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皆秉天地之全氣全理而成,其形體百骸,推之全球無異也。

人既無異,即萬理出於一源,萬派出於一脈也。何拳術之道,偏分許多門徑?甲藐乙,乙藐甲,各出己技,互相朋比。推原其故,實因拳理未明,內具不和之氣,而始生出許多支節耳。

餘思萬法既由一脈相傳,形骸百官又無差異,彼所能者,己亦當能,己所學者,彼亦當學,存彼己之見者,大抵因初學時氣質未化,不能得格物慎獨之功也。

先哲雲:聖人之道無他,在啟良知良能,順其自然,作到極處,而成一個全知全能之完全人耳。拳術亦然,凡初學習練時,但順其自然氣力練去,不必格外用力,練到極處,亦自成一個有體有用之英雄耳。彼自分門徑,獨守一支者,是自劃限制,不能擴充己之知識也。夫學業之途無盡,彼之技藝,己不能知不能行者,是己之身體有虧也。己之技藝,彼不能知不能行者,是彼之身體有虧也。故志於豪傑,欲練拳術,必須先將內家拳學,無論何派,先格物致知,身體力行以致極處,嗣後再與內外二派同道之人,互相研究,各得其益。若能研究十數家技藝,將理得之於心,與己之理化合而為一,其餘無論中外技藝,即使形各相別,習練相殊,其理可一見而知也。孟子云: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拳術之道亦無他,氣力和順而已矣。

餘所述形意拳學,年前已出版矣。乃於八卦學,未能筆之於書,每懷謙然未安。因思幼從餘師李魁元先生時,先生常雲天地之理,變化無窮。晤對閒談,常提及北京有八卦拳術一門。其技之精,理之細,亦甚奧妙測。餘當時存諸心中,總未得門而入。至丁亥年,因事赴京,在白西園先生處遇程廷華先生。白君與餘指引相見,雲先生精通八卦拳術。初見先生練時,其意與形意拳大相懸殊。時餘練形意拳方三四年功夫,於彼此之勁,不能周知,心雖愛慕,又恐與自己所練之拳氣力不和。後先生見餘屢懷疑惑,極力開導拳中之理,餘始免去疑心。方入手時,覺與形意拳術氣力相背,至年餘功夫,兩拳之勁微覺相合。每日早習形意,晚習八卦,如是十餘年,兩拳之勁,始不分彼此,練習亦不分早晚,兩體亦覺如一。此時始悟十年前,初與先生練時,並非兩拳之勁相背,乃我身中之氣力有虧也。自此以後,每遇同道之人,不分門類,互相研究,又十餘年,自覺身中兩拳之勁合一。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以至用時,起落進退剛柔伸縮,無不自如,當此之時,藝貫二家,學業精進,心中愉悅,自以為全體無所不知矣。

乃至辛丑年,又遇同道張秀林、楊春甫二君,精於太極拳學。餘心又有甚愛之。及與二君互相研究,詢問此拳之勁,心中大相駭異,覺作所練兩拳之勁,又有各家之法相助,然並不能與此技之勁相符合,因此又與彼等加意研究三四月功夫,始略得其當然之理,如是復練習三四年,並不能知其底確詳細之理,後至民國元年,在北京得遇郝為真先生,先生精於太極拳學,初見面時互相愛慕。餘因愛慕此技,即將先生請至家中,請先生傳授講習,三四個月功夫,此技之勁,方知其所以然之理。

自此以後晝夜習練,至三年豁然大悟,能將三家之勁合為一體。心中方無形意,八卦,太極之意。又始知三家皆三元之理。夫八卦天也,形意地也,太極人也,三家合一理也練。習之法,形意以經之,八卦以緯之,太極以和之,即聖人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也。

餘嘗自揣三元性質;形意譬如鋼球鐵球,內外誠實如一;八卦譬如絨球與鐵絲盤球,周圍玲瓏透體;太極如皮球,內外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這理,此是三元之性質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天地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流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以後好武諸君,務去彼此之見。

諺雲:一處不到一處迷。此言良非虛謬。吾人練藝,總要與同道中人互相研究,始能有益,然八卦拳學,不知創自何代何人,前吾師程先生,亦未知其源流。但云此技古時未傳於世,大都隱於釋道兩門。至前清有董海川先生,直隸文安縣人,平生好武,嘗遨遊四方,一日至江皖地方,遇一異人傳授此技,數月得其精奧。後至北京傳授弟子多人。餘師亦在其數。以後諸弟子又各傳門徒,此技之妙,遂流傳於社會矣。但此拳俱是口授,並無譜可證,或間有抄本附會之說,並無教科入門堪作真本。且有者多存私心,不肯輕示於人。現精此技者雖不乏人,然隱於世者多,傳與人者少。社會後生弟子愛慕此技,因無書籍可考,又不得口傳授受,遂使人舉步望洋而生止足之嘆。餘得程先生傳授後,朝夕練習,又有李先生存義亦精是技,時常指示,數十年略得其中梗慨。思欲立譜以傳後世,然無依據在前,誠恐斷定有謬。

但步步循理設想,夫太極八卦形意三門,實出一人遺傳,蓋萬物生於一理,拳學生於一氣,理既相合,而形又何別?孔子云:吾道一以貫之。餘所著形意拳學,外表由明善以復初,亦即萬殊一本之道也。故公餘之暇,探輯群言,付以己意,不揣冒昧,遂將所習之技,編纂成書,以聊助愛技擊後世欽好者或作入門之徑,是則餘之志也。餘本武士,才短於文,書中有不合之處,望乞諸君子隨時指示為感。

孫祿堂太極拳照集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武聖”孫祿堂先生自敘其學拳、練拳的經歷(附珍貴拳照)

大師珍貴拳論、珍貴拳照,收藏研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