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識」端午節的習俗你了解多少

​​​一、端午節的簡介

1.時間: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2.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3.端午節最早記載於《荊楚歲時記》,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4.端午節的別稱還稱龍日節 、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5.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龍舟競渡形式敬龍神的習俗。

6.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屈原是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7.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8.屈原的作品:

《離騷》、《九歌》、《天問》、《九章》。梁啟超推薦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9.端午節的習俗

掛艾葉菖蒲,佩香囊(五彩繩),吃粽子,飲雄黃酒、燻蒼朮,賽龍舟,放風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