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文化知多少?

礼仪文化

莒国远离周王室中心,更易疏离于周礼之外,其文化独具特色,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本土形成的“夷礼”,同时也吸纳了周王室所谓的正统礼仪文化。

崇天祭:莒国传承了东夷人对自然天地的崇拜信仰,祭祀的天神往往以太阳为代表,另外还有山岳、凤鸟等。

莒国文化知多少?

“日云山”图像文字

1960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

东夷族的领袖太昊、少昊之命名,也体现了源于太阳为图腾的自然神灵崇拜,田昌五释此图像文字为“昊”,说明莒地陵阳河一带可能是太昊、少昊氏族最早的地望。

尊夷礼:莒国人非常尊崇夷礼,有不少“杀身成礼”的故事,莒敖公时期的史官柱厉叔以死表达忠君爱国之心,对“夷礼”的尊崇可见一斑。

讲礼乐:莒人对夷礼的尊崇,还表现在对音乐的爱好上,具体表现为“喜饮酒歌舞”的习俗。东夷人好饮酒,并能歌善舞,陵阳河等遗址普遍随葬酒器。

莒国文化知多少?

古莒地出土蚌形黑陶响器

莒国文化知多少?

刘家店子出土的錞于

青铜文化

莒国青铜文化历经商代、西周,到春秋中期达到空前水平,颇有自己的特点。

鸟崇拜

青铜器许多以鸟形为装饰,也证明了莒人崇拜鸟的习俗由来已久

造型独特

有许多传世佳作,青铜方鼎为莒国铜器之精品。

不恪守周礼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士大夫五鼎四簋,据莒侯簋铭文记载,莒国国君一次铸造青铜簋达八件,莒太史申鼎有“造鼎十”的铭文记载,说明莒国国君、贵族对周礼规格都有所逾越。

吸收外来文化

莒国与周边国族保持着频繁密切的交往,与南方楚、吴越文化相互影响,一些青铜器上有明显的南方各国元素。

礼器乐器精美

莒国青铜乐器多而精。大中型墓葬中,几乎都有编钟或者编鎛出土,显示出礼乐文明的发达。

婚姻制度

周代莒国的婚姻形态有一夫一妻制、陪媵制、烝报制、赘婿婚等。

一夫一妻制:这是周代莒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婚姻形式,周代是宗法社会,虽然为了传宗接代可以多娶,但重嫡庶之别不得多“妻”,所谓嫡妻、正室只许有一个。

陪媵制:即一女出嫁,其娣侄即妹妹、侄女陪同正妻一起随嫁,陪嫁的女子就叫“媵”,家庭地位仅次于正妻。媵婚制带有原始社会对偶婚制姐妹共夫的遗风。

烝报制:烝,就是儿子在父亲死后娶父妾媵(即庶母)的婚制。报,就是侄娶伯父、叔父之妾为妻,以及弟在兄死后娶嫂为妻的婚制。

赘婿婚:即男子到女家落户,莒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有赘婿制度。鲁国大夫公孙穆伯到莒国会盟,见到莒女而生爱慕之心,后抛弃鲁大夫的政治地位,带着钱财来到莒国与莒女一起生活,就是赘婿婚的生动案例。

饮食风俗

莒国的饮食风俗,主要体现在青铜饮食器具、饮食生活和饮酒习俗等方面。《左传》载孔子云:“器以藏礼。”周代以饮食器具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和所盛事物的种类等,来标志消费者的政治身份、社会地位和宗法等级,因此食器体现了礼制,也成为礼器。

炊器:鼎是两周最常用的炊器,大致与现代的铁锅相当,用于烹煮肉食或宴享时作为盛食或盛汤之器。鬲用途主要是煮粥。同时还和甗配套蒸煮食物,甗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主要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国文化知多少?

西大庄出土铜甗

莒国文化知多少?

于家沟出土铜鼎

莒国文化知多少?

长岭镇出土铜鬲

食器:用来盛饭、盛菜、盛水和进食的器物包括簋、豆等。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故城出土灰陶豆

莒国文化知多少?

西大庄出土铜簋

酒器:酒器是人们用来温酒、盛酒、饮酒的器具。其中有的酒器还兼有盛水的功能。主要有尊、壶、爵角等。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国文化知多少?

莒地出土举 虘又 角 、高柄蛋壳黑陶杯、铜壶 (莒国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