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量还可以,但是表达能力和读题能力差怎么办?

晴空空空空啊


阅读量大并不能说明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强。

高质量的阅读才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高质量的阅读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带着思考去阅读。

思考:如果我是书中的主人公,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会怎么做?

思考:她在这里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无论看哪类书,都要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去寻找书中的奥秘。

高质量的阅读还要不断的重复。

书是看了不少,可只看了一遍就把它束之高阁,这样看得再多也无多大意义。

我们都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书是要拿来反复读的,第一遍和第三遍读时的感悟会有很大不同。同一本书,隔上一段时间再读,体会也会不同。

带着思考多读几遍,理解能力自然会慢慢提高。

下面再说一说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分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它像理解能力一样需要训练。

把书中优美的句子记下来,书中的思想想明白,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肚子里有货,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表达出来。

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更高些,不光要肚子里有,还要说出来,让对方能够明白、认同、支持你的说法。

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她看的书,听听她讲讲书中的故事和知识。再一次重温书中的内容,把语言进行重组说出来,就是很好的表能力训练

读书不要只盯着读了多少本,读了多少万字,这些表面文章,要更多关注孩子的深入阅读和高质量阅读,这样的读书才有意义。

萌妈爱学习


这位妈妈/爸爸描述的状况,非常特殊,而且特别矛盾

三年级的孩子,累计有350万字的阅读量,不是阅读量“还可以”,是相当不错,因为童书单本文字量很小,350万字,包含一部分绘本的话,阅读数量也应该在500本以上。有这个阅读量,即便是阅读质量比较一般,孩子也能具备很好的表达能力和读题能力,不可能题目中描述的状况。

而这位妈妈/爸爸描述的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读题能力的状况——老师说稍微复杂一点的话都不能复述,课上只能吸收一半,需要家长再讲一遍才能笑话,考试读不懂阅读理解的题目——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一般的差,是非常差。即便是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也不应该差到这个程度。 因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真心爸妈试着来分析集中可能性,看看能不能有所帮助

可能性之一:孩子之前的阅读,重量不重质

如果孩子之前确实是有那么大的阅读量,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只有一个原因:之前的阅读,过于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阅读质量非常差。

这里的阅读质量差,不是说没让孩子做笔记、做复述,而是读这些书的时候,孩子根本不是“自己在读”,读的内容没有进她的脑子,她自己也没有做过任何思考,可以说,那些书,真的都是白读了,那些阅读时间也都白花了。

我们之前跟很多特别执着于亲子阅读的妈妈们讨论阅读,一些妈妈也表达过自己的困惑:为什么我和孩子亲子共读好几年,孩子上学了,却不喜欢读书,阅读理解能力也很差呢?

我们的答案是:因为妈妈太执迷于亲子共读了,你跟孩子读书的时候,根本就是你在读,而不是孩子在读。用这种读法,你和孩子读上1000万字,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不起来。

可能性之二:父母和孩子缺乏语言交流

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实不止来自阅读,而是来自和父母的语言交流。

如果父母平时和孩子说话、聊天很多,而且用比较规范的语言,不使用特别简单、无意义的“童言童语”,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一样会很强,不会出现连老师讲课都听不懂的状况。

但如果父母平时除了安排孩子的活动,很少和孩子聊天、说话、做日常交流,孩子的理解和表达,都很可能不好。我们曾经不只一次地遇到三岁孩子不说话的问题,后来探究原因,都是大人很少和孩子做语言交流。

可能性之三:孩子日常缺乏语言表达机会

这其实和第二种可能性密切相关,但也不完全相同。在有些家庭中,大人虽然和孩子说话并不少,但不喜欢孩子多说话,也不能耐心听孩子说话,总是认为小孩子懂什么,认为孩子说什么都是胡说,这样孩子的语言表达就会受到压制,没有办法发展起来。

我们自己的经验——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真心爸妈家有两个孩子,从小我们就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让他们自己选择要读的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一本书想读多久就读多久。我们也没有刻意计算过孩子的阅读量。

我们也会经常参与孩子发起的讨论,他们给爸爸妈妈讲从书里读到什么,我们都会耐心地听,还会贡献自己的观点,一家人讨论起来,会非常热烈,而且主要是孩子再说。

我们平时还会跟孩子聊天,天南地北,什么都聊,一聊能聊上一二小时。

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孩子上学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好,完全不会出现上课听不懂、考试读不懂、阅读题目不会做的问题。

所以,建议这位提问的妈妈/爸爸,从孩子的阅读质量、一家人语言交流的质量、孩子的语言表达机会三个方面,分析一下自己家里的状况,看看问题在哪里,如何帮助孩子。

我们是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四岁半。出版有《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所有回答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欢迎访问我们的头条号“真心爸妈”,浏览更多育儿文章。


真心爸妈


首先家长要懂得,阅读不会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宽泛的阅读更不会提高语文成绩。

其次家长要懂得,文字就是语文,这是极端错误的。文字在数学题里数学语言,在化学题里叫化学语言等。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释,

再次家长要懂得,语文是文字何文学的合体。

哎,这样说估计你也理解不了。我弄点不是特别准确,但是你能理解的话给你简单说说吧。

小孩子阅读,因为识字量少,所以他注重的是故事,就是大概大概。无论做题,还是讲课(功底深教师不会这样做,尤其是针对小孩子)需要的是准确理解每个字、每句话等的意识,前后搭配的连贯性。

我们可以用数字理解这句话,如果做题出现100个字,小孩子认为读70个字就够了,而做题读70个字,能明白说啥吗?对吧。

所以不要让小孩子宽泛的阅读,非要有哪个时间,到是可以循环背诵几年句子或者段落。

话回前文,针对你的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如下:

1、小孩子愿意看书就让他看,但是你不要有诱导性的强迫性的让他看书。

2、买本阅读练习册,让他做,一遍不行,两遍……,不要讲,不要讲,不要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同步阅读练习册必须有详细答案的那种,你去书店仔细选一选,三年级改这个毛病还来得及,到五六年级,基本就废了,以后数学基本等于不及格状态了。

3、每天坚持1小时左右练习,刚开始肯定还不行,不要逼迫,不要讲,不要发火,就是做,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一直到对为止,估计你要改过来,起码一年吧。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抄我。


走过路过自然飘过


看起来孩子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并没有思考,所以读过的书很可能也是走马观花,似懂非懂。

孩子小学三年级,早就到了自主阅读的阶段,所以家长估计也没有参与到孩子的阅读里去。这个阶段家长发现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可以从亲子阅读的陪伴开始。

1. 选一本略微简单的读物,比如说绘本,和孩子一起阅读,并且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以及孩子的发现,可以让孩子读给你听,然后你们互相提问题互相回答。

2. 一本书读完了,可以让孩子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讲了什么,不用太复杂,一两句话就可以。也可以让孩子看着绘本的图画进行复述。

3. 鼓励孩子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哪怕只是几句话,一般来说,读书可以不过头脑一略而过,但是写文字就需要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了。

4.另外家长最好关注一下孩子的识字水平,会不会是生字造成了目前的阅读能力欠缺。

阅读能力提高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耐心,千万不要发火!千万不要发火!千万不要发火!


TT三宝麻麻


这位孩子妈妈/爸爸你好,语文从教近三十年,您说的这个情况确实不常见。根据我对您孩子学情的判断,可能是学习方法需要改进提高。小学阅读题我建议这样做,您不妨一试:

首先通读全篇了解大意,然后,带着后面的问题再读。试着在文章中做圈圈画画找答案。一篇文章让孩子带着题后设计的问题认真读三遍,圈画出问题答案不是难事的。

因为,答案就在原文中的,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阅读试题。

您可以总这样的做题方法坚持一段时间,一两个月之后会有效果的,您不妨一试,开始的时候您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然后慢慢放手,孩子就会独立运用这个方法做阅读题啦。


杨柳言6868


说到孩子阅读,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因参加《爸爸去哪儿》而爆红的林志颖和儿子Kimi,在去法国游玩时,恰巧赶上立图书节。为了鼓励孩子阅读,两天内,谁读的书多,将会有一份大礼物送给他。

林志颖便给小小志报了名,而小小志也很听话,一周后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小小志背会了三本书,成绩遥遥领先。

这时,立图书馆工作人员带着第一名的礼物对林志颖说:“希望你的孩子放弃这次图书活动,礼物可以先发给你。”林志颖很惊讶,问:“还有一周呢,为什么提前给礼物啊?为什么让我孩子退出?”

工作人员说:“你的孩子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想争第一,而不理解内容,没有感觉到读书的乐趣。读书不是比赛没有功利性,他这样疯狂地读,要是得了第一,会给其他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样。所有。我们提前发给你礼物,他退出了,别的孩子就没有了忧虑感,才会用心去感受读书的快乐。”



我想,这件事对中国家长触动不小,大多数中国家长教育孩子读书,目的都不纯,规定了目标,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反而,法国举办读书节,目的就是为了放松,享受,孩子读书仅仅是因为读书快乐,就这么简单。


孩子阅读量可以,那就继续阅读,至于阅读什么样的书,最后是优秀的书,不过孩子喜欢更重要。

阅读不是读完就没事了,要摘抄优秀的句子,并且在生活中就能用到。




表达能力是需要练习的,不能一撮而就。平时多参加些活动,当然更简单的呢,比如说,孩子想要某一物件,你规定孩子说出至少3点为什么想买这个东西,每点不能少于10个字。再或者,每天在孩子做作业之前,让孩子简单复述一下今天老师所讲的内容,表达能力只能是练 ,而且必须开口才行,不要担心说的不好,说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好,而且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至于读题能力,繁化简,大化小,一遍读不会就读2遍3遍直至读会为止。如果孩子实在不会审题,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帮忙。


zero237838355


根据题主的描述,我想问题可能出在阅读方式上。现在人过去强调阅读量,不太注重阅读精度。但阅读精度比阅读量更重要。我有个学生,刚刚高考完。他曾经告诉我,在五岁时他就开始读《狼图腾》。后来他把这本书读了二十多遍,几乎能背下来。小学毕业就读完了500多本书。而且阅读面很广。我给他讲新概念第四册时,他就比其他学生理解的好。

要想通过阅读提高理解力和读题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书读透。先别求阅读数量。

读书要有高度和宽度。

高度是指书本身的内容。有些书写的比较浅显。很容易懂。这种书不需要思考,这种书看个热闹,对理解力的提高没什么好处,你要读一些能让你思考的书。理解是思考的结果。所以,要读一些有思想高度的书。让孩子多读几遍。因为三年级的孩子主动思考还是不大现实的。但反复阅读就可能使孩子经常考虑阅读的内容。这就能加深对书的理解,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宽度是指阅读的范围。阅读的范围越广,孩子思考问题的的角度就越宽。理解问题时也能从多角度考虑。


散木17




孩子年龄小,阅读兴趣有了,但想要从量到质的转变,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更有效。下面就自己亲身教育经历谈谈感受。

1、讲故事

孩子每读完一段故事,可以让他(她)停下来讲一讲,家长做个耐心的听众,一直等孩子讲完,给个拥抱鼓励鼓励。这样孩子读的会越来越认真,并且在讲故事过程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2、角色扮演

在孩子读书之前家长可以先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当孩子读到精彩章节时,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扮演书中的人物或动物,进行情景对话。让孩子在扮演中培养兴趣,并体会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或动物特点。



3、片段仿写

每一本书都有好的语段,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摘抄下来。家长可以选取摘抄本中的某一段进行仿写,通过片段仿写提高孩子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中,只有想法让孩子走近故事,走近文字,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


芝兰其室


大家都觉得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其实不尽然,那种玄幻小说动不动几百万字,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喜欢读,一周能看完一本,但是纯属消磨时间,要说看过以后有什么提高是没有的。阅读要分为有效阅读和无效阅读,如果孩子阅读的内容一直是简单幼稚的口水书,读的时候不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故事情节,那么这种“阅读”除了以文字作为媒介外,不加思索被动接收大量信息的模式和看电视并无区别,自然也不会对提高学习能力有任何帮助。(话说我家熊熊上学期自己订了《小文学》杂志,我以为是教孩子写作文的,后来一看,鼻子都要气歪了,全部是少女版言情小说,还是文笔特别矫揉造作的言情小说😅)。 建议关注一下孩子阅读的内容,如果全部是故事类,就要引导她读一些其它方面,如历史、科普、地理、经济类的书籍,并经常和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另外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是让孩子每天大声朗读半小时,内容由她自己选择,朗读的好处是能培养语感,有了语感后,语文的造句子、阅读理解不需要特意训练,也不容易出错。坚持半年,必能初见成效。


熊妈谈情商


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就想办法帮孩子把学习变得“可爱”吧!如何让学习变可爱?

建议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和孩子的老师多沟通,请老师进行鼓励。

自信心是孩子爱上学习的第一条件。而来自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往往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

所以,有机会有条件的家长,不妨多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一下。

2.家长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说:“学习太累”的话。

如果大人总觉得枯燥无趣,又潜移默化地把这种观念传达给孩子,就会变成很可怕的一件事——孩子也会视学习为洪水猛兽。

所以,家长们也应放松心态,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学习太累“学习太辛苦””等话。

学习究竟是件什么样的事儿,孩子自己会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3.把学习变得有趣一些。

学习究竟是有趣还是无趣,也取决于家长怎么引导。

比如,没事时引导孩子读一些成语故事,多读些书,多知道些成语,语文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这些方法都能真正给孩子带去帮助,希望能够帮到你的孩子。

关于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如果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建议家长让孩子读一套叫“胡小闹日记”的书,里面有一本叫“绝不为父母和老师读书”,孩子读了里面的道理挺受益的。

而且里面有好多实用的、孩子拿来就能用的学习方法,如,如何做学习计划、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改掉拖拉和马虎的坏习惯……有了这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孩子对学习和自己就会更有信心一些,成绩相对来讲就能提高很多。

图书馆里有这书,可以去借。书非借不可读也嘛,给孩子些紧迫感,孩子阅读的动力会更大!当然,这书非常有趣,反正我家孩子是爱读的不行,相信你家孩子也会喜欢的。

第一次用心打这么多字,求采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