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所大學和10個學科雖「非一流」,實力卻非常強大!

近日,“雙一流”名單公佈後,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僅有42所,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只有95所。然而,有這樣的一批大學或學科,它們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也不是“雙一流”,但卻憑各自的特色和不菲的實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燕山大學

這18所大學和10個學科雖“非一流”,實力卻非常強大!

燕山大學位於河北秦皇島,辦學歷史悠久,前身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隸屬於機械工業部,具有機械部“四小龍”之一美稱。1978年該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6年,國防科工委和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學,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和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學。燕山大學是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74所國家“特色中帶你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之一。燕山大學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是特色鮮明、國內外知名的研究教學型大學。設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燕山大學是國防科技工業的主力軍,在裝備製造業等領域享有非常高的地位。

學校優勢

辦學歷史悠久,省部共建,學科優勢明顯。

國家重點學科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材料學。

東北財經大學

這18所大學和10個學科雖“非一流”,實力卻非常強大!

作為曾經和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齊名的“中國財經四大院校”之一的東北財經大學,名聲顯赫。雖然過去的“老四所”裡面有三所都已經是“211工程”高校,唯獨東北財經大學因為一些原因未能進入。可是東財已經成為財政部、教育部與遼寧省共建高校,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相比很多211工程大學在國家重點學科上都有優勢。而且東北財經大學位於大連,風景優美。專業的財經院校,對想要報考相關專業的學子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學校優勢

專業財經院校,實力雄厚,風景優美

國家重點學科

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數量經濟學。

首都醫科大學

這18所大學和10個學科雖“非一流”,實力卻非常強大!

首都醫科大學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一所以醫學為特色的。首都醫科大學名師薈萃,人才濟濟:有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5名長江學者,6名傑青。優秀學者的數量比很多211院校好很多。而且首都醫科大學在學科建設上也卓有成就:擁有的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5個國家臨床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達到了63個之多,首都醫科大學還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一大批的知名附屬醫院,這一切都說明了首都醫科大學的實力!對那些成績不拔尖,把學醫作為自己畢生理想的學子來說,首都醫科大學是一所性價比很高的院校。

學校優勢

國家重點學科

外科學(神外)、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神經生物學、內科學(呼吸系病)、內科學(心血管病)、神經病學、兒科學。

有些高校因為沒有被冠以“985”、“211”之名,而不為人們所熟知。但是其中相當一部分高校的實力是不容置疑的。這些沒有“名號”的大學因為自己獨特的辦學實力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成為家長考生志願填報重要的報考對象。

東北石油大學

這18所大學和10個學科雖“非一流”,實力卻非常強大!

東北石油大學,坐落於中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伴隨中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的發現而誕生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設的石油院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還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

東北石油大學源於清華大學石油煉製系,孕育於北京石油學院,誕生髮展於大慶油田,是大慶油田大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學校前身東北石油學院創建於1960年5月,1975年7月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4月正式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位總裁、副總裁畢業於此,被譽為石油界的“黃埔軍校”。

現在,東北石油大學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大學科技園,並設有研究生院。東北石油大學的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三個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是山西省唯一的農業高校,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權的高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山西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共建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始建於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後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與山西大學堂一起開創了山西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1951年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山西農業大學。

建校以來,培養了10萬餘名各類人才,分佈在大江南北,各行各業,包括如2012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鄭哲敏,中科院院士王志均,中科院院士席承藩,中科院院士郭承基,工程院院士朱尊權,中國科學院院士莊文穎,中科院院士高福,全國著名大豆育種專家王綬,養豬專家張龍志,養羊專家呂效吾,養牛專家冀一倫,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王韌等。

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位於西安市未央大學園區,是“十二五”期間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也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

學校創建於1958年,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0年遷至陝西咸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劃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

造紙和皮革是陝西科技大學最有優勢的專業,輕工類專業就業率很高。

瀋陽農業大學

瀋陽農業大學坐落在瀋陽市東郊的天柱山南麓,東與名勝古蹟東陵毗鄰,是以遼寧省管理為主、遼寧省與中央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國家首批建設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組建於1952年,由當時的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專業除外)和瀋陽農學院部分專業合併而成;1985年10月,更名為瀋陽農業大學,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瀋陽農業大學197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院校,目前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蔬菜學、土壤學三個國家重點學科。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始建於1949年,原名阜新礦業學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經院校調整,成為當時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業部隸屬的兩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全國煤炭企業前7名中的多位總經理或董事長畢業於此,學校素有煤炭行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學校由遼寧省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 ,先後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等。

學校在1978年曾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原煤炭工業部所屬的兩所重點大學之一。煤炭相關專業很強大,安全技術及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位於江西省省會——英雄城南昌市,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1962年開展研究生教育,是江西省最早進行研究生培養的高等學府,擁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學校是農業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林業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西省核心建設的四所重點大學之一。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

學校溯源於1905年創辦的江西實業學堂,歷經國立中正大學,江西農學院,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等時期。截至2014年10月,學校有兩個校區:主校區(位於昌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志敏大道),東區(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位於南昌昌北大學區中心),總面積1.6萬畝,教學用地3950畝。

截至2017年4月,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工近1600餘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佔教師總數的80%以上。教職工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有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

總體師資力量在農林類院校中表現不錯。作物學、畜牧學、林學等學科有較強實力。

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廣東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廣東省“211工程”院校,省屬重點大學,由廣東省、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共同建設。南方醫科大學創建於1951年,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被批准為中國8所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學校現有17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30個,其中7個國家特色專業,9個廣東省特色專業,6個廣東省名牌專業,在校生約2萬人,研究生4300餘人,博士招生規模位列全國獨立醫學院校第二。

學科覆蓋醫學、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等7大學科門類。現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後流動站,其中醫學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數居廣東省首位,在全國醫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擁有5個國家重點及培育學科,臨床醫學、藥理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

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198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視特區大學建設。北大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人大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一大批知名學者雲集深圳大學。

深大現有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建有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

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公佈,深圳大學躋身全球高校前500名,中國內地高校第64位!其中深大的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國高校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學校發起組建“全國地方高校UOOC聯盟”,加盟高校達113所,上線課程205門,選課學校80所,認學分學校52所,累計選課人次突破30萬。2016年學生獲各級各類競賽獎588項,其中國際級65項、國家級187項、省部級285項。

深大是中國大學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深大,夢開始的地方!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廣外有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有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11個專業),1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20個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共有26個外語語種,是華南地區外語語種最多的學校。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7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4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學校是聯合國高端翻譯人才培養大學外延計劃在中國的三所合作院校之一,是世界翻譯教育聯盟(WITTA)的首創單位和秘書處永久所在地,是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和國際譯聯(FIT)會員,是入選中日韓三國首腦倡導的“亞洲校園”項目唯一一所外語類院校。此外,學校還設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庫機構——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積極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提供諮詢服務。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是廣東省和國家農業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國家重點建設大學,也是首批廣東省“九五”和“十五”期間自主重點建設的10所省級211--廣東省“211工程”高校和廣東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實力被低估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有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9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名傑青,這個數據比很多211院校強上不少。而且華南農業大學培養了10名兩院院士,位居廣東高校前列。

2014年,華農入選了教育部就業評估指導中心評出的全國“就業工作50強”高校;2015年,華農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6年,華農進入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百強學科高校。

華農學科門類齊全,涵蓋5個國家重點學科,農業機械化工程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2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二級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其中作物遺傳育種、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業經濟管理、果樹學、預防獸醫學、農業機械化工程全國領先。在全國高校排名裡,華農一直是全國百強高校,有9個學科整體進入全國前十名;2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世界排名前1%。目前廣東省打算3年投50億元重點建設7所高校,華南農業大學在列,這也為學校發展提供了一些機遇。

本次評選結果評上農學一流學科的是——華南理工大學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得到著名愛國人士及國際知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的鼎力相助,李嘉誠基金會對汕大的支持款項預計至2018年將超過80億港元。

汕大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設置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含一級學科點覆蓋數,汕大共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廣東省重點學科8個(其中攀峰重點學科1個:基礎數學;優勢重點學科4個:化學、機械設計及理論、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特色重點學科3個:海洋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6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衛生廳重點實驗室3個。

近年來,隨著教學科研能力、國際化辦學程度等指標的提升,汕頭大學在國際各類排行榜中表現不俗。2015至2017年連續三年進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均列601-800位;2017年入榜世界年輕大學排行榜,列第151-200位,是中國大陸入榜的兩所高校之一;2016年獲得QS世界大學“四星級”評定。

然鵝,讓人覺得委屈的不僅是沒入選雙一流的高校~有些入選了“雙一流”的高校,也覺得非常委屈!他們雖然被選入“雙一流”,卻又一流學科未被選入。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在其官網上介紹到:座落在毛主席的故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唯一的教育部共建大學、湖南省唯一一所沒有經過大規模合併的老牌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可以見到湘潭大學對這個“全國重點大學”的重視。在老一輩人心中或許是全國最有名的非211工程大學,因為湘潭大學作為毛主席親自關照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當然,湘潭大學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也並不僅僅因為其位於毛主席的故鄉。而是自己確實有實力。

恢復高考以來的畢業生即已走出5位院士或會士、13位長江學者、20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位大學正校長,姜書閣、羊春秋 、袁龍蔚、尹世傑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

湘潭大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 四個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是全國流變力學、消費經濟學發源地 ,是全國10個國家級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之一、8所“國家專利協同運用試點單位”高校之一 ,建有全國首家信用風險管理學院。

比較可惜的是,這次雙一流建設高校評選中,湘潭大學第三輪學科評估比較靠前的數學、化學等均沒能入選。

江蘇大學

江蘇大學,原鎮江農業機械化學院,197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其後更名為江蘇理工大學。2001年,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為新的江蘇大學。江蘇大學繼承了鎮江農業機械化學院的雄厚的實力,工科專業強,文科相對較弱。其流體機械及工程、農業電氣化及自動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為國家重點學科,車輛工程專業實力雄厚。

江蘇大學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鎮江,風景很棒,學校周圍的設施也很齊全,交通發達,去寧滬杭都很方便。長三角,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

官網顯示,江蘇大學現有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3個一級學科,設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42個一級學科,有1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現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學校的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和農業科學5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並列全國高校第34位)。2015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三屆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學校列第181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2016中國大學評價》,學校綜合排名列全國高校第48位。


全國10個最低估的非一流學科

南開大學

應用經濟學

南開大學有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五個學科入選。然而,歷史更悠久的經濟學科,全部沒有入選。南開大學是中國經濟學的發源地,建校不久就開始培養經濟學研究生,絕對有底氣喊出“建設世界一流經濟學科”的口號。

根據2015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轉載位列第1名,綜合指數位列第1名。作為國內最頂尖的經濟學科,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科竟然落選,讓人匪夷所思。

山東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

文藝學(二級學科)

山東大學以“文史見長”著稱,在大師輩出的二十世紀,山東大學在文史哲領域的實力不輸於北大。但它入選“雙一流”名單的學科卻只有數學和化學,不知這算不算“校恥”?選“雙一流”學科,既沒有看到一所大學的歷史傳統,也忽視它的特色學科在當下中國大學中的地位,如何能夠說服人?

復旦大學

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

論歷史,復旦大學1929年便創辦了新聞學系;論學術力量,復旦大學的師資和學術成果敢說全國第二,便沒有學校敢說第一;論人才培養,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素有“記者搖籃”之稱。

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都入選了,卻沒有復旦大學的份兒。其他新聞傳播領域的強校如武漢大學、華中科大(近日在公關領域對戰薛之謙大獲全勝的李雨桐女士就是華中科大新聞系的畢業生)、清華大學,也統統名落孫山。那以後靠誰來做傳播呢?

華東師範大學

中國史(一級學科)

華東師大的文史哲向來是強項,在八九十年代,其中文系就是中國文學批評的絕對中心。近十年來,華東師大的中國史學科,風頭之勁一如當年的中文系。如果沒有華東師大的中國史研究,中國近現代的許多問題可能仍然迷霧重重,至少我們不會那麼快就看到歷史的本相。然而,這麼重要的學科竟然被“雙一流”遺忘了?

浙江大學

應用心理學(心理學之二級學科)

1998年,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和老浙江大學四校合併,組成了今日的浙江大學。而起源於浙大、發揚光大於杭大的應用心理學,絕對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學科。當其他高校的心理學專業還在搞理論研究的時候,杭大心理系在陳立教授的帶領下,開創了一個跟北大、北師大完全不一樣的應用心理學方向——工業心理學。這個學科包括了管理心理學、勞動心理學、工程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等專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可是,此次“雙一流”評選,北大和北師大的心理學都上榜了,浙江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卻沒有一席之地。

廈門大學

工商管理(會計學),一級學科

廈門大學此次入選的學科是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和統計學。遺憾的是,廈門大學同樣重要的工商管理學科,竟然漏了!要知道,廈門大學是中國第一所提供會計博士學位的院校。更重要的是,廈大有葛家澍這座大山。

1978年,葛家澍教授率先為“借貸記賬法”正名,全面介紹和引進了現代會計理論,為中國建立了一個能夠和世界接軌的會計體系,對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每個月都能領到一筆工資,你就應該感謝葛家澍和廈門大學的會計學系。

武漢大學

水利工程(一級學科)

在水利工程領域,最厲害的高校有三所:清華大學、河海大學、武漢大學。1952年,武漢大學將水利工程這個優勢學科分離出去,無疑是武漢大學最大的遺憾之一。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併入武漢大學後,中國的水利水電事業進入了建設與環保並重的新階段,而中國水域出現的新問題,也迫切需要水利工程學科提供解決思路。長江始終是中國水利研究的重要基地,武漢大學同時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何以把“雙一流”建設學科給了清華大學和河海大學,卻忘了武大?

華南理工大學

建築學(一級學科)

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築學院,前身華南工學院,是“建築老八校”之一,但此次建築學獲入選的高校只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

近十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在公共建築上的成就巨大,2008奧運會摔跤比賽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北工大體育館、天津博物館、上海錢學森圖書館、深圳市寶安中心區圖書館、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等建築或建築群,都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的作品。此番落選,別說是滄海遺珠了,簡直可以說是有眼無珠。

哈爾濱工業大學

航空航天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若干所大學之一。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如今,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重點大學。

國防七子又被稱為“國防七校”,是指由工信部直屬的七所高校,他們實力強勁,是國家重要的國防建設高校,其中這七所高校中,有四所被評為985高校,他們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時另外三所都位列211大學行列,他們分別是: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航海專業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於古都西安,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