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史上最牛的一次会议,同时也是基建工程兵的共同记忆

导语

1977年10月8日至11月5日,基建工程兵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各部办公室,各支队、大队主要领导,部队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战士和先进单位代表,共1044人。10月24日,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以及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这样高的规格,在基建工程兵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基建工程兵史上最牛的一次会议,同时也是基建工程兵的共同记忆

1977年10月8日至11月5日,基建工程兵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各部办公室,各支队、大队主要领导,部队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战士和先进单位代表,共1044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谷牧,以及国家建委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谷牧副总理在会上作了讲话。10月24日,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李先念、汪东兴等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1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李先念、陈锡联、余秋里,以及军委三总部领导,听取了李人林关于基建工程兵工作情况汇报,对基建工程兵的建设发展等,作了重要指示。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总结基建工程兵部队建设的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部署任务,动员广大干部、战士和职工,为迅速把部队建设成大庆式的基本建设突击队而奋斗。

谷牧副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谷牧指出:基建工程兵是一支新型的队伍,部队成立以来,广大指战员埋头苦干,为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少贡献。根据中央的部署,国家要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今后至20世纪末23年的基本建设规模和形成的生产能力,将比前28年成倍增长。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这就要求基建工程兵承担起比过去要大得多的任务,在各方面走在地方施工队伍的前面,要英勇战斗,保证实现。谷牧在讲话中强调:要紧跟大好形势,加快基建工程兵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要搞好部队建设,突出抓好揭批“四人帮”、整顿好各级领导班子、广泛开展工业学大庆、切实加强对部队的领导等项工作。

会议认为,11年发展建设的实践证明,基建工程兵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正如周恩来总理所预见的那样,“一旦有事,好处无穷”,“大有前途,前途无量”。

国家建委副主任、基建工程兵办公室主任李人林在会上作了总结报告。李人林指出,11年来,基建工程兵部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支部队战斗在我国钢铁、煤炭、交通、水电、石油化工、水文地质和国防工业等基建工地上,为国家新增了铁矿石采选、炼钢、采煤、水利电力、化工和军工的生产能力,还出色完成国家交给的修筑公路、机场,水文地质勘探和抢险救灾等任务。基建工程兵各施工部队共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33.6亿元人民币(当时币值)。其中1974年以来就完成15.7亿元人民币,给国家新增炼钢能力222万吨,炼铁能力90万吨,轧钢能力200万吨,铁矿生产能力320万吨,选矿能力756万吨,煤炭生产能力360万吨,发电量42.7万千瓦,建成铁路254公里、公路874公里。其中大型项目有江油长城钢厂,鞍钢150吨氧气顶吹转炉、弓长岭大型选矿厂,本钢第二炼钢厂和一一五〇初轧工程,酒钢炼铁系统和桦树沟铁矿,贵州盘县煤矿,陕西韩城煤矿桑树坪矿井,映秀湾水电站,应城化工厂,重庆地区常规武器研制系统等工程81个。水文地质普查部队从1974年组建后,已完成普查面积73万平方公里,完成钻探工作量28.25万米。在严重干旱的陕北志丹县、河西走廊、新疆的焉耆等地区找到了水源,在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现600多条地下暗河。部队在普查中,探采结合,给地方打井400多眼,还发现了温泉和石油煤炭等资源。铀矿部队完成普查面积6.65万平方公里(不含1974年以前数),钻探252.2万余米,探明和提交了2个大型、3个中型矿床,水冶产品完成工业总值6.89亿元,上交利润4719万元。

部队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有:鞍山钢厂扩建工程,本溪钢厂1.7米轧机和其他改造工程,唐山开滦4个煤矿的修复和陕西韩城、河南平顶山、辽宁铁法3个大型煤矿的建设,国外引进的辽阳化纤厂和湖北化肥厂,河北潘家口水库,新疆天山战备公路,北京地铁以及首都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基建工程兵还参加了唐山、海城和四川松潘、平武抗震救灾,以及河南抗洪救灾,充分显示了基建工程兵的优越性。

会议提出了基建工程兵的奋斗目标:苦战3年,到1980年,把2/3的大队建设成为大庆式的基本建设突击队。然后再用3年时间,全面普及,并继续向革命化、现代化的高标准迈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要达到或超过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实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生前的期望,把部队真正建设成为一支思想、技术、纪律、作风全面过硬的“基本建设野战军”。具体要求是:

施工部队,劳动生产率要有大幅度的提高。到1980年,原有的施工部队人均达到4000元,比1976年增长60%。新接收的部队平均达到3000元,比目前增长1.5倍。1978年工程质量合格率要达到100%,优良品率达到60%~70%,工程成本降低3%以上。凡任务饱满的部队,一二年内要扭亏增盈。

水文地质普查部队,到1980年要坚决完成190平方公里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提交的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质量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铀矿地质矿山部队,到1980年,地质钻探要比1977年增长40%以上;水冶产品比1977年增长50%以上。

会议强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放手发动群众,紧密联系部队实际,继续整顿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二字”方针,调整组织编制,压缩非生产人员,加强施工管理。狠抓技术训练,提高工程质量,搞好经济核算,在扭亏增盈上下功夫。

为表彰先进,振奋精神,激励部队,会议宣布了《关于表彰基建工程兵大庆式红旗、标兵、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树立了11个大庆式红旗单位、13个大庆式标兵单位、206个大庆式先进单位;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决定》指出:基建工程兵广大指战员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建军路线,贯彻落实基建工程兵“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学大庆、学大寨、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的群众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保持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继承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不怕艰难险阻,不惧酷暑严寒,穿林海,跨戈壁,修水库,建工厂,找水开矿,筑路架桥,为人民立了新功。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高速、优质、低耗、安全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各部队不怕“四人帮”打棍子、扣帽子,顶逆流,排干扰,理直气壮施工,千方百计抓训练,扎扎实实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成为基本建设战线上的突击队。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基建工程兵部队的建设,经国家建委党组批准: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1支队第4大队13中队“思想红、技术高的安装中队”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7支队修理区队2中队“技术革新模范中队”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21支队第205大队7中队“大干社会主义的先锋中队”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42支队第403大队8中队“勇攀高峰的掘进中队”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93指挥部第91 1大队1中队“团结战斗、英勇顽强的水文地质普查中队”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203师第622团4连“勇猛顽强的钻探连”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802大队7中队“思想红的快速安装中队”荣誉称号;

授予基建工程兵第851大队6中队“青藏高原筑路先锋中队”荣誉称号。

国家建委党组还决定给上述8个单位记集体一等功,并与煤炭部树为“煤炭工业战线大庆式突击队”的第42支队403大队,在唐山抗震救灾中被中央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灾先锋中队”荣誉称号的第2支队12大队11中队、第61支队601大队1中队等共11个单位,树为基建工程兵大庆式红旗单位。

树立13个大庆式标兵单位:基建工程兵第3支队第24大队1中队,第6支队第51大队9中队,第8支队第72大队5中队,第12支队第111大队3中队,第21支队第204大队2中队,第41支队第402大队11中队,第42支队后勤部总库物资库,第51支队第502大队6中队,第22指挥部第201大队7中队,第91指挥部第902大队3中队,第201师第601团钻探3连,第203师第619团4连,第205师第642团8连。基建工程兵办公室决定给上述13个大庆式标兵单位记集体二等功。

同时表彰的先进集体还有基建工程兵第1支队1大队修理中队等206个大庆式先进单位。

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有:曾被誉为“吊装大王”、在建设“辽化”中创造新成绩的工程师张世刚,兴建毛主席纪念堂的先进标兵工程师程祖明,研制成功空气压力天平的青年技术员任正非,试制成功电子光子比色计等新型仪器的技术员李万山,创造胶体电瓶新工艺的某部修理2中队代表赵宽林等,共333名英雄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

在这次基建工程兵工作会议上,对整编组建基建工程兵承担国家重要工程建设的优越性,以及大型施工工程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基建工程兵建设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更好地加强和促进部队建设、履行使命任务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基建工程兵部队军政素质有很大提高

许多部队能打大仗,打硬仗,施工能力不断增强。1975 年建成的本钢一一五O初轧工程,前后只用了22个月,一次试车成功。第61支队承担的潘家口水库工程,1976年提前截流,原定8年建成的计划,可以提前两年完成。第403大队在桑树坪煤矿施工中,岩巷掘进月月超千米,最高月进尺2900多米,实现大面积持续稳产高产,被树立为全国煤炭系统大庆式基本建设突击队。劳动生产率1976年比1973年翻了一番。

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大型

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

经过1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组织国家大型工程施工,开展学鞍钢、学大庆活动,学习地方施工企业的先进经验,结合各部队承担的任务和组织各种工程施工的特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组织大型建设工程施工的经验,特别是组织施工和施工管理的经验。努力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方面达到或超过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在施工管理中,各部队结合施工任务,学习地方企业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整套组织各种大型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如第3支队经过实践,加强技术管理,采用“三结合”的办法,建立了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材质检验、三级自检等十项技术管理制度。一些支队、大队,在各项工程技术指标和工程定额、成本核算、材料消耗定额与管理,其他各项经济核算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积累了经验。在抓好完成施工任务,提高施工质量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和做好各类工程施工中对部队的管理、安全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技术骨干队伍

各部队在加强技术训练,努力提高施工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各施工部队坚持领导干部、战士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突破各种施工技术难关。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以老带新,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战”前练兵,学习掌握各项专业技术。以办技术夜校、小型训练班的形式,提高部队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各部队的平均技术等级普遍达到2 ~2.5级。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改进施工方法。根据基建工程兵办公室的要求,各部队依靠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贯彻两条腿走路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努力实现吊装、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化,特别是在土石方、预制件加工、混凝土浇筑、筑路、井巷掘进等主要作业中,努力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各部队充分发挥部队现有机修力量的作用,管好用好现有机械装备,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认真抓好机械装备的维修保养,积极制造小型施工机械,自己武装自己,提高了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

会议谈到,国务院有关的工交各部,冶金部、水电部、交通部,还有其他的部都计划扩建部队。有的要成倍增加,要基建工程兵当主力军,承担大型的建设项目。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十部特别是技术干部,这就要求要大力培养技术干部,提高部队的科技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十几年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第403大队井巷掘进连续20几个月超千米,3年多就能建成300万吨的大型矿井。他们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力推广井巷施工的五项新技术,仅耙斗装岩一项新技术,就比过去提高工效近10倍。第801大队在整编初期机械装备水平很低,劳动生产率只有儿百元,他们坚持开展技术革新,自己武装自己,自制和改革机具200多台,改善了装备状况,劳动生产率达到5000多元。第404大队在铁法矿区施工中,采用帷幕施工法先进技术,400多米的竖井一年掘进到底,这是国内竖井掘进的最高水平。第201大队研制成流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后台上料全部自动化,效率比过去提高10倍,过去20多人操作,现在只要2人操作,节约了大量人力。第26支队第251大队研制成功射流冲击回转钻,使钻探效率提高20%~50% ,成本降低60%。第1支队狠抓技术革新,技术培训,技术水平提高较快,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3000元以上。会议认为,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高速度发展生产,加快部队建设,就必须热心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这是十多年兵种各部队施工生产的一条重要经验。

机动灵活,突击性强

基建工程兵一支2万多人的队伍,连同上万吨的装备,一般一二个月就可以开赴新的现场,投人施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工能战的突击作用更为明显。几年来,先后参加了许多抢险救灾斗争。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基建工程兵部队迅速出动1.5万余人、500多辆汽车和38台吊车,28个医疗队,抢救群众,收治伤员,抢修公路、桥梁、水库和工厂,帮助群众盖简易住房。部队只用了17天的时间,就突击抢修好唐钢的变电所、制氧站、一号转炉等六项工程,提前炼出了“抗震志气钢”。唐山人民称赞这支部队“样样都能干,真是人民的子弟兵”。

吃苦耐劳,能够承担艰巨任务

水文地质部队在人迹罕见的戈壁沙漠、深山、沼泽地区流动作业;在天山、青藏高原筑路的部队,坚持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寒缺氧地带施工。这样的任务,一般地方施工队伍承担是有困难的。因此,有几个部积极要求扩编这支部队,煤炭部当时就要求扩编2 ~3个支队。

解决了施工队伍更新问题

部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平均年龄保持在25岁左右,兵员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从根本上解决了施工队伍的更新问题,并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政治、技术骨干。

这次会议,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基建工程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基建工程兵组建后11年建设发展和施工生产的经验。国务院和基建工程兵领导的讲话,对如何贯彻执行好“十二字”方针,发扬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整顿好领导班子,加强基建工程兵部队全面建设;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建工程兵优势,对施工生产实行科学管理,高质量地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基建工程兵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任务,作了深刻的阐述。会议提出的基建工程兵奋斗目标,对先进模范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基建工程兵指战员的斗志,决心振奋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次工作会议后,基建工程兵的建设发展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