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什麼是法書?

法書不同於書法。法書是對古代名家墨跡的尊稱,意指書法之楷模,也即是書法之法的意思。

歷代所尊崇的法書有哪些呢?我們今天來看看故宮的收藏!

陸機草隸書平復帖卷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晉,陸機書,紙本,手卷,縱23.7cm,橫20.6cm

《平復帖》內容涉及三個人物,賀循,字彥先,是陸機的朋友,身體多病,難以痊癒。陸機說他能夠維持現狀,已經可慶,又有子侍奉,可以無憂了。吳子楊,以前曾到過陸家,但未受到重視。如今將西行,復來相見,其威儀舉動,自有一種較前不同的氣宇軒昂之美。最後說到夏伯榮,他因寇亂阻隔,沒有消息。

《平復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餘年,是現存年代最早並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平復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都有參考價值。

王羲之行書蘭亭序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晉,王羲之書,唐,褚遂良摹,紙本,行書,縱24cm,橫88.5cm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陰名士四十一人集於蘭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賦詩,匯為一卷,由王羲之當場作序。這篇序情文並茂,心手雙暢,向稱“天下第一行書”。其妍美流便的風神,被後世視為行書的典範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羲之書法,在得到《蘭亭序》真跡後,曾命當朝書法名家褚遂良、歐陽詢以及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勾摹數本,分賜臣下,以廣佈揚。蘭亭真跡據記載已隨唐太宗殉葬昭陵。這些唐摹本主要有兩個系統,一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等墨跡摹本,多屬此係統,以馮摹的“神龍本”最為接近原作;一為歐陽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歐本,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舊傳為褚遂良所摹,故卷前項元汴標題“褚摹王羲之蘭亭帖”,簡稱為“褚摹蘭亭”,實未必確切。全卷有宋、元、明諸家題跋或觀款,以及鑑藏印記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紹興內府“紹興”、“內府印”、“睿思東閣”等7方印屬真,第一後紙上米芾詩題及7方鈐印亦真。因知此卷當為北宋米芾前臨摹本。但作品質地屬楮皮紙,是宋以後方普遍使用的紙質,或可證此為北宋摹本。全卷由兩幅紙拼接,前紙19行,後紙9行,行款排列較松勻,以臨寫為主,輔以勾描,因此書寫較為流暢,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傳鑑藏經過大致為:北宋滕中、南宋紹興內府、元趙孟頫、明浦江鄭氏、項元汴、清卞永譽、乾隆內府。曾著錄於清顧復《平生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安岐《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阮元《石渠隨筆》等書,並刻入“蘭亭八柱”。

王羲之行草書雨後帖頁(宋摹本)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晉,傳晉王羲之書,紙本,行草,縱25.7cm,橫14.9cm

《雨後帖》傳為王羲之所書的一通信札,所談之事不可考,書字不夠規範,個別字難於辨認。

此帖最早見於清代安岐《墨緣匯觀》:“雨後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專家鑑定認為此帖並非王羲之親書原跡,依據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鈐印中除“紹興”外皆不真。書法確有沉雄古雅之氣,但與《姨母》、《喪亂》諸帖和《蘭亭序》對比相去甚遠。二是從用紙分析,紙為深褐色帶有細橫簾紋的竹紙。而竹紙在晉代是沒有的,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九曾雲:“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三是晉代的書寫工具是實心筆,行筆時筆毫開叉而經常出現賊毫,然《雨後帖》則用兼毫筆,筆畫既軟又肥,字距之間筆勢連帶而出現牽絲,無一筆賊毫出現,因此不應為晉時所書。

從此帖的墨色濃淡變化觀察,與運筆的啟收、頓挫轉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無勾摹痕跡,因此判斷此帖應是古臨本,書寫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紹興以前。

謝安行書中郎帖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晉謝安書,紙本,行書,縱23.3cm,橫25.7cm

八月五日告淵、朗、廓、攸、靖、玄、允等,何圖酷禍暴集,中郎奄至逝沒。哀痛崩慟,五情破裂,不自堪忍,痛當奈何!當復奈何!汝等哀慕斷絕,號咷深至,豈可為心。奈何!奈何!安疏。

帖前鑑藏印有兩半方,印文均不辨。帖後鑑藏印有南宋“德壽”,明“吳楨”、“黃琳美之”、“新安吳廷”、“許叔次家藏”、“楊嘉”、“堵氏”等印,以及清乾隆內府、宣統內府諸印。《中郎帖》是傳為東晉人謝安書寫的一封報喪書信,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時表達了自己內心痛苦不堪、難以忍受的情感。

《中郎帖》又稱《八月五日帖》。此帖有“德壽”璽印,為南宋高宗之印(高宗趙構做太上皇時曾退居德壽殿),另據此帖紙、墨等判斷,可確認它為南宋紹興御書院中人所臨摹的古帖,雖然不是謝安的真跡,依然寶貴。

在南宋,由於高宗以來歷代皇帝對二王及晉人書的嗜好,上行下效,使南宋書風充滿古雅蕭散的氣質。此帖行筆圓轉流暢,筆法純熟,具有典雅豐腴、氣度雍容的特點。宋《宣和書譜》、《雲煙過眼錄》,明《東圖玄覽》、《清河書畫舫》,清《式古堂書畫匯考》、《平生壯觀》、《大觀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著錄。

王獻之行書中秋帖卷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傳為晉王獻之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曆(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寶。

《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從行筆中可知,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清吳升《大觀錄》雲:“此跡書法古厚,黑採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據當代書畫鑑定家研究,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王獻之行草書東山松帖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晉,王獻之書,紙本,行草書,縱22.8cm,橫22.3cm

新埭無乏,東山松更送八百。敘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給,勿更須報。

此帖無款署和題跋。鑑藏印鈐南宋“紹興”連珠印、“內府書印”,明文徵明、劉承禧、吳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兩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內府諸印和乾隆題語,已被颳去。

《東山松帖》是王獻之寫的一通信札,為斷札,有四字磨滅。“埭”(音帶)即堵水的堤。“東山松更送八百”應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護堤、美化之用。此帖下筆婆娑,百態橫生,蕭散秀逸。

宋內府《宣和書譜》、《中興館閣錄》,明董其昌《容臺集》,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安岐《墨緣匯觀》著錄。刻入明吳廷《餘清齋法帖》、董其昌《戲鴻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

章草出師頌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隋人書,紙本,章草書,縱21.2cm,橫29.1cm

本幅無款。後紙宋米友仁跋:“右出師頌,隋賢書,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審定。”右下鈐“監書畫博士印”。

引首篆書“晉墨”兩字及花押“伍”,押上鈐“御府圖書”,據押和印,前人定為宋高宗書,實為明人仿寫。此本見於著錄的有: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吳其貞《吳氏書畫記》、孫鑛《書畫跋跋續》、清·顧復《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吳升《大觀錄》、《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阮元《石渠隨筆》、孫嶽頒《佩文齋書畫譜》、倪濤《六藝之一錄》等書。刻入《三希堂法帖》。根據著錄書及鑑藏印記,此本稱為“紹興本”《出師頌》,據米友仁跋,多定為隋賢書,也有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寫,乃至唐人作。

《出師頌》作為流傳有緒的章草墨跡曾留存有兩本,一為此“紹興本”,一為“宣和本”。此紹興本《出師頌》本無名款,後人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作,或謂隋賢或唐人書,並無定論。從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約、王涯等人鑑藏印看,書寫不會晚於初唐。據宋·米友仁跋定為“隋賢書”當較可信。

此書屬較典型的早期章草書體,“蠶頭鳳尾”帶有隸書遺痕,“銀鉤蠆尾”具草書特徵,整體書風規整而不失變化,勁健中見自然飛動之勢,古樸又典雅,是六朝以來創立規範章草的傳統體貌,唯稍增飄逸之勢,與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體大致相近。故定為隋人書是合宜的。

歐陽詢行書張翰帖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唐,歐陽詢書,紙本,縱25.1cm,橫31.7cm,行書,11行98字

此段文字見於《晉書·文苑》及《世說新語》等書中,但均屬節錄。張翰是西晉吳郡(今蘇州)人,富於才情,為人舒放不羈,曠達縱酒,當時人將他喻為三國魏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嵇(阮嵇曾為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稱他“江東步兵”。他追隨賀循至洛陽做了齊王的官,但他並不快樂,時常思念江南故鄉,於是萌生隱退山林、遠離亂世之念,後終棄官回鄉。

《張翰帖》原屬《史事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跡之一,十分珍貴。此帖的書法特點是字體修長,筆力剛勁挺拔,風格險峻,精神外露。對開有瘦金書題跋一則,是宋徽宗趙佶在賞鑑之餘寫下的心得。他評此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並指出歐陽詢“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面折庭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這段評語對我們欣賞《張翰帖》以及其他歐體書都是極為重要的。

歐陽詢行楷書卜商讀書帖頁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唐,歐陽詢書,紙本,冊頁,縱25.7cm,橫16.5cm,行楷書,6行53字

“卜商讀書畢,見孔子。孔子問焉,何為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於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這段文字見於《尚書大傳》,是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言論一則,應是歐陽詢當年著述手稿。收入他所編輯的《藝文類聚》卷五五《雜文部·讀書》之中,與史籍相較,帖中個別字有出入。

此帖為雙鉤廓填本,墨氣鮮潤。從書法上看,筆法嚴謹又不失生動氣韻,點畫的起止處強化方切硬折。歐陽詢晚年將北碑用筆特點融於二王書風,而兼容南北正是“歐體”獨到之處。此為歐陽詢的行楷代表作之一。

此帖宋代藏於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歸安岐所有,後來成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輯入《法書大觀》冊中。

李白草書上陽臺帖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唐,李白書,紙本,縱28.5cm,橫38.1cm。草書5行,共25字

這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其落筆天縱,收筆處一放開鋒,宋黃庭堅評李白的詩與書雲:“及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山谷題跋》)

此帖曾入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籟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入張伯駒手,建國後獻給中央國務院。1958年此帖轉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楊凝式草書神仙起居法卷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府之物,後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府。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勢於攲側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此書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

范仲淹楷書道服贊卷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宋,范仲淹書,紙本,手卷,縱34.8cm,橫47.9cm,楷書8行

此帖是范仲淹為同年友人“平海書記許兄”所制道服撰寫的一篇贊文,稱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潔其身”之舉。宋代文人士大夫喜與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遙是與。”穿著道服,遂成一時風氣。此卷行筆清勁瘦硬,結字方正端謹,風骨峭拔,頗具王羲之《樂毅論》遺意。時人稱此帖“文醇筆勁,既美且箴。”據考證此帖作於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以前。

宋徽宗草書湖州帖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宋,趙佶繪,絹本,設色,縱24.5cm,橫24.8cm

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諸州水並湊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沒溺。賴劉尚書□撫,以此人心差安,不然,僅不可安耳。真卿白。

鑑藏印有:宋“政和”兩方(皆偽)、“紹興”三方(右中左上兩印偽)、“機暇清賞”、“內府書印”,元“北燕張氏珍藏”、“端本”,明洪武內府“司印”、“項墨林鑑賞章”,清“梁清標印”、“儀周鑑賞”等。

此帖為傳顏真卿所書的一通信札,講述湖州地區發生水災,百姓得到安撫一事。根據書寫的內容和史料推測,書寫時間應在唐大曆七年(772年)以後,即顏真卿任職湖州刺史期間。但經專家鑑定,此帖非顏氏所書,理由如下:其一,書寫所用紙張為加粉砑光的竹料紙,而這種紙在宋代才出現。其二,在書寫風格方面作者用筆圓轉連綿,側媚多姿,墨色華潤,與顏真卿所書《祭侄文稿》的悲切、《爭座位帖》的激昂意態迥別,完全不像顏書中鋒多“屋漏痕”意。因此可推斷此帖為宋人之仿本。

清安岐《墨緣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

安弘嵩隸楷書大智度論卷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十六國北涼,安弘嵩書,紙本,隸楷書,縱25.1cm,橫342.5cm

《大智度論》是闡釋佛典《大品般若經》的論書,古印度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漢譯,共一百卷。此卷抄寫其第五十五卷第廿八品,卷首已殘,尾題“法師慧融,經比丘安弘嵩寫”。敦煌曾出土另一卷《大智度論》,抄寫第五十九卷第卅六品,亦題安弘嵩寫,筆跡與此卷相同。

漢字書體自漢末至魏晉時期,經歷了由隸至楷的演變。北涼地處西域,其傳世墨跡和碑刻中的字體較之中原同時期作品,保留了較多的隸意,且筆勢峭拔,風格獨特,書法史上稱為“北涼體”。此卷為代表之作,極為珍罕。

國詮楷書善見律卷

故宮深藏的15卷“法書”

唐,國詮書,紙本,楷書,縱22.6cm,橫468.8cm

國詮,初唐經生,生平不詳。此卷為其貞觀廿二年(648年)十二月十日手抄小乘佛教律部重要經典《善見律》。字作典型的唐代“經生體”,結構謹嚴優美,筆畫挺拔腴潤,使轉靈活生動。全文二百六十餘行,四千四百多字,一筆不苟,整齊勻淨,表現了書者虔誠的心境與深湛的功力,實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

今日所見唐人寫經主要為百年前敦煌藏經洞發現,多出民間寫手,且斷爛殘破。此卷則為千年傳世之本,首尾俱全。卷末題名中有“趙模監”、“閻立本總監”字樣,趙氏為宮廷“搨書人”,曾摹《蘭亭序》;閻氏後官至右相,曾繪《步輦圖》。研究者據此認定此卷是當時奉敕所作的皇家珍品。

同樣難得的是此卷的傳承過程。它曾入南宋內府,鈐有高宗“紹興”、理宗“緝熙殿寶”二璽;元代曾歸趙孟頫、皇姊祥哥剌吉兩大藏家;明代華夏、董其昌及清初王鴻緒曾藏;入清宮後著錄於《秘殿珠林續編》。卷後趙孟頫、馮子振、趙巖、邢侗、董其昌等大家的題跋相互輝映,為之增重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