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简单实用的摄影技巧?

前度再见


有。构图、用光和色彩搭配是摄影美学中三个关键要素,如果没有时间或兴趣去系统学习摄影知识,可以对这三点做一些简单了解,会对拍摄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一、了解构图原则

构图方式很多,对初学者而言不好一下掌握。对初学者,我个人更建议了解构图原则,而不是构图的具体形式,因为所有构图形式都源于构图原则,“知其所以然”比“知其然”更重要:

最主要构图原则包括均衡(稳定)、协调、简洁:

1、均衡(稳定)

从便于理解出发,我们从反面来分析,尽量避免以下提及的构图不当:

(1)地平线歪斜

(2)左右配比失衡

头上长“角”、画面配比不均匀

2、协调

构图和谐、舒服,不会带来局促感或不适感。典型的反面例子如:

(1)头部长角

(2)构图太满

除非是为了观察细节,否则构图不宜过满:

(3)运动方向空间太小

运动方向空间太小,会给人以局促感,感觉不适:

3、简洁

摄影是减法,通过构图略去不需要的元素和景物,可以突出主题,增加图片的观赏性: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主体不明确,画面杂乱,没有视觉中心点或视觉中心点太多,这也是所谓超广角比较难以驾驭的主要原因,因为视角太广,很容易导致画面主体淹没在环境要素中。

二、了解光线方向

初学者不需要了解那么系统,但起码不要犯一些用光错误。以最常见的人像拍摄为例,要尽量避免以下用光不当:

(1)逆光大黑脸

(2)侧光阴阳脸

如果不是为了体现人物面部的刚性和立体感(比如钢铁型男),也没有反光板或闪灯等补光措施(注意此前提!),一般建议慎用侧光人像,容易拍出阴阳脸:

三、了解色彩搭配

在摄影美学中,色彩搭配是很有讲究的。初学者虽然不可能短期掌握所有搭配原则,但相邻色、互补色还是要有个概念:

色彩单配是一个专门的美学分支,时间有限,不予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搜相关教程,好的色彩搭配对提升画面的美感是非常关键的:

爱摄影、爱生活,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摄影的时候,多注意侧逆光。摄影是用二位的形势来表现三维的空间,所以,为了增强画面的立体感,我们就要多多的利用测逆光来表现空间感。测逆光拍摄时,阴影的出现有助于展现拍摄主体的质感和形状。

例图-1: 逆光下的颐和园十七孔桥 宾得645D 拍摄 F16,5秒 逆光拍摄

例图-2: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光影 富士 X-pro1 拍摄 F8 1/200秒 测光拍摄

例图-3: 印尼龙目岛 佳能5D Mark II F10 5秒 逆光拍摄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要多尝试测逆光的拍摄,特别是在清晨或者黄昏的时候,效果尤为突出。

例图-4: 川西拍摄贡嘎雪山群 飞思IQ260,F16,20秒 测光拍摄

例图-5: 草原深处日出 飞思IQ160 逆光拍摄

增加前景,引导线可以增加空间感,但光线的运用也一样重要,而且三维效果更强。


网际飞侠


简单使用的摄影技巧肯定有啦,推荐部分给你吧,按照推荐的思路,拍出的照片很容易就超过一般人啦。

(这张前段时间拍的片用的技巧就比较简单)

1、拍摄前注意构图

平时我们手机拍照基本都是对着人就拍,那么现在开始注意下构图,能够让照片变得不一样,常用的是“井”字构图法。就是我们拍照的时候,简单的把画面画成9宫格(自己想象出来),然后把需要重点表现的对象放在“井”字的4个点上,比如拍人像的时候,我们把人的眼睛往4个点靠,这样很容易会让照片变得协调了。


2、注意色彩搭配

拍摄的时候我们不要随便拿起相机就拍,而是注意下色彩搭配好不好。比如要拍人像的话,不知到如何搭配,那我们可以选择白裙或者黑裙,这是万能的搭配,很容易就和背景融合了。

(这张总体是用的简单思路)

3、选择简单背景

普通人拍照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处都拍,哪怕是环境非常凌乱。我们现在要拍好照片的话,那背景我们就要好好选择一下,总体比较简单、比较干净、比较统一的最好。拍出来的照片很容易就提升了。


4、选择好的光线

照片总体要避免浮躁。比如我们不要在太阳比较猛烈的情况去拍照,那样不但很容易过曝,而且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浮躁,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如果我们选择傍晚拍的话,这个时候就非常好了,光线柔和,万事万物都非常协调。


以上4点是我总结比较实用的摄影技巧,就算从来不了解摄影的新手,也会非常快速学会,以后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了,可以再更多的了解摄影,拍出更加美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