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佛教文化——茶禅一味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前5世纪之间的古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进入隋唐后达到了鼎盛,而中国茶道恰恰也是兴起于唐朝。

中国茶道的创立者,茶圣陆羽,自幼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里读经诵佛,成年后又与诗僧皎然相识,并结为了缁素忘年之交,从此“生相相知死相随”。

在陆羽所著的《自传》和《茶经》中,既有僧人嗜茶的记载,也有颂扬佛教的词章。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道从诞生之初,就与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最好的表现就是“禅茶一味”。

茶道与佛教文化——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

最初,茶与佛教的关系仅限于僧人们饮茶而已。然而,僧人们很快意识到了茶有着其他饮料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开始了茶事活动的实践。

这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茶道和佛教在思想内涵上的契合点被不断地发现。

其一曰,苦

佛理广博精深,但以“四谛”为总纲。所谓“四谛”即“苦,集”、“灭”、“道”,是释迦牟尼成佛后,第一次在鹿野苑所宣讲的佛法。

“四谛”以“苦”为首,“苦”即人所承受的痛苦,分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八种佛教思想认为,人类生存过程中一切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会造成人的“苦恼”。只有通过修习佛法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才能从“苦”中解脱出来。

茶道与佛教文化——茶禅一味

茶有着“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口感,又有着“苦而寒,阴中之阴,沈(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功效,由这些特点引发的联想能够帮助人们在修习佛法时理解“苦谛”,参悟人生。

其二曰,静

佛教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一一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都是以静为基础的。佛教禅宗也是在“静”中创立的。

佛家有著名的“拈花微笑”的故事,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日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就是通过这次“以心传心”,摩柯迦叶成为印度禅宗的初祖。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始大彻大悟,成为静虑”的典范。后来,达摩摩欲返回印度,遂仿效佛祖授法,令众弟子畅谈心得,只有慧可一言不发。达摩认为慧可“得吾神髓”,就将衣钵传给了慧可,立慧可为二祖。三祖僧灿“隐思空山,萧然静坐,继承师讳”。

四祖道信“即嗣祖风,摄心无寐”,提倡“闭门坐”。五祖弘忍则强调“栖神山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

而静也是修习中国茶道的不二法门,中国茶道“四谛”为“和、静、怡、真”,茶人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其三曰,凡

茶道与佛教文化——茶禅一味

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此言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茶道本身确实是从细小的生活琐事中演化出来的,而这种从细处着眼参悟天地万物之奥秘和人生百态之哲理的方式,恰恰与佛教通过平凡的小事参悟佛法的主张不谋而合。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专门研究佛律的源律禅师来问慧海禅师:“和尚你修道用功吗?”慧海答:“用功。”

问:“怎么用功?”慧海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源律禅师又问:“所有人都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难道他们也都和你一样用功吗?”答:“不同。”问:“为什么不同?”慧海禅师道:“他们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心中百般思索俗事;该睡觉时不肯睡觉,心中千般计较种种得失所以不同。”源律禅师无言以对。可见禅茶一味,都是从吃饭、睡觉这类平凡小事中去体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法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则徒劳无益。

要知众生本妙明心,原与诸佛无异,只因无始以来为妄想尘劳百般缠绕,不能显现,所以沉沦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离。诸佛悯之,不得已开示种种修行法门,无非令众生解脱。

所谓放下一切,是放下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一十八界都要放下,其他名利、恩爱、毁誉、得失,乃至一切财物、性命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泡,无可留恋,执之即成障道因缘。

故统要放下,连此放下之念亦无,一放下一切放下,一日时放下、永久放下、尽未来际都放下,如此放下干净了、长永了,本妙明心显现,即与诸佛无异。”

茶道与佛教文化——茶禅一味

虚云法师这段开示讲得很清楚。其中,所谓“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具有的六种功能,是“心所依者”。所谓“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所谓“六识、”即六根对六尘的反映,眼识为见,耳识为闻,识为尝,鼻识为嗅,身识为触,意识为思虑。具有认识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尘”以及由此产生的“六识”总称十八界。

十八界放下了,名利、恩怨、得失、财物,甚至生死自然也放下了,这一切的心灵包袱统统放下,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轻松和自由。怀着这样的心态,眼前纷扰的事物,突然豁然开朗;人世间的沉浮,再也无碍于心。

正如《金刚经》一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茶道也与佛教一样,对“放”十分推崇。品茶之时,将一切凡俗事物放在脑后,才能放松紧绷的神经,释放被束缚的心灵;才能涤荡心性,澄澈灵台;才能感受到那淡淡的茶香,领悟到那与禅机一味的茶道真谛。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曾说:“如何是向上,只有放下,不放下,怎么向上?”品茶也是如此,如何是品茶,只有放下,背着包袱,抱着包袱,如何品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