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愛心人士支撐湟源這個脊柱側彎女孩站了起來

家住湟源縣日月藏族鄉藥水村的張蕊,4歲時患有重度脊柱側彎。在省垣新聞媒體、社會愛心人士努力下籌集善款,張蕊於2010年、2015年、2018年在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接受三次手術。7月15日,張蕊在醫院接受了第三次脊柱矯正手術,成功取出16顆內固定螺釘。術後,張蕊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正能量!愛心人士支撐湟源這個脊柱側彎女孩站了起來

脊椎嚴重扭曲,側彎將近40度,背上像背了一個“小鍋”,看上去整個身體被分成了兩節。

張蕊今年17歲,是湟源縣日月藏族鄉日月中心學校的學生。2006年,小張蕊被確診為“脊椎側彎”。之前由於家中無錢醫治,張蕊從來沒有接受過一次像樣的系統檢查。2009年8月,張蕊經檢查確診為“脊椎側彎”胸椎側彎度已有40度,腰椎的側彎度已經達到了45度,而腰椎的側彎度的極限為55度。脊椎側彎矯正手術屬於高風險手術,因未得到及時治療,張蕊的脊椎側彎已經引發骨盆傾斜、腰椎硬膜膨大等病症。

確診初期,省垣新聞媒體聯合提出倡議,刊發相關報道,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10年9月,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邀請北京朝陽醫院骨科專家為張蕊做了第一次手術,並在小張蕊的體內放上了一個支架。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撐”下,小張蕊第一次挺直了腰桿。

張蕊的命運讓很多人牽掛,時間一晃過去了5年。支架也在張蕊的身體裡“長了”5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張蕊步入了青春期,骨骼也在正常發育,而當初放進張蕊體內的支架也不得不通過手術取出,之後在張蕊身體內裝入了矯正的內固定螺釘,這些螺釘在今年的第三次手術中成功取出。

張蕊的父親張守成介紹,孩子當時病情嚴重,是一名名叫顏金梅的記者發出的倡議,在她的倡議下青海省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湟源縣振興建築公司、湟源縣教育局、工商聯等單位及愛心人士募捐86529元。

正能量!愛心人士支撐湟源這個脊柱側彎女孩站了起來

7月16日,張蕊接受第三次手術。據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韓文林介紹,手術難度非常高,危險係數也比其他手術大很多。這次手術的關鍵環節取出內固定螺釘,因為患者的脊柱側彎嚴重,椎體旋轉幅度大,一共釘入16顆螺釘,很多螺釘都是橫向釘入,稍有不慎就會把脊柱附近的神經打斷。經過5小時18分鐘的手術,固定在患者身上的頭盆環已經被去除,解除了患者的束縛,原先高高隆起的背部基本平整,體態與常人幾乎無異了。

手術連貫性非常強,張蕊在術中各項生命體徵正常,體態平穩,無任何不良反應。手術後,張蕊呼吸平穩,可以平躺在床上,各項生命體徵正常,下肢可自主活動。

看到女兒手術成功,張蕊的母親曹成菊欣慰地說,感謝社會愛心人士和醫院的幫助,他們會一直陪伴女兒。

小女孩希望重回學校

7月16日下午,記者看到張蕊,她的個子明顯長高了。當初出院時為小張蕊量身定做的矯正背心已經穿不上了。醫生拿出了為小張蕊量身定做的新的矯正背心給她穿上。這套新的矯正背心是醫院特意請來廠家的工作人員為張蕊定做的。

看到記者,小張蕊連忙彙報學習成績:“叔叔,我這次中考成績是全班第五名,可以去縣上的學校上學了。”

小張蕊的班主任在接受採訪時,連聲稱讚張蕊勤奮好學:“張蕊知道健康來之不易,學習特別努力,學習拔尖不說,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前段時間我們組織的登山比賽,她還拿了第六名。在我們眼裡,她和正常孩子沒有區別。”

骨科專家已經為張蕊進行了多次X光片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張蕊的身體一切正常,骨骼發育也像正常孩子一樣。不但進校讀書,還可以參加一些簡單的體育運動。看到張蕊健康成長,我們由衷地感到欣慰。

採訪中,護士長帶來了為張蕊買的糕點和水果,希望她能快速恢復健康,張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

因為脊椎彎曲,她只能緩慢行走,經常全身痠痛,上課時尤其疼得厲害,經常需要趴在桌上休息。說到夢想,張蕊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回到學校上課,將來希望有一把吉他,向幫助過我的人唱一首歌。”

張蕊的父親張守成說,由於手術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在醫院和好心人的幫助下,孩子現在開始康復,我們期待著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