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五)

奧地利

塞默靈鐵路

塞默靈鐵路連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和南部小鎮塞默靈,全長41.9公里 ,是世界上最早的高山鐵路,現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塞默靈是阿爾卑斯山的一個隘口,峭壁崎嶇、河谷險峻。1842年,一道皇家法令宣佈將維也納至格洛格尼茨的鐵路延伸至塞默靈,由此開始了世界上第一條高山鐵路的修建工程。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五)

當時共有近2萬名工人參與築路建設,其中還有很多的婦女。她們用籃子、籮筐等向工地運送灰漿,並負責送食物。當時很多是整個家庭都來了,在這裡建成了一個個完整的村鎮,營區或定居點。在為時6年的整個築路過程中,大約有1000名工人失去了生命,多數是被傷寒和霍亂奪去的生命。在當時十分簡陋的施工條件下,塞默靈鐵路堪稱是一個人類創造的奇蹟,因此,它也被世人譽為“歐洲最偉大的土木工程”。


格拉茨歷史中心

格拉茨是施蒂里亞州首府,奧地利第2大城市。穆爾河流貫市中心,扼匈牙利平原通往亞得里亞海的要衝,早在800年前就有人定居,13世紀逐漸發展成市鎮,成為東西歐商隊必經之路。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五)

格拉茨城的歷史心臟是一箇中歐都市的綜合體現,它留有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了幾個世紀的痕跡。這個古老的城市集中了自中世紀以來的建築風格和每一次藝術運動的碩果,以及周邊地區的不同文化。


瓦豪文化景觀

瓦豪是多瑙河河谷的一部分,地處梅爾克和克雷姆斯之間,風景秀麗,是極具吸引力的觀光勝地。這裡完整地保存了該地區自史前時期演化至今仍然清晰可見的痕跡,包括建築、城市規劃以及主要用於葡萄種植的農業設施。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五)

瓦豪依山傍水,景緻旖旎秀麗,在悠悠的歲月長河中,完好地保存了其原有的歷史舊貌。

這裡的建築、居住區和土地的耕種,雖然隨著歲月逐漸發展演變,但依舊保存了基本的中世紀風貌,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維也納歷史中心

維也納是從早期的哥特人和羅馬人定居點發展起來的,後成為奧匈帝國首都,那是已經帶有濃郁的中世紀巴洛克色彩。從早期著名的"維也納樂派"一直到20世紀初,維也納一直在歐洲樂壇上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維也納還是建築藝術精華的匯聚地,包括巴洛克風格的城堡和庭院,還有建於19世紀晚期的環城大道。沿著壯麗寬闊的林蔭環城大道散佈著維也納最重要的名勝古蹟,既有宏偉的樓群,也有紀念碑和各式公園。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五)

維也納古城歷史悠久,城中風格迥異的的歷史建築述說著20世紀維也納社會不斷髮展,價值觀不斷轉變的歷史進程。

歐洲三個重要的文化和政治發展階段:中世紀時代、巴洛克時期和。“創建期”在維也納的城市發展和歷史建築中得到充分展示。

從16世紀開始,維也納就成為舉世公認的“歐洲音樂之都”。

維也納是從早期的哥特和羅馬人定居點發展起來的,到中世紀時期,已經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帶有濃郁的巴洛克色彩。從早期偉大的“維也納樂派”到20世紀初葉的“創建期”,維也納一直在歐洲樂壇上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維也納還是建築藝術精華的匯聚地,包括巴洛克風格的城堡和庭院,還有建於19世紀晚期的環城大道,沿著這條壯麗寬闊的林蔭大道散佈著維也納最重要名勝古蹟::胡浮堡皇宮、博物館和人民公園等。


費爾特湖/新錫德爾湖文化景觀

新錫德爾湖本屬匈牙利,1922年將三分之二的湖區劃歸奧地利,有運河與匈牙利境內多瑙河支流雷普採河相通。湖岸蘆葦茂密,棲有珍貴水禽,為國際禁獵地。新錫德爾湖四周由蘆葦環繞著,沒有支流的湖水經過嚴重的蒸發略含鹹味。由於地貌所致,新錫德爾湖是自然的天堂,250多種鳥類在這片自然保護區內自由自在地生活。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十五)

新錫德爾湖八千年以來一直是多種文化的彙集地,形成了自己豐富的景觀,是人類行為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逐步演變發展的結果。湖區周圍出色的鄉村建築和幾座18到19世紀的宮殿為該地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