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一些老人身上看不到一点时间的沉淀,只有浅薄和无知?

琴陶


这问题挺大的。

它道出了人生是否停滞的问题,这跟一个公司是否停止增长其实也是一样的。


暂时先不说老人,咱们就先说说自己。

有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一年来似乎没什么进步?今年的自己和去年的自己好像没什么不同嘛。

我就有过这种感觉,思想认识上没有多少突破,事业上没什么突破,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就是今天的样子。

但不同的是,我有危机感。每当发现自己长时间没有任何进步时,就会惶恐,就会寻求改变,继而,还真是有一些改变,多数是失败的改变,有时是成功的改变……

但有的人,比如提问中的“所指的老人”,他们是没有危机感的。

“我就这样了!”

“我已经老球了,你还希望我怎样?”

“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已经老了。”

…………

如上,【我已经老了】这是很多老人停止进步的借口,但其实,他们并不老,也就60多岁,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60多岁应该是成年人的末期而已。

停止学习,害怕学习,不想改变,这是不少60多岁的人一种心态。这种心态让他们越来越难以融入现代社会。

比如说:

不是利用手机银行转账。

不会移动支付,不敢尝试,不想尝试。

不会也不想尝试网上购物。

每次购火车票,都得跑到车站排队购买。

…………

完全可以说,不少老人(其实算不上)因为害怕改变,排斥学习,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我这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不也挺好?”

另外,因为不想改变自己,结果这些老人的娱乐生活也很单一。

有时候我会想:“我若像他们那么无忧无虑,你看我会玩得有多嗨!”

但实际上,他们的娱乐生活,远远赶不上我们。


我所认识的一些老人,快80岁了,什么都会,五笔打字,手机转账等等,基本上什么都会,他们的生活,至少跟现代科技的进步是基本吻合的,他们享受了科技、社会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


不是已经退休了,所以抱着“我已经老了”这种心态,而是,这种人中年时,也基本上会有这种心态。因为他们会说“我都快退休了,这些新事物是年轻人的事。”


综上,浅薄和无知不止是针对提问中所指的那些人。实际上,它是针对所有人。

当一个人30多岁时,就已经不寻求进步,今年就是去年的重复,明年还是今年这个样子,当他们老了,必然还是如此,因为更有借口了嘛。


题外话:

提问者其实并不关心某些老年人是否浅薄和无知,他们头疼的是,那么浅薄和无知,却还要天天来说教我们这些晚辈。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要么你大胆告知,不要再对我说教。要么减少接触的机会。

最后,他们对你说教,也许是一种把你看重的一种表现。


话说,以前我也喜欢对比我小的人说教,后来不说了,因为有可能,我在他们的眼里也是浅薄与无知。

多数时候,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是什么。


寒木钓萌


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岁月的洗礼中收获智慧。

大浪淘沙,能最后成为漂亮石头的终归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沙子被掏掉了。

社会生活就是大浪,几番荡涤,大部分人能对时间的馈赠有所感悟就很不错了,能从中汲取智慧,那就是很棒了。

浅薄和无知其实跟年龄没什么关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之前什么样,除非经历巨大的打击,开窍后立志改变,大部分会一直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下去,禀性难移。

看到有的答案里说提问者不尊重老人,我觉得是太敏感玻璃心了。题主都点明了是“一些”也不是全部,事实上确实存在这些老人,公交车前插队拥挤的、躺在马路上讹人的、占小便宜自己觉得自己聪明绝顶的……你没遇到过不代表不存在,题主说的就是这些人,他们连基本的公德心都没有,你着急维护他们干嘛。

有美德的老人值得尊敬,素质堪忧的老人应该自警改正,这跟尊老爱老好不矛盾,如果对所有老人都让着捧着随便让他们破坏社会规则,那对遵守规则的老人岂不是一种不公平?

看问题换一种角度,讲观点升一个高度,墙裂后是砖,我是专门引玉的抛砖人——
墙笑裂

墙笑裂


错误的态度+愚蠢的过往

我们并非在恶意攻击老者,也不是在有意袒护那些无理蛮横的年轻人,而是要以一种辩证的态度看待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不是加入了某些因素就会变了。

年轻人有好人坏人,有浪荡有规矩。

老人也有好人坏人,有沉淀有糟粕。

如果要一棍子打死,当然不可。

有些老人,年轻时没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改变自身的态度教导子女,而用所谓的愚孝道、淡薄亲情、夫妻不和睦、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待子女,子女当然在长大之后不会对老人好,这都是老人年轻时咎由自取,能怪谁?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当我想起当父母不需要考试时,我就不寒而栗!

你做错了,始终可以悔改,看你的态度。

你不愿意悔改,连面对家庭的态度都没有,能怪谁?

还是那句话,民智未开,成家时懂哪怕一点点如何照顾家庭的知识,就不会有以后!


赖仲达


这个问题有点以偏概全,或者别有用心,有意挑起群体对立。一个人的修为品行与能力,性别,年龄,地域无关,与一个人的家庭和受到的教育有关。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中,都有品行高尚者,同样劣迹斑斑的也不乏其人。

近年来,媒体网络上不断有老年人的负面报道,什么暴走族,广场舞以及公共汽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等,严重损害了老年群体形象。

首先,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者,他们依仗尊重老人的社会风尚,恶意消费人们的善良。把多数人的善举当成理所当然,不仅没有丝毫感恩,反而心安理得。久而久之就把这种待遇,当成了习惯。一旦有一天失去了这种待遇,就会心有不甘,甚至大打出手,伤害他人。比如,强迫别人让座,高考前一天依然我行我素,大跳广场舞,从不在乎他人的心理感受等。

其次,传统习惯与现代生活理念的冲突,造成老年人与年轻人群体的抵触。传统的中国家庭,讲究多子多福四代同堂,这个大家庭里,家长有不可挑战的权威。而年轻的一代,更希望有自己的私人领地,我的地盘我做主。传统习惯与现代生活发生了抵触,所以,不论在城市和乡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去住敬老院的越来越多,几代同堂的家庭几乎不在存在。再有就是一些老年人优先的习惯,妨碍了年轻人的利益。比如,在交通拥挤的城市,如果在早晚高峰时,过分强调老年人优先,似乎对本来就有时间压力的年轻人不公,可能造成他们因此而迟到。而老年人在时间上相对富裕,没有压力。如果此时发生老年人与年轻人争座位,难免引起年轻人的不满。

第三,一些地痞无赖肆意践踏道德底线,挑战社会的公序良俗,恶意挑起对老年人责难。这些人一贯的恃强凌弱,欺行霸市。不仅没有丝毫的尊老敬老之意,反而专门欺负孤寡老人。甚至公然挑战社会秩序,比如在东北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公然要求一名解放军战士让座。这不仅是对战士的侮辱,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所幸被一位女青年斥责阻止,可见社会公德还是占据了上风。还有一些公交司机,已安全为理由拒绝老年乘车等。

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之,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更是层出不穷。每个年龄层段都有一些品行不端者,他们远远不能代表这个群体。更不应该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挑起群体对立,破坏社会的和谐氛围。


无奈且向上


等你老了,再回头想想你今天提出的问题,你会有较好的答案。

每个人生存的时代和环境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教育程度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世界观也就不一样。如果世界上所有老人都依着你的眼光去发展,都让你看出时间的积淀,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往你想象的方向发展。但有一样,你看不出也正说明了你的肤浅,有内涵的老人不是一个肤浅之人能看出来的,正如有句话:心中有什么,看到的才是什么。

我不知道你是从哪儿看到老人的浅薄和无知的,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年轻人有没有你所说的浅薄和无知?


小孔成像-小孔


其实这个问题无非几点,一,历史因素,现在的老人应该大部份为四十年代左右的,那时不管外部或内部原因都以填饱肚子,活命为主,在动荡的社会中保护自己及家人,所以造就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有人小心翼翼,有人胆大包天,脑子里的概念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导致教育下一代时用自己的老观念去教育!

二,家庭因素,有些前辈的家庭观念就是小亏不能吃,大亏不能忍,自以为是,时间久了变成倚老卖老,年青时没得到过教训,变老后更得寸进尺,你说时间的沉淀他会悟出什么人生道理?现在一些老人认为在不疯狂就死了,不信你看一小部份去跳广场舞的,当然大部份还是通情达理的。

三,受教育程度因素,一些受过教育或门风严谨的老人,你看他们大部份很慈善,后人都很有礼貌,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你看一些邪恶的老人,你们可以问下自己父母,他们祖上人品咋样,保证一片嘘声!还有些人认为我这样是性情中人,啥叫性情中人?大脑控制不住嘴和四肢?那是精神病人。

与人为善,不管你多大年纪,给后人做个榜样!当然有些人家教很好,误交损友,入错圈子,本质并不多坏!

当然有些原因或许不可逆


52630860


本不想参与这个讨论的,但忍不住还是说两句。

一老年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好的,你在周围看一下,那一家的父母退休后不是在带孙子、外孙,年青人有多少不是在用父母的钱买房子还嫌给的少?这一代老人勤劳、善良,自己省吃俭用,尽量照顾儿孙,这不是岁月所给的最好的积淀嗎?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忠厚本分,就是最优秀的品质,你们还希望什么,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中科院院士嗎?那先问你们自己有多少岁月的沉淀。

有少数老人做了一些违背公德的事情,比如上车强硬占座、打人、辱侮妇女等,但是和各不同年龄段的人比起来,那一个做坏事的比例更大?

庞氏骗局、诈骗、杀人、強奸,那一件事不比一个老头子抢座位的事大?自媒体又何必反复宣传这些老人。尽管他们是该接受道德谴责,但必定是极少极少数人。另外我们这代老人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生长的,沒有接受过所谓贵族礼仪教育,只有扑实本色,在有些场合可能并不得体,但人谁沒有缺点,希望青年人多点宽容,少些挑剔。

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脑子不再好使,接受新生事物变慢,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但这是自然规律,对谁都一样。会上网的老年人极少,就是会上网,多数对这个问题也置之一笑,沒人理会。所以这种问题很少有老年人发声。最后一句,清宽容些,你也会老。。


旁观者岚


老人百种不是,他们怎么生活一辈子,我们现在的人这么无知的评价,我们也是弱智。老年人的晚辈不就是我们吗?我们现在这么牛逼,所以就不尽孝,在老人的心中最坏最看不起的是我们这一代白眼狼,省吃俭用,含辛菇苦,拼死培养我们,有一碗饭吃了开始说三道四,对老人百般挑剔,所以老人不愿和咱们做一起,现在老人的任务完成了,我们怎么去处这种关系,去为人子女,不让后辈让我们寒心,这些才是我们这一辈人该好好深思和做人的最基本,我们是人,不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佛爷结福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变老了还是变坏了,我只知道我们生存时代的局限性,无知和愚昧伴随一生,父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一边为他们养老送终,一边又用尽必生的心血哺养和教育我们的后代,两副担子一肩挑,现在儿女成人了,我们又肩负着护孙子的责任,当有一天我们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时,无论有无成就的子孙,他们会在病床边陪伴你一会吗?他们会尽到子女的一点点责任吗?我们这一代人知道感恩,知道竖比40年前和40年后中国和本人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一点点还是翻天覆地;现在的年轻人一来就今天美日欧怎样?中国又怎样?你怎么不问40年前美日欧怎样,中国又怎样?不知是无知还是愚昧,问题是今天你们受的教育怎么会让你们这样?

当你们变老了的时候,不知是你们坏,还是我们坏?这其中包括你们所有人的父母和我们还有我自己所有人的儿女。

我们这一代人,能忍受所有的痛苦不堪,不知……


农村巷163


都是环境的问题,现在经常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还是有点道理的。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也一样,有的文明礼貌,有的则蛮横无理,都是环境造成的差异,一个和蔼的老人家里必定是和谐的;而一个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的老人家里肯定具有非常多的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验,有的人究其一生都没能摆脱狭小的利益圈子,所以每天斤斤计较,唯恐他人多占了自己便宜,而自己得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沾沾自喜,不跳出这个圈子,无论年纪多大,在别人看来都是“小人”

现在大多数人到一定年龄就已经看开了,不再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转而去寻求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开始学习和沉淀,总结了自己的人生,这便是睿智的老人。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是这个说不完说不清,再加上本人文笔太差,导致没有思绪……所以写出来会很乱,请条友谅解一下

(以上为小生浅薄之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点出,在此谢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