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修訂《證券法》出臺,會有更多企業IPO, 破發會更多嗎?

阿甘說市


新《證券法》納入了註冊制發新股,方便更多企業直接融資上市。將來破發退希會越來越多,走向常態化。所以選股成為投資的關鍵環節。


其樂在衷


新修訂《證券法》實施,核心是實施註冊制。這個註冊制在此次疫情之前,一直被市場和機構看成是大利空,稍有風聲,市場就會大跌。管理層很頭疼,找不到一個好的時機實施。想不到疫情爆發,註冊制輕易就推出實施了,甚至市場還把其看做是利好。筆者認為,這是管理層進一步將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的做法。當然,在新的註冊制IPO下,更多的企業上市,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破發,因為在國際成熟市場,破發就是一種常態。

投資者不用擔心破發,因為註冊制的推出,是國際接軌,是管理層規範資本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手段。

在新的註冊制度下,管理層關心的不再是企業是否盈利,而是企業能否持續經營,企業是否規範披露信息和是否弄虛作假。以往企業作假,處罰的力度太小,根本達不到懲治的目的,加上各地的本位主義,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新修訂證券法推出,將給予弄虛作假者予以嚴厲的處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新的註冊制下,IPO不再是企業簡單圈錢。國際慣例,上市是一把雙刃劍,能融資多少,不再是管理層規定的22.98倍的市盈率,而是由市場決定的。因為上市資源不再是稀缺資源,所以投資者對於沒有發展前景或前景一般的企業,肯定不會給予好的估值。

中小投資者一定要改變原來的逢新必打,逢中必漲的思維。這種無風險的“打新”是歷史的產物,不是規範資本的必然。過去的這種無腦賺錢效應將一去不復返。

中小投資者不要抱怨將來常態化的破發,成熟的資本市場就是這樣。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分析行業和企業基本面,建議買入基金,將專業的投資事宜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去打理。


阿甘說市


新《證券法》的到之前,僅有科創板是實行註冊制,其他板塊是核准制。這一次,註冊制真的來了。新證券法從3月1日起施行,全面推行註冊制。

是否會有更多企業破發,已經實施註冊制下的科創板在過去的一年裡面給了我們答案。註冊制是一種相對核准制更加市場化的制度。在註冊制度下,企業只要符合標準就可以上市。

“新股只賺不賠”的世紀已經過去了。註冊制下的科創板已經打破了“新股只賺不賠”的生態,新股跌破發行價在科創板裡已經成為了事實。破發必定會給投資者帶來損失,需要投資者提高投資的風險防範意識。

舊證券法的處罰力度最高60萬,這一直是一個槽點。新《證券法》則大幅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從原來的最高60萬元罰款提高至1000萬元。相對於以前的60萬,還真是算是幅度非常大的。

註冊制必然會到來,上市企業數量也會爆發。作為投資者,增加個人的投資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是最重要的。


願賭服輸論成敗


評論員小韓;證券法出臺,企業上市註冊制,對散戶來說雖然二級市場會越來越好,風險會越來越大,今天聊聊退市問題,你就能感覺到變化有多大,A股市場之前退市的股票非常之少,退市率不到1%的,而美國大概是5%的退市率,為什麼我們退市率這麼低,之前大家買股票最多跌個百分之七八十也不用擔心,只要過幾年這個企業重組了有企業裝進來了,連續幾十個漲停也是可能的,幸運的話還有利潤,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是核准制的要求下,上市的殼值錢,上市難,殼值錢,正常的公司殼值一千萬,公司五千萬,註冊制推行出來,會發生完全的變化,上市的門檻容易了,就不用買一個殼把自己打包裝進去了,泥沙俱下,退市率升高,保不齊踩上去的就有你我,退市後可是什麼都沒有了。


天閱財經觀察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新修訂的證券法,明確從2020年3月1日全面推行註冊制。註冊制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成為全球性重要金融市場的必經之路。要成為全球性重要金融市場,除了註冊制之外,還必須有配套的嚴監管和退市制度出來。

註冊制實際上是我國從2015年開始進行金融改革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意味著我國金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推行註冊制是為了把權利交還給市場,不讓權利成為滋生腐敗的牢籠。在核準制下,企業能否上市IPO,全都由發審會說的算,發審會的權利太大,企業IPO涉及的利益方又太多,很容易出現一些利益輸送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才需要取消核准制,才需要進行註冊制。

A股之所以可以維持高估值體系,有3個原因: 1、A股有世界上最活躍的資金,高成交量位居前列。 2、由於核准制的存在,A股一直控制著股票數量,使其跟活躍的資金能夠同步提升。 3、A股的相對封閉性。

可以看到,在A股維持高估值體系中,核准制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原因。擁有充足的活躍資金,但股票數量並不算太多的情況下,高估值的體系就得以構建,但註冊制打破了這一切。

新證券法的上市條件不再對利潤做出硬性要求,只要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就可以了,這是放寬了上市條件。在進行註冊制後,企業上市IPO的門檻大大降低,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企業上市。而一旦A股敞開大門供應股票,就意味著股票數量不再是稀缺品,會造成極大的資金稀釋效應。這會直接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A股的估值體系徹底重塑,A股的估值將逐步港股化、國際化。

所以,大面積推行註冊制後,會有更多企業IPO,上市後普遍溢價幅度大幅降低,股價基本圍繞實際估值波動,破發的股票也會更多。優勝劣汰,只有好的上市公司,市場才能給予高的估值。以後股民也得擦亮眼睛了,選擇優秀上市公司的專業經驗變得非常重要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K線說


新修訂《證券法》實施後,初期會有更多企業IPO,但隨著發展,IPO數量一定會降下來,達到一個平衡,同樣破發會有,但不會太多(當然我是指上市即破發)。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破發原因:

一是市場對此行業不看好,比如說夕陽行業,政策不太支持的行業......覺得沒有未來可期等。

二是市場對此企業不看好,覺得這個企業前景不太好。

三是市場對定價不認可,覺得定高了。

四是上市時機不對,比如正處於熊市難熬階段等等。

五是上市決策及操作失誤。

六是其他一些可知或不可知因素影響。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其次再來說一下會有破發但不會太多的理由:

一是社會經濟是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之中,出現一定量的破發後,就會促使IPO數量減少,從而使市場上優勢企業變少,破發概率降低,達到平衡。

二是破發或發不出去的壓力會迫使企業客觀定價,為確保發行順利也會給投資者進行一定的讓利,從而減少破發。

三是發不出的壓力、監管的壓力等也會迫使部分不怎麼優質的企業放棄IPO,從而減少破發。

四是退市的壓力會迫使部分只想圈錢的企業放棄IPO等。

五是市場資源會自主調節上市企業數量,使之達到動態平衡,從而減少破發。

六是其他一些個性化因素。

綜上,實施初期會有更多IPO,達到一定數量後會產生破發,但隨著市場制度完善,市場進一步成熟,IPO會達到一種平衡,破發也會相應減少,從而破發不會經常性大面積出現。


毛道居士


新修訂的證券法,明確從2020年3月1日全面推行註冊制。註冊制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成為全球性重要金融市場的必經之路。要成為全球性重要金融市場,除了註冊制之外,還必須有配套的嚴監管和退市制度出來。

註冊制實際上是我國從2015年開始進行金融改革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意味著我國金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推行註冊制是為了把權利交還給市場,不讓權利成為滋生腐敗的牢籠。在核準制下,企業能否上市IPO,全都由發審會說的算,發審會的權利太大,企業IPO涉及的利益方又太多,很容易出現一些利益輸送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才需要取消核准制,才需要進行註冊制。

A股之所以可以維持高估值體系,有3個原因:\r1、A股有世界上最活躍的資金,高成交量位居前列。\r2、由於核准制的存在,A股一直控制著股票數量,使其跟活躍的資金能夠同步提升。\r3、A股的相對封閉性。

可以看到,在A股維持高估值體系中,核准制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原因。擁有充足的活躍資金,但股票數量並不算太多的情況下,高估值的體系就得以構建,但註冊制打破了這一切。

新證券法的上市條件不再對利潤做出硬性要求,只要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就可以了,這是放寬了上市條件。在進行註冊制後,企業上市IPO的門檻大大降低,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企業上市。而一旦A股敞開大門供應股票,就意味著股票數量不再是稀缺品,會造成極大的資金稀釋效應。這會直接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A股的估值體系徹底重塑,A股的估值將逐步港股化、國際化。

所以,大面積推行註冊制後,會有更多企業IPO,上市後普遍溢價幅度大幅降低,股價基本圍繞實際估值波動,破發的股票也會更多。優勝劣汰,只有好的上市公司,市場才能給予高的估值。以後股民也得擦亮眼睛了,選擇優秀上市公司的專業經驗變得非常重要。


股市牛多多


肯定會的。因為實施註冊制以後,所謂的殼資源價值也就不存在了,那麼對於經營不善的公司就再也不會有保險箱和安全墊了,股價就可直接反應經營狀況。經營不善的公司肯定會破發的。


咖啡股迷


註冊制後破發會成為常態,註冊制也就是符合證券法規定的都可以ipo,不需要證監會同意,隨著信息和財務更透明化,ipo數量的增加,勢必有一部分公司上市不被大眾追捧而股價破發。


木肉丸子


註冊制試點已經在科創板開始實施,科創板上市已經半年多,破發的情況不多。新法實施後,企業在IPO發行時也會多方考慮。隨著更多的企業上市,破發的情況會有,但不會像國外成熟市場那樣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