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瑞獸九尾狐是怎麼從瑞獸變成背黑鍋的妖精的?

林屋公子


首先,九尾狐一開始可能並不是瑞獸,或者說在不同的民俗系統裡,寓意有所不同。

《山海經》中有幾條關於九尾狐的記載,大概內容是說,在青丘國有狐狸四足而九尾,聲音如同嬰兒一樣,會吃人。人如果吃了九尾狐可以不沾染各種妖邪之氣。

郭璞在這條的注裡說,九尾狐,瑞獸。郝懿行對郭璞的進行了反駁,認為按照《山海經》的形容,看不出九尾狐有瑞獸的影子,畢竟哪有瑞獸是吃人的。 這就意味著在《山海經》成書時期,至少在《山海經》的某位作者看來,九尾狐並不是瑞獸。

但是九尾狐是瑞獸也是很多典籍有記載的。《吳越春秋》裡有一則故事,講述大禹過塗山時見到了一隻九尾白狐,大禹以為吉兆,於是求娶塗山氏女子為妻。

此外,在漢代的畫像中,也會出現九尾狐的形象。九尾狐與三隻青鳥一起列在西王母身邊,寓意可以使子孫昌盛。同時,在的許多讖緯書裡,都對九尾狐大加讚揚,認為九尾狐出現,則說明君主聖明。

整體上看,在魏晉以後,九尾狐的寓意開始變得不好,或者說狐狸的寓意變得不好。因為狐狸的生殖力,狐狸被視作淫邪的象徵,那麼九條尾巴的狐狸還了得,當然是要傾國傾城。

所以在後世的文學創作中,有了妲己、玉藻前這樣迷惑君主大妖怪出現,成為了禍水,而不再吉祥。


鳳嫵一


謝邀,這個倒是本人專業領域內的問題,下面就來說說九尾狐從祥瑞到異化成中國妖怪中最著名品種的演變過程。

九尾狐最早在中國文化中的體現,的確是吉祥的象徵——迄今為止已知的有關“九尾狐”的異聞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中所記錄的“大禹塗山歌”,原文為:“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攸昌。”意思是“悠悠走來的白狐,它蓬勃的九條尾巴預示著子孫興旺,在它的引導下建立家室,我會保佑你繁榮昌盛。”相傳大禹即是聽了這首歌謠後,娶了以九尾狐為圖騰的塗山氏之女,塗山氏女誕下啟,啟在禹身後建立夏朝,的確是應驗了“我都攸昌”的預言。而大禹陵外至今有石雕九尾狐像作為墓誌之一,狐在這一時期是確定無疑的吉兆與祥瑞元素。

而到了《山海經》之中,九尾狐的形象開始有些許變異:《山海經·南山經》中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其文中為九尾狐加入了“能食人”的畏怖元素,但在功能效用上又提到了“食者不蠱”(郭璞注為“不逢妖邪之氣”),依舊是肯定了九尾狐在這一階段,正面形象大於負面的瑞獸身份。

狐的正面形象從瑞獸到妖邪,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訛變:晉人幹寶所著的《搜神記》中有淳于智為夏侯藻占卜吉凶,見狐狸在夏侯家門外嗥叫,便判定為兇,教夏侯藻回家在狐狸出沒的地方號哭免災的記錄。至此狐便已經逐步喪失了作為瑞應的地位,反成為昭示災禍的“妖異”中的一員。

為什麼會在這一時期出現這樣的突然轉折?大抵是因為魏晉時期戰亂頻繁,生民凋蔽,即便是洛陽之類的大城市,城郊附近也多有荒墳野冢,而狐狸又有佔墓為穴的習慣,明清律例中甚至可見燻狐而燒墳導致的刑訟條例。由此可知,因為當時的人們常常在墳地中看到流竄的狐狸,便將狐的出現視為“不吉”、“有兇”的預兆,這是狐從祥瑞形象到妖魅的一大轉變過程。

而自唐宋以後,隨著市民階級的崛起,及唐宋小說傳奇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角色拔高(如唐小說《任氏傳》中的狐女任氏),狐妖“美而媚人”的形象基本底定;到了明清小說《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妲己附會為軒轅墳中九尾狐,於是乎“狐妖禍國”的黑鍋,便一直延續至今了。

更多有關民俗、神話、先秦史相關問題,請關注本人頭條號,謝謝通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