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日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000625.SZ)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002594.SZ)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欲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合作。这是继今年4月双方意向合作后的第二次联手。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剧变的情况下,以更开放的姿态谋求改革与合作,才是大型车企未来的出路。对于长安汽车和比亚迪的此次合作,朱华荣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目前呈现“多而散,大而弱”的特征,行业挑战空前,未来新的竞争格局将会是汽车圈层与圈层间的相互竞争。

以长安汽车与比亚迪的各自行业境况来看,此番合作可谓各取所需。连续多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桂冠的长安汽车在2017年“马失前蹄”,同年,比亚迪的动力电池销量龙头也“让位”于势头正猛的宁德时代。作为国家队的一员,长安汽车首个明确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并于2017年10月,提出发展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而政府补贴退坡后的比亚迪也呈现出明显的创收乏力,急需开放原来相对封闭的供应体系,以更积极的姿态来迎接市场变化。

多面竞合

据长安汽车方面的书面回复,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将联合投资50亿元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电池合资企业,共同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选址重庆两江地区,毗邻长安汽车部分整车厂,产能按照10GWH规划,分阶段实施,一期达成5~6GWH,二期达成4~5GWH。

事实上,这并非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厂首次合资成立电池厂,早在2017年,宁德时代就先后与上汽集团、东风汽车成立了电池合资公司。与汽车领域布局相对单一的宁德时代相比,比亚迪此前的动力电池一直是垂直供应,自产自销。自动力电池出货量在2017年被宁德时代反超后,比亚迪开始萌生变革念头,于2017年下半年公开宣布考虑开放动力电池供应系统,并在今年7月首次开放动力电池体系,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比亚迪的这个合作可以为后续的企业合作打样,吸引更多整车企业加入。”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钟师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意向与比亚迪合作的乘车企业还有北京汽车(01958.HK)、长城汽车(601633.SH)、一汽集团等。同时,长安汽车也入股比亚迪的电池业务板块,双方通过股权和资本强化纽带联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长安汽车并没有选择已经持股的宁德时代作为合作方。2017年上半年,宁德时代首次披露上市信息时,长安汽车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的德茂海润持有发行前股份1.18%。“宁德时代现在太热了,想要进一步增资或者合资办厂的门槛都比较高。”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北汽新能源一位中层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整车企业都不会把电池的宝押在某单一企业上,而是会选择多个合作伙伴,以保证供应安全,目前龙头整车企业均有多个电池供应商。

比亚迪除了是电池供应商,更是一家整车企业。“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在三电系统、市场渠道方面都有很多的积累,长安汽车与其未来合作的空间会更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组顾问颜景辉说。

2017年10月,长安汽车率先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宣布将于2025年将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届时,长安将推出21款全新纯电动汽车和1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4月23日,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宣布正式启动“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意欲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

宏伟的蓝图需要一笔一划的描绘,与比亚迪的合作,可以看做实质性的推进。除了动力电池厂,双方在新能源领域,还欲围绕电池回收再制造、电池快充、移动换电、充电高速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再寻成立合资企业的契机。

此外,据协议,双方还将利用“长安出行”平台,投放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同时,长安汽车与比亚迪还将共同探索KD工厂、渠道、服务等领域的海外市场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约车业务的海外推广展开业务。

各取所需

据朱华荣的回顾,2017年11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其同在中南海参会,彼此交流后萌生组建团队合作的意愿。“不到8个月的时间,已推进了很多合作,中南海促进了我们的合作。”朱华荣说。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并非朱华荣所轻描淡写的那样临时起意,在多层压力下,无论是比亚迪还是长安汽车,都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寻觅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双方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让出冠军宝座,同时两家企业高层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要谋合作,求变革。

2017年全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但净利却同比下滑30.61%。事实上这份净利还包含16.13亿元的政府补贴,扣非后,净利同比下滑逼近40%。公司解释,盈利增长下滑系合资品牌投资收益下滑所致。

所谓合资品牌投资收益下滑,主要是指长安福特和长安标致雪铁龙收益的下降。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仅为82.8万辆,较2016年下降12.3%,长安福特的投资收益仅为60.39亿元,同比下降33.12%;长安标致雪铁龙汽同年亏损5.54亿元。同年长安汽车共销售汽车287.2万辆,同比下滑6.23%,位列中国汽车集团第四。此外,其自主品牌桂冠也让位于吉利。

至2018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收200.1亿,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13.9亿,同比下滑42.0%。同时,其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为32万辆,同比下滑22.2%。

而合作的另一方,业绩情况也大不如前。比亚迪的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营收为1059.8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40.6亿元,同比减少19.7%。旗下传统燃油车销量仅为24.5万辆,同比下降24.62%。此外,该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247.38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滑8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同比大跌超173.58%。

“长安汽车有上百万辆汽车的年产销量,在发动机等零部件上具有成本优势,而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占有技术、规模等优势,双方可以优势互补”王传福说。

在2017年之前,比亚迪曾牢居国内动力电池销冠位置。2017年,宁德时代以11.8GWh的装机量超越比亚迪的7.2GWh。至今年5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达5.46GWh,而同期的比亚迪仅为2.55GWh。

受累于政府补贴的退坡,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并未像以往一样支撑比公司业绩的飘红,其大力推广的云轨业务,市场前景尚有待考量。有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的翻身仗,除了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化,可能就要仰仗动力电池了。

6月27日,比亚迪青海南川动力电池工厂投产下线。按照比亚迪的规划,该工厂一期产能为10GWh。到2020年,比亚迪动力预计其电池总产能可达60GWh,超过了宁德时代规划的的54GWh。

往期精彩回顾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行业」动力电池领域深度绑定 长安比亚迪二度牵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