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歷史沿革及分佈情況

邳州年畫源於邳州民間雕刻畫。邳州最早的民間繪畫見於邳州市四戶鎮大墩子、戴莊鎮劉林古文化遺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精美彩陶畫。其出土面積之廣,彩陶器之多,且彩陶紋飾秀美,色彩古樸絢麗,至今仍鮮豔奪目,證明當時的繪畫技藝、造型、用色、製作工藝己非常發達。其中許多作品是用繩子和模具在泥胎上壓印花紋,可見邳州先民們己發明了印製技術。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明清時期,隨著大運河在邳州市內貫通,蘇、魯、浙、皖、閩船隻往來,促進了市場貿易的發展,南北文化藝術的交流,邳州年畫得到迅速發展,應用範圍也得到擴展。套彩拓印、雕刻紋樣、生活裝飾、包裝彩紙、祖譜中堂、神佛造像等,題材內容非常豐富,如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吉祥富貴、生活禮儀、戲劇傳說、時事風物等。在雕版技法上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且構圖飽滿,色彩明朗嬌豔,邳州的年畫進入了空前繁榮階段。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到了近代,創作年畫在我國興起,邳州年畫逐漸向多層次多品種發展。傳統年畫與現代創作年畫並存,邳州的年畫在繼承傳統年畫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提高。

邳州年畫曾分佈於土山鎮的包莊村、鐵富鎮的北馮場村、戴莊鎮的加口村,四戶鎮的竹園村、找埠村,港上鎮的馮家村等,有數十家作坊。近年來,隨著應用範圍及市場的衝擊,已經鮮有繪製年畫的藝人身影。

基本內容及藝術特徵

邳州年畫從內容上可以劃分為兩種,傳統複製年畫和現代創作年畫。傳統複製年畫是畫工、刻版工、印製工分工刻印,流水作業,具有題材內容和傳統技法的傳承性。其品種有木版年畫、窗花、掛箋、佛像畫、家堂畫、紙馬、紙牌、紙錢、咒符、春帖、庚帖、包裝彩紙等,主要用於民俗年節,烘托節日氣氛,宗教信仰,祭祀神靈,鎮邪逐疫,吉祥納福,娛樂遊戲等。現代創作年畫是集畫稿創作、刻版、印製於一身,作者一人完成,創作主題和內容是反映現代生產生活、民風民俗,主要用於欣賞、展示。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年畫的形式包括:黑白版畫、彩色套色版畫、水印版畫、油印版畫等。其題材和內容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

年畫的製作過程包括:創作、複製畫稿;挑選優質木板,以三合板或五合板為最佳;對木板進行刨平打磨處理;浸泡脫膠;上漆、上蠟、上膠;在加工、處理好的木板上覆印畫稿。傳統水印彩色套版要按色彩套數分版;現代代水印版畫不分色版,在一塊色板上分色印刷即可;用刻刀刻制紋樣;固定紋板、紙張;印刷,傳統年畫先印主版墨稿,後套彩色;現代水印年畫先套彩色,後印主版墨線;套色;手繪加工完成。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年畫把現實和理想融為一體,以其大膽、潑辣、簡練的構圖,誇張概括的形象,單純豔麗、對比強烈的色彩,使其淳樸真實,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時代感。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主要價值

六千多年來,邳州年畫由古陶壓印花紋衍生而來,邳州年畫也隨民間繪畫的興衰不斷地變更,邳州各地幾乎都有一些藝人專門從事邳州年畫製作,具有父子、師徒相傳的家族傳承特點。

邳州年畫的繪畫技法多種多樣,多以傳統的工藝技法制作,並不斷地學習借鑑不同門類的技法創新發展。邳州年畫題材廣泛,包括古今人物、飛鳥走獸、生產生活習俗、鄉土民風民情、婚喪嫁娶、吉祥喜慶等,記錄了中國民間年畫的發展歷史及中國社會的發展變更歷史。

徐州傳統美術形式:邳州年畫(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年畫於2007年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