區讀研、工作,這是不少人選擇的道路。

· 傳統強校在某些學科上具有極強優勢,比如哈工大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的A+檔學科:機械、控制,以及A檔學科計算機,衍生出了具有很強影響力的哈工大系機器人產業。除機器人外,再舉個例子:哈工大的SCIR實驗室是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國內數一數二的,百度高級副總裁王海峰、騰訊AI實驗室NLP負責人周連強、阿里iDSTNLP負責人郎君,都出自該實驗室。這種實驗室的學生在研一、研二就會被各大互聯網公司“高價訂購”。

總結下就是,在高教大變革的時代,家長和學生要更少地相信傳統印象,而要更多的去挖掘能體現高校和學科新進展的新指標。不然就會犯海灣戰爭前伊拉克誤判自己的錯誤——各類武器裝備在數量上規模龐大,但基本都是軍事裝備革命前的產品,整體比美軍落後一兩代,在戰爭中吃了大虧。

如何快速地評判一所高校、一個學科在學術上的新進展呢?塞冬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教育部學科評估:該評估堪稱中國高校幾年一度的奧運會競賽,有極大影響力,還可以從歷次評估中發現高校學科變化的趨勢。

· ESI學科排名:看各高校進入全球1%的學科有哪些。

· 直接上高校官網:查找自己心儀的專業的年輕老師學術背景、新引進人才的水平。

· 逛逛相關的網站、論壇:百度貼吧、網大(netbig)論壇、水木社區高考版等。

· 最直接的,就是厚著臉皮多找人、多問人,多諮詢在高校就讀的師兄師姐,避免遇到一些大坑:比如自己對某專業所學內容的認知和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當然了,各項指標都有其優缺點,權威如教育部學科評估,也有不少槽點,需要將各方面信息綜合起來判斷。

看到這裡許多人仍然不免有疑問:大學本科主要是打基礎,你說的這些都是科研水平的好壞,是碩士、博士才應該考慮的問題,高考時就過於關注老師的科研水平是不是太早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當前中國的就業環境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我們繼續看下一節。

直面產業升級

老讀者們應該都能感受到,近期塞冬的文章全在講中國的信息產業,講中國的IT公司在國際化和產業升級上取得的進展:

· 有理想的中國IT企業,正在全球攻城略地 | 塞冬

· 中國芯片業能崛起嗎?京東方的經驗告訴你,能! | 塞冬

· 何以“京深杭”(上)

在專業選擇方面,塞冬也是歷來鼓勵理工科學生繼續報考信息產業相關專業——以計算機為第一志願,以自動化、電子、微電子為“備胎”。

中國的人均GDP將在今年突破1萬美元,在從1萬到2萬美元邁進的階段,全球新興經濟體(日、韓、臺、中國大陸沿海發達地區),無一不是以信息產業為主要抓手。

除了“京滬深杭”以外,塞冬此前所描繪的“長江流域IT產業帶”,內陸的新興巨頭——成都、武漢、合肥等,也無一不是把信息產業視作最大的戰略支柱,試圖建設從互聯網到芯片的“全產業鏈”。

在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告別超高速增長的當下,也只有信息產業(從人工智能到芯片到互聯網到智能手機到上游零件)仍然在保持高速增長,並且在持續進行產業升級。

在何以“京深杭”(上)中,塞冬講述了最新一代的獨角獸企業和此前的互聯網公司有何不同:

大比例的新創公司以技術而不再是以業務為導向:人工智能、AI芯片、大數據、新能源汽車…傳統互聯網巨頭也正在高投入向這些領域進軍,而技術導向的結果就是——相關領域人才薪水的大躍進

塞冬2012年碩士畢業後進入互聯網公司,當時的同級小夥伴們都會有些感慨——互聯網的基本格局已定,我們新一代很難再向上一代那樣獲得財富的快速提升。

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過去幾年,新創公司層出不窮,從移動互聯網到O2O,再到信息流、短視頻、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從幾億美元躍升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普通員工在其中也獲得了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股權收益。

而那些沒在創業公司、選擇呆在穩健的知名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類普通員工,其獲得的物質收入,也同樣遠超傳統行業——知名互聯網公司技術崗,畢業稅前20-40萬/年,工作5年後稅前50-150萬/年,是當下北京市場的普遍價格。

更重要的是,由於需求量極大,這樣的收入水平並非只有頂級名校計算機系畢業生才能獲得。“條條大路通計算機”,這是中美兩國發達地區就業市場的真實寫照:

· 普通大學—>考研到名校計算機

· 名校計算機—>名校計算機讀研/或者直接工作

· 名校非計算機專業—>名校計算機讀研

· 名校基礎學科頂級學生—>基礎學科博士—>繞了一圈最終轉行到計算機

從完全沒有聽說過學校名字的計算機系畢業生,到清北最頂級的基礎學科博士,在如今的互聯網就業市場上,這樣背景差異極大的案例都廣泛存在。

那麼,最便捷、最高效的路徑是哪條呢?就塞冬的觀察來看,佔據崗位核心位置、成功年齡較早的,往往都有這樣的背景:

· 名校信息類本科專業,在本科時就很幸運的進入熱門方向知名老師門下從事科研工作。

· 碩士/博士畢業時,已經是有多年相關經驗的業內專家,畢業後直接拿到其他人工作幾年後才能獲得的高崗位、高收入。

和上面所說的哈工大SCIR實驗室類似,國內幾所計算機強校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熱門方向的學生,很難在應屆生就業市場上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學生大都早早地被知名公司預約訂購、在校期間就參與實習,或者和老師一起與知名公司開展聯合研究項目。

而更加少數的精英,如塞冬此前文章所說的,畢業後就直接開始了創業,在30歲左右的年齡就成為業界翹楚——當然了,這些過於個例,不具有代表性。

小結一下就是:中國IT公司面向技術的產業升級,對技術類學生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越早接觸前沿科研的學生,在就業時競爭優勢也就越大。

而且,如上文所說,隨著國內知名高校年輕老師的快速更新換代,本科生所接觸的老師水平也在急劇提升:

一個優秀的中國高中生,如果他高考發揮很好,考上了頂級名校。那麼,他在不同的年代,接觸到的將是水平完全不同的老師:

· 如果他是一個70後,那麼他的大部分老師都不是博士,在本科期間他能學到不錯的基礎知識,然後準備GRE/雅思/託福,在海外名校才開始正經的科研訓練——新東方趕上了這波出國大潮創業成功。

· 如果他是一個80後,那麼他的大部分老師仍然是無法跟上國際前沿的“老土博”,每個學院只有少量幾個從海外二流大學回來的年輕老師能帶著個別學生做一些相對還算靠譜的科研訓練。

· 如果他是一個90後,如果他在本科期間學習很好,那麼他就能有幸跟隨學院裡很少有的、剛從海外回來的學術大牛,做一些國際前沿的研究,甚至在本科期間就有不錯的科研產出。

· 如果他是一個95後,那麼即使他不是學習最優秀的,他也有機會跟著剛從斯坦佛、哈佛歸來的年輕老師一起做研究(回國的頂級名校畢業生越來越多),學院裡的年輕老師大部分都發過國際頂級期刊會議,帶著本科生作出國際一流成果的案例也不再稀罕。

甚至,如果他是一個特大城市學習很好的05後,那麼他在中學裡的老師,都基本是海外名校和清華北大的博士——看看人大附中新招聘老師的學歷: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老師和學生普遍水平的提升,帶來的就是應屆生就業市場上對學生更高的要求。

在塞冬畢業的時代,只要學校和專業ok、編程能力合格、傳統的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突擊兩天覆習一遍,基本都能拿到知名互聯網公司技術崗的offer。

而如今,幾乎所有的應屆求職者在大學期間都或多或少參與過深度學習、大數據相關的科研項目,許多應屆生的水平都超越了工作兩三年的老員工。只會上課時學到的基礎內容,想拿到好的offer,已經是遠遠不夠了。

當然,塞冬連續兩年鼓吹信息類學科,都針對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需要靠自身奮鬥獲得勞動收入,選擇實用的、好就業的專業,是永遠的主流需求。

下面是統計局公佈的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分行業工資: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信息服務業連續兩年超過金融位居第一,信息服務業首次超過金融是2016年,當時的增速分別是9.3%和2.3%。2017年信息服務業的增速是8.7%,金融是4.6%,繼續拉大和金融的差距。

ps: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定義:城鎮非私營單位包括城鎮地區全部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等單位。

下面是1995年和1996年報考北大的高考狀元的專業選擇,除了當年大火(後來很坑)的生命科學以外,其餘仍然是經濟、金融、計算機這樣的熱門專業。過去20年,中國成績最好、最聰明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選擇。哪怕是天天把基礎學科重要性掛在嘴邊的施一公,年輕時也曾讀過計算機的碩士課程。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頂級學生不選擇基礎學科,其主要問題就在於——就業出路太少,付出相同程度的努力,獲得的收入回報性價比太低。

這裡並不是說基礎學科不重要,相反,當前正是中國基礎學科大發展的時代,高校開出的教職薪水節節攀升、各大高校挖人熱情空前高漲——當然,要想進去要求也越來越高。

國內名校基礎學科本科—>美國頂級名校基礎學科博士—>產出國際一線水平論文—>回國內知名高校拿教職—>當好幾年“臨時工”後轉正,這樣的道路對絕大多數人是極其艱難的。

但是,除了學術路線以外,由於國內各領域的產業升級,許多子領域的新創公司也在崛起,由此帶來了對相關領域的金融、證券分析工作崗位的增加。名校基礎學科—>券商/投行/基金行業研究,也是不錯的出路。

總體而言:就業面越窄、收入方差越大的專業,越需要名校經歷,畢竟在這些領域,高收入的崗位就那麼點,“名校”是最簡單的簡歷篩選法。金融、法律這些社科類的好專業,以及基礎學科,都是這樣的例子。

不過,和高考越來越不能定終身一樣,初次就業也早也不是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在競爭激烈、收入高的市場化行業,終身學習、時刻準備被年輕人淘汰,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想要到互聯網公司淘金的同學們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最後對本文做個總結:

· 如今是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時代,看待高校和學科實力要更多參考新數據和新指標,關注各機構引進年輕科研中堅力量的能力。

· 信息科學,仍將是中國從人均1萬美元提升到2萬美元道路上起引領作用的產業,“互聯網泡沫”論喊了20年,但高分學生仍然趨之若鶩並獲得了財富上的極大成功。

· 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年輕學生在大學裡就接觸到前沿的科學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光掌握基礎知識,就業競爭力將大不如前。這也是學生們需要更多關注高水平年輕老師的重要原因。

· 基礎學科的道路是艱難而曲折的,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獲得成功,但如今也是中國基礎學科發展前所未有的黃金年代,無論是從事科研、還是進行相關的行業研究,出路都比以往要好要多——當然了,競爭激烈,難度也在增加。

· 好大學和好專業,並沒有確定的答案,要仔細梳理全家的資源優勢,儘早想清楚未來的就業打算,從地域、家庭等方面綜合考慮,不要光圖名氣。大學生、甚至名校大學生,如今都不是稀罕物,名氣的用處越來越小,符合自身需求、實用才是關鍵。


擴展閱讀:

中國芯片業能崛起嗎?京東方的經驗告訴你,能! | 塞冬

當個稅起徵點時隔7年後重提,當房產稅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 | 塞冬

何以京深杭(下)

有理想的中國IT企業,正在全球攻城略地 | 塞冬

中國式市長、現實版達康——耿彥波 | 塞冬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自媒體作者,互聯網從業者塞冬,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曾參與北京大學的中國自主CPU研發團隊。本文於2018年6月25日首發於作者的微信公眾號黔財有話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TE4ODc5Mg==&mid=2650325577&idx=1&sn=79cde923ea98f0a3f70fcd48862ef090),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高教變革和產業升級時代的高考志願填報|塞冬

知乎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點資訊: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