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惡夢 之 元祐黨案:續第14章 航海王朝

靖康二年(1127年),宗澤知開封府,先是收降了河東大盜王善的七十萬人馬,萬輛戰車。然後收降了楊進的三十萬人馬,還有王再興、李貴、王大郎等人的兵馬。東京的倉庫還有積粟,可供二百萬人吃用一兩年。

當時天下大亂,豪強之士聚眾為兵,結寨自保。農民沒有了可耕的田園,商人沒有了可貿易的市集,於是紛紛依附豪強,佔據太行之麓,但求苟且活命。宗澤往諭以大義,盡皆收之帳下,名之曰“忠義”。

漢光武帝僅有漁陽的一支部隊,而後來能夠平定天下,也是因為收降了各地的群盜,將近有兩千萬之眾(這裡面有累計,降了叛、叛了降的),所以他有一個外號叫“銅馬帝”。光武帝有謀略,擁有了這些兵,進,可以轉戰千里,退,可以堅壁固守。來歸降的我都收下,你想走的,一個我也不留。等到天下既定,遣散了一千多萬兵,讓他們各歸田裡。

安排妥當之後,宗澤上疏請求高宗返回京城。朝廷卻下了詔:荊、襄、江、淮都做好準備,以待皇上巡幸。宗澤趕緊上疏勸諫。

這時的山東又出現了盜賊。當權者認為他們都以“義軍”為名,下令他們停止勤王。宗澤上疏道:“自從金人圍困京城,忠義之士因義憤而揭竿而起,從廣東、廣西、湖北、湖南、福建、江、淮,跨越幾千裡,紛紛發兵勤王。當時的大臣鼠目寸光,不但不能加以調用,反而使他們飢餓困頓,他們中的弱者死於道路,強者反身盜。這不是他們的罪過,而是大臣處理不當所致。現在河東、河西不願降服金國而結寨自保者,不計其數;全國各地的忠義之士爭先救駕者,又不計其數。現在這個詔令一下,臣擔心如果再有危急,又有誰願意為陛下盡忠效力呢?”

宗澤又派他的兒子宗穎趕到朝廷,上疏道:“天下之事,如果見機而為,待時而動,則無往不成。現在我軍收復了伊、洛,河東、河北的山寨義軍也接踵而至,他們天天盼望官兵的到來。現在正是大好時機,中興之兆已見,金人必亡,然而要做到這些,就在於陛下下定決心、抓住時機了。”

宗澤先後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請求高宗回京,都被黃潛善等人擋了回去。宗澤憂憤成疾,嘆息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建炎二年(1128)七月,宗澤連呼三聲“渡河!渡河!渡河!”然後溘然而逝,享年七十歲。宗穎和岳飛一起扶柩至鎮江,把他與他的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的京峴山上。

宗澤一死,那百萬“義軍”便散而為盜,流入江、湘、閩、粵各地,輾轉掠劫數千裡,不等金人大兵入侵,江南之鄉已遍地狼煙。如果不是韓世忠、岳飛亟起平亂,估計宋朝很快就會滅亡了。

所以《宋史》說高宗,“恭儉仁厚,繼體守文則有餘,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

王夫之也說,高宗是中材之下者。

◎建炎四年(1130)春正月,御舟碇海中。

金人一再逼近,勢必擒住高宗才罷休。高宗坐不住了,問呂頤浩:“現在該怎麼辦?”於是呂頤浩獻了“航海避敵”之策,請高宗到海上去躲一躲。

金人到了明州(今寧波)。張俊及守臣劉洪道遣兵掩擊,殺傷無數。金人潰敗,向北逃去,死於江中的士兵不計其數,連夜拔寨,屯兵餘姚,又請金兀朮過來助戰。

而這個時候,高宗已經逃到了台州的章安鎮。

七天之後,金兵再此發動進攻。張俊引兵敗走台州,明州的居民跟著一起走的有十之七八。浙東副總管張思政及劉洪道相繼遁去,不知所向。

金人攻陷明州的當天晚上,大雨震電,又乘勝攻破定海,發水軍去襲擊高宗的御舟。張公裕用大舶,夾擊金人的小船,金人眼看不能取勝,趕緊撤退。

高宗的船隊離開章安鎮,再往南,航向溫州。

這個逃亡的“海上朝廷”當時有多窮,從《宋史》裡記載的一件事情,我們可以瞭解一二,說的就是這一年的正月:“換給僧道度牒,人輸錢十千”。度牒,也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證。在古代可不是隨便就能出家的,必須通過考試,最後由官方認可了,才會頒發度牒。估計高宗已經窮得無米下鍋了,才打起了和尚、道士的主意。具體僧道的人數雖然已經不可考,但是徽宗朝時曾經大力發展過道教,光是一個道士林靈素就有近兩萬弟子,所以全國的出家人應該有個四五十萬。就算有一半人老老實實交錢的,也能搜刮來二三十萬緡,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二月,金軍以舟師行海,狂追了高宗三百餘里,但是追命的哪有逃命的跑得快。金軍沒有追上,只好撤兵。

金人攻陷了潭州,將吏王暕、劉價、趙聿之戰死,向子諲率兵奪門而逃。金兵大掠之後,屠城。

兀朮縱兵燒掠明州、臨安等城,攜帶著搶來的金銀財寶,從大運河水陸並進,經秀州(今嘉興)、平江(今蘇州)等地向北撤退。岳飛率軍從宜興趕到常州,截擊兀朮。四戰皆捷,還擒住了女真萬戶少主孛堇等十一人。

在另外一條戰線上,金人攻陷了汴京,權留守上官悟出奔,被盜賊所殺。

這時,高宗乘船到達溫州。朝廷詔令岳飛配合鎮江的韓世忠,從左翼進擊金軍,伺機恢復建康。

韓世忠在黃天蕩把金軍困了四十多天。兀朮乞求會面,韓世忠說:“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相全。”兀朮語塞。最後有奸細獻策,兀朮才得逃脫以入江。

而這時,鼎州(今湖南常德)的鐘相聚眾起義,自稱楚王,破州縣、焚官府、殺貪官,號召“等貴賤、均貧富”,得到了鼎、澧、潭、嶽、辰等州的響應。

茶陵縣的軍賊有二千餘人,侵犯郴州的永興縣。

金人進入平江,縱兵焚掠。

鐘相領起義軍攻陷率澧州,殺了守臣黃宗。

權湖北制置使傅雱招諭孔彥舟,彥舟聽命,命為湖南、北捉殺使。

三月,金人進入常州,守臣周杞棄城去。

金人侵犯終南縣,經略使鄭恩戰敗,死之。

金人至鎮江府,韓世忠屯兵焦山寺,邀擊之。

高宗的御舟離開了溫州,準備回浙西。

御營前軍將楊勍叛變。

孔彥舟遣間混入義軍作內應,鐘相不備,被俘殺。數十萬義軍在楊么、夏誠等率領下轉入洞庭湖,據湖泊港汊為險,瀕湖設寨,兵農相兼,繼續與官府對抗。

夏四月,以觀文殿學士朱勝非為江西、湖南北宣撫使。張浚引兵至房州,知道金人退兵,於是返回。

高宗到達了越州。下詔親征,巡幸浙西。

韓世忠與兀朮再戰江中,金人乘風縱火,世忠大敗。

岳飛在於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戰大捷,殺得金兵橫屍十五里。

劉光世的部下王德大破“妖賊”王宗石於信州貴溪縣,執其渠帥,諸縣悉平。

五月,金人焚建康府,執李梲、陳邦光而去。淮南宣撫司統制岳飛邀擊於靜安鎮,敗之。

金人攻陷定遠縣,執閭勍去,閭勍不屈,死之。

命江、浙州縣祭戰死兵民。分江東、西為鄂州、江州、池州三路,置安撫使。

是月,劉超據荊南,分兵犯峽州,又合叛將彭筠犯復州。

淮西敗將崔增陷焦湖水砦。

六月,以劉光世部兵為御前巡衛軍,光世為都統制。更御前五軍為神武軍,御營五軍為神武副軍。

置鎮撫使六人:陳規,德安府、復州、漢陽軍;解潛,荊南府、歸、峽州、荊門、公安軍;程昌寓,鼎、澧州;陳求道,襄陽府、鄧、隨、郢州;範之才,金、均、房州;馮長寧,淮寧、順昌府、蔡州。

秋七月, 張浚貢獻黃金萬兩以助軍用。

王闢犯房州,守臣韋知幾棄城走。

楊勍受劉光世招安,尋復叛去,迫泉州。

崔增犯太平州,守臣郭偉拒卻之。

申命元祐黨人子孫於州郡自陳,盡還當得恩數。

禁閩、廣、淮、浙上午海舶商販山東,慮為金人鄉導。詔江、浙、福建州縣,諭豪右募民兵據險立柵,防遏外寇。

建州民範汝為作亂,命統制李捧捕之。

金人完顏昌立劉豫為帝,國號“齊”。

八月,金人李成請降於江州,詔撫納之。

薛慶與金人戰於揚州城下,死之。

陳萬信餘黨雷進作亂。焚慈利、石門二縣。

詔岳飛救楚州,仍命劉光世遣兵往援。

杜湛渡江討群賊,復石首等五縣。

盜賊潛入梅州,殺守臣沈同之,大掠而去。

知虢州邵興遣統制閻興及金人戰於解州東,屢破之。

金人陷承州。

命陳思恭屯兵明州,以防海道。

九月,劉豫僭位於北京(大名府)。

金人攻楚州,趙立死之。

趙霖復和州。

金人李成遣馬進犯興國軍。

荊、襄賊趙延壽犯德安府,陳規拒卻之。

金人犯揚州,統制靳賽逆戰於港河,敗之。

金人陷延安府,執呂世存,又陷保安軍。

張浚遣都統制劉錫統五路兵及金將婁宿戰於富平縣,浚駐邠州督戰,官軍敗績。

趙延壽焚郢州。

金人陷楚州,鎮撫使李彥先求救,兵敗死之。

十月,完顏昌破楚州後,放秦檜歸宋。

金人在北方窮於應付各地義軍的反抗,在南線又接二連三地失利,這使得完顏昌改變了原來的軍事進攻的計劃,拾起來“以和議佐攻戰”的策略。“南自南,北自北”是他的方案,也是後來秦檜的政治指南。

秦檜在欽宗朝時任御史中丞等官,他反對過割地,力主過迎戰,反對過金人立張邦昌為帝,結果被金軍強令北上,在完顏昌帳下充當“任用”,後升為“參謀軍事”。

完顏昌率兵進攻山陽(今江蘇淮安)的時候,秦檜隨軍同行。

秦檜攜帶家眷到達行都臨安後,聲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才逃回來。朝中大臣多持懷疑態度。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與秦檜關係要好,竭力保薦他的忠心。

朱勝非在《秀水閒居錄》中寫道:秦檜隨敵北去,為大帥完顏昌任用,至是與其家得歸。檜,王氏婿也。王仲山有別業在濟南,金為取千緡其行,然全家來歸,婢僕亦無損,人知其非逃歸也。

秦檜一見到高宗便提議同金國講和,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並呈上草擬的和議書。

宋高宗喜得夜不能寐,認為秦檜忠心可嘉,任命秦檜為禮部尚書。秦檜的隨從也都改為京官,就連船工孫靖也補官為承信郎。

十一月壬子,日至南,高宗率百官遙拜二帝。

下詔追封贈故相汲公(呂大防)、申公(呂公著)、許公(範純仁)。

命孔彥舟援江州。

馬進分兵犯洪州。

李敦仁犯撫州崇仁縣,命李山、張忠彥討之。

金人犯熙州,總管劉惟輔戰敗之,殺五千餘人。再犯熙州,惟輔軍潰被執,死之。

以張俊為江南招討使,討李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