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是否意味多连带?

张雪-妙妙


或许受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及有当兵经历吧,不太喜欢绕来绕去的书法线条,更喜欢类似《兰亭序》风格的行书书法。所以,我认为行书书法还是偏楷书方面一些为好。具体到行草书是否意味多连带,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们知道,行草书的连带分多种。有形断意连,有牵丝相连,有势连。

连带是行草书的一个特征,但不是主要特征。

一般以点画的省减连带形成的字符为主。这种连带都是点画因书写的省减而形成的有点画符号意义的连带。在行草书的书写中必须按照约定俗成或传统的行草书符号的写法去写,实际上,这种符号有楷书的点画意义。和我们常说的连带意义是有区别的。

现代草书的连带是吸收借鉴古代草书的符号,也和通常我们说的连带有区别,有些是娴熟的技法下的无意形成的连带。比如绞丝旁。

下为行书的“线”的绞丝旁。

下面为草书的绞丝旁,

从绞丝旁的的写法,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只不过是点画的省减连写而已,实际上它是有点画符号意义的。如果我们说其只是连带,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真正意义上的连带是字与字之间过度的线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带。这种连带的形成,有有意的连带,有的则无意是因势因机自然形成的连带。在实际的楷书是没有的,在行草书中也是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题主所提的问题中包含行草书就是连带的意思显然是不正确的认识。如王羲之这件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就如此。一方面有为了追求书法的艺术效果做法。一方面有有的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连带。


翰墨书道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行草书意味着多连带,这是对的。连带是行草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连带也有一个度,不是一味连带就好。

行草书为了加快行笔速度,自然形成了流动笔法,形成了连带笔画。字与字、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系,不像楷书那样都是独立存在,通过连带作用沟通了字与字、点画与点画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上下、左右的呼应和连带,以构成行草特征的连贯笔势。

如图,宋代行书大家米芾的“悠”字是用笔画之间的萦带连接了上下两部分各自的笔画;“故”字是连接了左、右两部分结构部件之间的联系;

“霞”字则是连接了上、下两部分结构部件之间的联系;“其”字是连接沟通了整字所有笔画之间的联系;“顿首再拜”四字是连接了后面三个字之间的联系。

写书法最忌程式化,不是一味笔笔相连就好,连带需要巧妙,该连则连,该断则断,实连和虚连、笔断意连,要巧妙搭配,如“顿首再拜”四字,“顿”字独立,“首再拜”三字相连,这样一个字组中有断有连,就形成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其实这个无定论,纯粹是风格的问题!

喜欢连带则连带,不喜欢则少连带。关键是你写的合不合理,成不成立!

比如,王羲之的草书多笔断意连,而王献之的草书多连绵不断,甚至是一笔书!王献之的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你可以看看!


书法解析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我习草不多,但发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详见草书名帖。😂


yuguolong


其实楷书和行书之间的模糊地带,就有了行楷,比如赵孟頫的楷书,还有兰亭序,都是。同样道理,行书和草书之间,就有了行草。草书本来就有一种小草,像十七帖,千字文等,用笔没有连带。所以,连带,只是草书里比较常用而已。而且,这只是在形,也就是直观看到的。不管是那种书体,即使是楷书,都是要讲究气势连贯的,这是看不见的连带。


书道唯微


不可该连带的字需要连带。不需要连带的字而连带事得其反。主要是笔断竟连方显功力。




手机用户64440701574


行草并不是一味多连带就好。当连则连,当断则断,连断结合为好。连多则俗,断多则气机不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