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盼望著,盼望著,颱風沒來,高溫卻來了。聒噪的蟬鳴沒能吵醒一心想要賴床的我,姆媽的一通電話卻躲不過。“你起床了伐?上班要遲到了!廚房間有早上做的冷麵,調料你自己加!” 冷麵?!昏沉沉的腦袋突然清醒,消沉的胃口也被吊了起來。

盤子裡的面泛著誘人的微黃,根根分明,松落落,韌結結。舀上兩勺調好的花生醬,再加點兒開胃的米醋和提鮮的生抽。入口先是香醇,緊隨其後的淡淡酸味又十分解膩,不帶澆頭就吃完了一整碗。

頂著熱辣辣的太陽趕到局裡,瞄一眼時間似乎還有點早,坐定下來,滿腦子都是局座的問題——“你的第一篇選題準備做什麼?”晃神間,嘴裡隱約又回味出絲絲花生醬的香甜。那……不如就盤一盤魔都好吃的冷麵吧!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大噶好,我是新進局子的實習探員“懶懶”,樹懶的懶。代號“Z”,往後還請多多指教呀。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立於去年的基礎,我們挑選了其中的優勝者,再加上粉絲推薦的冷門小店,刨去正在裝修的種子選手美新點心店和五芳齋點心店,就是這十七家:

去年的種子選手

德興館 | 沈大成 | 四如春食府 | 東泰祥生煎館

上海一心齋 | 席永記蘇州湯包館 | 姆媽面

絕口老弄堂爆魚麵館 | 滬上一家辣肉麵館

老盛昌湯包館 | 蔡先生蘇州湯包館

大富貴酒樓 | 萬壽齋 | 永興麵館

今年的踢館新秀

珊珊小籠 | 玉華飲食店 | 福德小籠

既然是冷麵測評,想來還是專注在面上,所以點單上選擇了“光冷麵”和最經典的“三絲澆”。所以肉食動物們,還請發揮你們的本能去發掘推薦店鋪裡的葷澆啦。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由於沿街門面房整治,茅臺路上的店家大多失去了原本的招牌,玉華飲食店也不例外。小小的門面僅憑一張連“玉華飲食店”五個大字都湊不齊的紙片兒表明身份,要不是老主顧或有老司機帶路,怕要費番周折。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門面雖小,一走進來卻大得出奇,七轉八拐擺了少說有十幾張桌子,能容納不少客人。雖說地上散落著些紙巾團兒,但桌子擦得比較乾淨,用餐體驗還不錯。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自取,可以告知阿姨自己對調料分量的需求。所有澆頭共用一把勺子,我們的三絲澆頭也因此混進了兩個奸細——一根榨菜和一根胡蘿蔔。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三絲冷麵 18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取好冷麵落座,阿姨還會送上一碗鹹菜湯,鹹菜雖寥寥幾片,湯上也只漂著零星油花,卻意外爽口,鹹鮮解膩。麵條偏軟,但仍有韌勁。花生醬濃郁,打面時多要了醋和醬油,很好地中和了花生醬的膩。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澆頭調味正好,肉絲醃過,又鮮又嫩。蔬菜的刀工比較粗獷,茭白和青椒都偏軟,或許是堆在大盤子裡被捂軟了。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小店的佈局相當侷促,一進門左手邊收銀和湯包製作,右手邊則是冷麵操作區。再往裡走兩步藏著幾排餐桌,而廚房則在最深處呼呼地“喘著熱氣”。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小店空調不算足,加上敞開的湯包製作區和外界交換著熱量,要不是牆上異常努力的小風扇們,這冷麵也得吃出一身汗來。外賣和周邊領居來打包的都很多。座位自然是擁擠的,在忙碌的飯點收臺子也不及時,但看著食客們埋頭享用的樣子,心想味道應該是穩了。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窗口阿姨雖然忙碌卻笑語盈盈,不過完全沒有辣油這個選項,桌上也沒有辣醬,嗜辣的朋友只好忍一忍啦。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三絲冷麵 14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單看照片就知道花生醬十分濃郁,比較難拌開,花生醬的香味也相當濃郁。喜酸的或是嫌乾的桌上有醋隨意加。面的口感Q彈有嚼勁。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澆頭空口吃偏鹹,配面吃則正好。茭白脆爽,粗細均勻,看來切配師傅是老江湖。肉絲不老,青椒也炒得剛好,汁水足而吃口脆。胃口大的再加一籠幾乎每桌必點的湯包,胃口小的兩人分食,當早飯或午飯都是極好的。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探員去的時候正是飯點,熟菜窗口排著長隊,大多是上了些年紀的阿姨爺叔,搖著蒲扇打包幾道菜回去就省的開伙倉啦。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從進店裡,堂吃的也不少,另有一些拖家帶口的遊客,從點單到拿面都要排隊,找個位置也得端著盤子繞上兩三圈。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不知是否因為高峰太忙,小哥問也不問就直接加了辣油,操作之行雲流水看得探員目瞪口呆。標配花生醬給的較少,可以讓小哥多給一勺,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濃(zhang)鬱(pang) 醇(shi)香(jin)!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三絲冷麵 13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麵條比較有韌勁,花生醬調得相對較稀,對我來說算是恰到好處 。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三絲澆頭裡豆芽特別多,第一眼看上去並沒有找到肉絲的存在。豆芽的調味偏鹹,相比之下肉絲和青椒比較淡。似乎還淋了些許麻油,氣味明顯,不喜歡麻油味兒地胖友記得避避雷。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四如春食府是上海冷麵的創始者,今年有了線上支付,媽媽再也不怕我忘帶現金了。下午三點多到店,堂吃的食客不多,打包回家的卻不少,有個爺叔一下子打包了七兩冷麵,想必是一家老小的晚餐了。

店內空調開得足,還有天花板上分佈密集的電風扇加持,估計吃湯麵都不會熱。座位比較寬敞,復古的桌布上壓著帶有歲月痕跡的玻璃。除了地上犄角旮旯裡有些許被遺忘的紙巾等垃圾,衛生狀況良好。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可能是不在用餐高峰,冷麵窗口只有一個阿姨,沒戴口罩。態度略顯不耐煩,似乎是問了聲“要不要辣油”,同行探員沒聽清剛回了句“啊?”,一勺辣油已澆進了冷麵裡。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冷麵二兩 7元

三絲澆頭 8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麵條爽滑,用嗦的完全沒問題,彈牙有嚼勁,吃得出淡淡的麥香。一勺花生醬偏少,建議讓阿姨多加一勺。米醋給的剛好,中和了花生醬的膩,十分開胃。醬油則增加了恰到好處的鹹鮮,三種調料

搭配均衡、相得益彰。可能因為探員去的時候澆頭已經見底,給的不算多,湯汁不少。茭白偏軟,青椒脆鮮,肉絲比較嫩,儘管肉香味有些淡。調味適中,拌在面裡不會搶了花生醬的風頭。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廣東路上的德興館門面氣派,來打包熟菜的人也不少。從熟菜窗口望進去,能看見冷麵師傅抓起一把長長的冷麵放進碗裡,師傅口罩和手套都沒落下,衛生方面還是讓人放心的。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古樸的四方桌子配上小方凳,桌與桌之間距離較近,顯得擁擠侷促,吃起面來有些“施展不開”。好在中央空調馬力十足,在烈日炎炎的中午進店吃碗麵避避暑,實乃享受。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德興館的冷麵都是雙澆,而且搭配是固定的,此般“捆綁銷售”未免不夠人性化。服務員阿姨們倚在旁邊或聊天或歇息,等到探員走近了才伸手接過點單小票。關照阿姨澆頭分開打,送上桌澆頭依然蓋在面上。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銀芽三絲燜蹄冷麵 23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麵條韌結結,入口有麥香。花生醬給得慷慨,以至於有點難拌開。醋味較明顯,但對我來說不會過酸,既沖淡了花生醬的膩又稀釋了花生醬的稠,搭配得剛好。由於是送餐到桌,默認加辣油,雖然辣味不明顯,但不吃辣的胖友記得要提前叮囑服務員。三絲裡豆芽佔了多數,

口感脆爽,不失為冷麵的好搭檔。

燜蹄有些普通,上桌就有一角碎了下來,還有一塊碎骨混進了面裡,若是不小心怕是要崩掉牙齒。肉質鬆散,肉香味也不足,再次感嘆若是能自選澆頭該多好。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店面較小,左手大壺春右手阿寶豬排,難怪店內牆上貼著“禁止外帶食品”的標識,吃完冷麵要是還有餘量,打包一客生煎豬排也不錯。店內裝修總覺得有些中不中洋不洋的,弄巧成拙……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品種選擇不多,生意卻不錯,上班族和遊客皆有。冷麵操作間的盤子裡只放著素澆和三絲澆頭,莫非其他澆頭是現炒的?到店時三絲澆頭已經賣完,愣是等了一刻鐘,等到了新鮮炒出的三絲澆頭。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三絲冷麵 16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加一點辣油好伐?”打面阿姨笑臉相問,就連探員提出多加花生醬的要求也滿足了,貼心又親切。沈大成的麵條比別家的粗一點點,也相對更有嚼勁。偶有幾根麵條黏連在一起,可能是冷卻的時候沒有完全拌開,但沒有夾生,不影響味道。醋味明顯,不喜酸可以讓阿姨少加醋,但炎炎夏日裡這一份酸味顯得

清爽而開胃。醋和醬油將花生醬稀釋到剛好的稠度,能包裹住每一根麵條,入口先是花生醬的醇香,醋味接著湧上來中和了前者的膩,最後還有一咪咪帶著堅果香甜的回味,嗲。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澆頭稍鹹,肉絲香,豆芽脆,彩椒清甜,細細品品似乎是加過糖提鮮。雖說豆芽佔了多數,但其清脆的吃口和冷麵確實很搭。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永興麵館也是獨此一家的鄰里小麵館,廚房在進門右手邊,雖然狹小簡陋,但總有一種能量滿滿,幹勁十足的感覺。

店面由幾級樓梯進行錯層分隔,桌子和椅子都是不同式樣,連牆上的電風扇也各不相同,徹底的蠅頭小館風範。桌子擦的不太乾淨,東一灘湯汁,右一片辣椒。儘管打掃得不甚仔細,食物倒是送餐到桌的。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店裡以湯麵為主打,冷麵並不在菜單上,需要跟老闆娘講。注意單子上這麻醬拌麵可是熱的,喜熱食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店內沒有三絲澆頭,要了素澆代替。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冷麵2兩 8元

素澆 5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麵條軟硬適中,默認加辣油。花生醬十分濃稠,吃口香醇,但千萬別貪心地大口塞,恐怕會噎住。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澆頭偏鹹,量不多,捲心菜比較生,木耳易碎髮脆,麵筋則比較軟爛,至於胡蘿蔔,對於不愛吃的小夥伴來說也是不友好的存在。所以來這裡,還是加點一隻去年就大受好評、鮮甜香酥的鴨腿吧!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姆媽面的老闆娘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上海阿姨,麵館主要迎合上海人偏甜的口味。店內裝修簡潔,窗明几淨,色色一一。

探員去的早,十點多到店堂吃的不多,陸陸續續有打包回去吃的街坊鄰里。待到十一點多再路過,店內已經坐得滿滿當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窗口由毫無遮攔的玻璃分隔開,操作過程完全透明。小哥戴著口罩,由於用筷子撈麵所以省略了手套,衛生還是可以的。冷麵所用花生醬便是玻璃外擺著的四季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點單處寫著面可以選軟硬程度,自然是隻限於湯麵了。冷麵只可選分量,一兩四元的價格也是平均水平。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Ξ 探員點單

冷麵二兩 8元

三絲澆頭 10元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在窗口自取,例湯和澆頭則是送餐到桌。例湯內有蔥,對於不碰蔥的小夥伴不太友好,但味道清爽,若是覺得冷麵略幹還可以舀一勺進去稀釋醬料。

冷麵調味適中,花生醬拌開後看上去存在感不高,但每一口都能嚐到花生的堅果香。用四季寶調製使得面的調味帶些甜,比較符合上海人的喜好。麵條偏軟,澆頭味道清爽,茭白和青椒脆鮮,肉絲不多,湯汁幾乎沒有,用來拌麵不會沖淡花生醬的味道。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細數今年踩雷的店鋪,甚至有不少是去年推薦列表上的。雖然可能連鎖品牌分店的品控還未能一致,雖然可能獨門小店的師傅跳槽出走……但招牌是同一塊,食客的初體驗也是一次性的,若是這次沒做好,恐怕也就沒有下一次了。冷麵的江湖,誰主沉浮?來看看今年的推薦吧——

冷麵老店都怎麼了?!今夏到底去哪家?

我知道,評論區馬上又要被許多擁有“廚神級姆媽外婆”的胖友攻佔了,拜託你們,至少順便貢獻一些自制冷麵的美味秘訣吧,羅叔還等著一顯身手呢。

以及,下一期的食鑑大家想看什麼呢?

下一期食鑑大家想看什麼呢? (單選)
0
0%
便利店的涼麵
0
0%
涼皮兒
0
0%
朝鮮冷麵
0
0%
其他,評論區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