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仿制药的历史

50多年前,一家叫做兰博西的印度公司通过仿制瑞士罗氏公司的一种镇静剂,以极低的价格销售给买不起正版药的印度穷人,第一年就赚了100多万美元。

印度仿制药的历史

这一举动让兰博西的商业模式初具雏形:通过模仿或者说仿制的方式,为吃不起药的穷人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

巨额利润加上为穷人提供低价药品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决定鼓励本土制药公司。

1970年,印度政府颁布的《专利法》,法案允许印度制药公司仿制生产任意一种药品,只要在生产工艺上和其他药厂专利注册的生产工艺有一定区别便可。

印度仿制药的历史

这一法案的颁布实际上为本土制药公司进行药品的仿制开了绿灯,至此,印度仿制药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一种药在美国上市几个月,就能在印度找到仿制药。

1995年,印度专利局向印度制药厂Natco签发“专利许可”,允许其生产德国拜耳公司治疗肝癌的仿制药,拜耳公司于2011年向其发起侵权诉讼,没想到却遭到强制许可,印度专利局的理由是“拜耳药物太贵,普通民众消费不起”。

印度仿制药的历史

而那些没有获得“强制许可”的制药公司一边出售仿制药,一边与原来的研发厂家进行专利法律战。兰博西每年都要面对各种诉讼,几乎跟全球知名制药公司都打过官司,即便如此,兰博西的廉价仿制药仍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并成为了世界第五大制药企业。

印度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药品出口全球200多个国家,疫苗和生物制药产品出口到150个国家。有媒体报道,印度的仿制药60%以上出口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市场上的仿制药品近40%来自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