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的侯毅是阿里的張小龍」,怎麼理解,才不會跑偏?

“盒馬的侯毅是阿里的張小龍”,怎麼理解,才不會跑偏?

最近,有人把阿里旗下盒馬鮮生的侯毅比做是阿里的張小龍。他們認為侯毅以及他創辦的盒馬是近年來阿里最出人意料的產品。

的確,用盒馬的侯毅對比微信的張小龍,這個說法也是新鮮,不過小郝子認為,從阿里的角度上來說,侯毅真的應該算是“吃喝”新零售上的張小龍,但卻不是阿里唯一的“張小龍”。

無疑,張小龍做出微信讓騰訊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第一張“船票”,更重要的是,在其後關鍵的發展點上,開闢“朋友圈”戰場,同意了“公眾號”拓展,並且在“搖一搖”上下了功夫,再加上“微信支付”異軍突起,由此,微信不僅很好地捲入新用戶,也非常好地粘住了老用戶,這才讓它成了如今月活躍度超10億人的中國第一應用。

更重要的是,馬化騰憑藉微信,可以嫁接遊戲、電商、外賣等各種玩法,為自己和投資的合作伙伴們創造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從而在流量去中心化的時代,更有聯盟打法的勝算。

“盒馬的侯毅是阿里的張小龍”,怎麼理解,才不會跑偏?

轉而再看看侯毅,他原來在京東做物流出身,到阿里後,因為有禁業協議,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向阿里CEO張勇申請打造一塊新零售業務,當然,一個物流出身的人做零售,被零售老咖們各種笑話,說他不懂,但他憑藉自身的物流經驗和零售人脈,加上互聯網的思維,還是將盒馬做起來了。

當然,一開始,盒馬算阿里的保密項目,也是張勇鼎力支持的戰略級項目,畢竟新零售走線上線下結合,阿里太需要一個能“親力親為”的試驗田,迭代、試錯、證明。因此,侯毅也才能全心全意打造盒馬,全力做盒馬的第一產品經理。

就比如說,他對盒馬的很多菜色、產品要親自嘗試,經常在不是飯點的時候,邀請周圍員工一起試吃,評論其中好壞,確定烹飪方法是否合適,原料是否夠水準,所以經常聽他屬下說他又胖了,算“工傷”,而離他辦公室近的盒馬員工們也都胖了,更要申請“工傷”。甚至為了設計出合適當地用戶口味的菜品,還給高薪、高職,從各大著名酒店請來“總廚”滿足盒馬對吃喝的追求。

另外,在30分鐘送達周邊3公里等方面,更是侯毅的老本行,很多快遞路徑設計,呈送手段等都由他親自參與構造方法論。

“盒馬的侯毅是阿里的張小龍”,怎麼理解,才不會跑偏?

所以,從這些角度上來看,侯毅算得上是“阿里張小龍”式的人物。但在小郝子綜合來看,“阿里張小龍”不該只有他一個,還有兩個人個人覺得擔得起如此稱謂:

其一,如今淘寶“一號位”蔣凡,此人是80後,阿里2013年收購友盟後,意外得來的人才。早年,馬雲說微信紅包“偷襲珍珠港”,為了讓阿里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全集團下功夫做“來往”,想在社交上突破,後來,來往難以改變局勢,於是,B計劃啟動,蔣凡負責做手機淘寶,目標是幹掉PC端的淘寶,而蔣凡帶隊只用半年,就完成任務,讓阿里有了移動互聯網的定心丸,穩定了電商基礎,其後它才能氣定神閒地佈局線上線下,走向新零售。

其二,如今主管阿里影業的樊治銘,花名木華黎,原是支付寶團隊老人,正是他帶隊開發了幫助支付寶連接銀行卡的“快捷支付”,由此,開闢了第三方支付與銀行協同支付的範式,更重要的是,他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與天弘基金開發出“餘額寶”,推動開啟二維碼支付,這不僅幫助支付寶激活用戶,改變了僅是資金管道的宿命,更點燃了互聯網金融的這個火爆的新市場,激發了金融科技的各種創新。

因此,小郝子想說,如果說騰訊有一個厲害的張小龍,那麼侯毅、蔣凡、樊治銘就是阿里的張小龍們,所以,這兩家公司才能在全球市場上翻雲覆雨,成就中國互聯網的絕對兩極,牛X真不是吹出來的,是這群牛人帶隊,一起做出來的。

——————————————

作者:小郝子 / 11年傳媒經歷,前商業雜誌資深記者,一隻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