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2018年4月16日,琉璃燈工大師小爐匠任波收徒儀式在淄川1954文創園舉行。任波宣佈接收王學見、王豔、孫武、呂燁、佘雁輝為入室弟子。並請業內吹制大師鞏克海出席見證。

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師徒合影

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鞏克海(左)小爐匠任波(右)

任波是琉璃燈工工藝非遺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淄博市工藝美術大師、瀋陽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也是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淄博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淄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作品被上海玻璃博物館、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國家藝術基金收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關注。創辦了國內首個專門傳播燈工工藝的小爐匠微信公眾平臺。

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拜師帖

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弟子們在拜師貼上簽名

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向師傅遞交拜師貼

非遺傳承,帶動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小爐匠任波舉行收徒儀式

為師傅敬茶

任波大師收徒前,為他們進行時間不等的嚴格培訓和技藝的指導,為弟子全面系統地傳授琉璃燈工製作的各種工藝技法。任波說,接收徒弟是為了更好地推廣和傳播琉璃燈工製作工藝,讓琉璃燈工找到更富有熱情和創造力的傳承者並使之發揚光大。對徒弟的要求是熱愛、吃苦、創新。要全面掌握琉璃燈工製作技法,獨立進行琉璃燈工作品創作,持之以恆,勇於創新。為了鞏固教學成果,師徒會定期舉辦師生作品展,通過相互交流、切磋技藝,開闊眼界,提高欣賞水平和創作水平。為傳統的琉璃燈工製作工藝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任波大師收徒更趨於年輕化,當前大部分非遺燈工工藝都是以師徒傳承為方式獲得技藝知識,沿襲的都是傳統的技藝規範和模式,並沒有經過專業的現代教育學習。對於傳統手工藝人來說,他們有精湛的技藝,但是缺乏專業的美術基礎和設計創新意識,更缺乏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為了讓燈工找到更富有熱情和創造力的傳承者和受眾,會趨向於專業領域的學生,並且對於大學生自身創業也是一個方向。(孫兆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